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10 16:09 熱度:
摘 要:本文意在探討人類行為最本質最真實的東西,任何人的行為都有其目的性,而這一目的也直接或間接突顯了行為的功利原則。而僅看行為的表象往往是難以抓住最根本的性質的,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得出最深刻的結論。
關鍵詞:論文范文,行為,功利,原則
一、人的行為源于目的
人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沒有目的的動作人們是不會做的。學生甲平時在家吃飯很慢且不刷碗,后來父母宣布今后誰吃到最后誰刷碗,結果甲的吃飯速度明顯提高。學生乙住集體宿舍,舍內衛生無人打掃,大家商議今后誰起床最晚誰收拾屋子,乙平日起床最晚,現在不用說你也猜得到乙比誰起得都早了。甲的吃飯由慢而快,乙的起床又晚到早,他們的行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是再明顯不過了。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吃飯不要求飽,居住不講究舒適,辦事迅速敏捷,說話謹小慎微,能時常向道德高尚的人學習并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君子之所以能成為君子啊。由此可知,人的行為源于目的,通過行為本身以達到目的。由于目的產生于前,行為發生于后,故目的的性質決定了行為的性質,而行為的發生又制約著目的的實現,因為通常情況下,沒有行為,目的便無從實現。
二、行為目的源于人的本性,這從根本上決定了人的行為是功利性的
目的本身因產生于種種不同的因素,故其性質是有差別的,有好的,也有壞的,有崇高的,也有荒誕的。從根本上講,目的是源于人的本性意念的,即人的本性意念決定了目的的性質。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說:“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慎重地去喜愛人,才能夠嚴肅地去討厭人。”那么,反言之,大奸大惡之人就會做一些大奸大惡之事。求善的人,認為善對自己有好處,為惡的人,認為惡對自己有好處。我們經常見到足球比賽時運動員帶球突入禁區,然后一個假摔撲倒在地,表演逼真的會贏得點球,表演拙劣的會吃到黃牌。正是可以僥幸贏得點球的功利思想使得運動員上演假摔的好戲。人們總是做覺得對自己有利的事情,高尚一些的人,還會做一些對家庭、對國家、對社會有利的事情。所以說,人的行為就是一種功利行為,如果沒有了功利,人類就沒有了行為。
三、人的本性是可以掩飾的,人的功利性往往具有欺騙性
人的行為目的具有內顯性和外顯性之分。獵人舉槍,意在獲取獵物,舉槍的目的是外顯的。雷鋒為人民服務,意在幫助他人,弘揚一種共產主義新道德風尚,這是內顯的目的,因為雷鋒從不把它掛在嘴上,雷鋒從未想過要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要了解一個人,就不能僅憑認識他的外顯目的去斷定這個人的本性意念。越王勾踐吳國受辱后回到故土,在百姓面前對著怒鳴的青蛙行禮,其目的看似是對青蛙的尊重,其實他所要達到的目的卻是向世人宣示自己內心的志向和復仇的決心啊。而宣明心志卻又是想讓國人感佩,讓勇士爭先效忠啊。毛澤東主席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一開始有誰會料到他的真正目的?后來中央又倡導批《水滸》、批宋江,難道批《水滸》這是目的?非也,這僅僅是不值一提的表象目的而已,最終目的卻是借此來整治黨內“走投降路線的走資派”啊。
四、既然功利性是在所難免的,如何獲得利益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通過以上分析足可以證明,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受其本性意念所產生的目的支配和制約,外顯目的(如獵人舉槍)和內顯目的(如雷鋒為人民服務)都是人的行為功利性質的表現。因此,受目的支配、決定的人的一切行為都是一種功利行為。《韓非子》曾為我們講了這樣兩個故事:楚王急召太子入宮議事,當時大雨傾盆,太子欲直接驅車進入宮門,值守衛士甲依照國家法律任何人不得驅車進出宮門之規定,鐵面無私,迫使太子(未來的國君)冒雨步行進宮。衛士甲的行為目的是維護國法,看上去似乎要得罪太子,于己不利,但他得到的卻是官升兩級的嘉獎。子罕身為宰相,最愛吃魚,別人送他肥魚他卻堅辭不受,他這樣做的目的看似僅在于表明自己的廉潔,實際上他是要保住自己的官職,以便可以天天有魚吃啊。這實在要比如今的貪官見了錢眼就往里鉆要明智得多啊。既然人們自覺也好,不自覺也罷,外顯也好,內顯也罷,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功利的追求,那么,人們就應該以最樸實的行為去謀取最大的功利。宰相拒絕他人贈送的鮮魚,是見大利而不圖眼前的小利啊!假如衛士甲為討好太子而枉法行事,最終等待他的也許是囚徒的生活!因此,按照正直的原則和良心的指引去做事,是沒有錯的。正如《韓非子》中所講的,某國王進餐,發現食肉上有許多毛發,就責問廚師,廚師為自己辯解后,國王大悟,便找來廚師的副手,果然,毛發是副手故意放在食物上的,因為國王若是不明真相而一怒之下趕走廚師,副手則可接替其職務啊。副手陷害他人,最后的下場卻是被王法懲治。所以說,不擇手段、以損害他人為條件而獲利的功利行為是要不得的。
五、小結,盡管人類自私的本性無法根除,但我們也不必因此悲觀
學生丙不愛學習,不愿吃苦,學習成績自然不理想。但我們卻絕不能依此而斷定學生丙將來就一定沒出息。因為他所不樂意學的只是書本知識。學生丁刻苦用功、發奮苦讀,成績自然很不錯。但我們卻絕不能僅依此就斷定學生丁是將來的人才,因為我們根本不清楚學生丁發奮用功的本性意念是什么。但我們可以肯定,人本性意念中的自私自利的成分,通過人們的努力是可以逐漸被壓抑或減少的,這應是人們不懈的追求,因為偉大的理想(目的)導致偉大的行為,偉大的行為才能造就不止對自己有益的功利,這是人類本性意念發展所應追求的較高的境界。
參考文獻:
[1] 楊伯峻.論語譯著[M]. 中華書局.2006.
[2] 李維新.韓非子[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文章標題:論文范文淺論行為的功利原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561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