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09 13:45 熱度:
【摘 要】自主學習就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時自主學習也是學生間的互動學習。
【關鍵詞】當代教育研究,教給方法,激發興趣,培養能力
新課程改革旨在促進學生全面、自主地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吹遍中小學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口號猶如一首動聽的流行歌曲在各個中小學里響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何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 從課題入手,教會學生提問
課題往往是文章的題眼,能抓住題目讀懂題目,是閱讀一篇文章的前提,不同體裁的文章,命題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學時,我積極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寫人的文章著重思考: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抓住人物的什么來描寫的?表現了人物的什么品質?寫事的文章著重思考:課文寫了一件或幾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樣?寫景的文章著重思考:課文寫了哪些景物的哪些特點?說明性的文章著重思考:課文介紹了哪些事物的什么特點?等等。
了解了這些方法,學生結合課題就能輕松地提出一些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來研究。如在教四年級上冊《頤和園》《長城》這樣的文章時,學生會提出:課文寫了頤和園、長城的哪些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還有的寫景的文章從題目中可以看出景物的特點,長此以往,學生每拿起一篇文章后就會不由自主地提出問題,然后按照自己提出的問題初讀課文,尋找問題的答案,對那些讀不懂的問題在書中勾畫、圈點,自己在小組內尋求解決,小組內也解決不了的,在課堂上提出來師生共同探討,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 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養成讀書、思考的習慣
看了課題,學生能夠提出問題,那就應該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那么,怎么讀呢?
1.帶著問題讀課文,粗知文章的大意,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當學生會提問題了,但教師把問題拋擲腦后,按照自己事先設計好的問題來講解課文,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磨滅。因此,教師可積極運用學生提出的問題講解課文,看教師如何主導調控。如在教《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讀了課題后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鳥的天堂是什么?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這樣稱呼?鳥的生活怎樣?這些問題弄懂了,基本上也就弄明白了本文的內容。于是我告訴學生,就請你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看看你能讀懂哪些問題?然后匯報交流。通過學生自讀,學生基本上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的寫作思路及從文中帶給讀者的樂趣和收獲。長此以往,學生就知道了預習課文時最起碼的任務,明確了學習的目標。然而,每當學生有空時,就會自覺地按照這個學習的模式預習課文,自主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養成讀書思考的好習慣。
2.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應該說,當學生弄清了文章的內容、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意圖時,學生對整篇課文的理解基本上到位了,這樣就行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我又告訴學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請你再細讀課文,看看這次能發現什么?有什么問題想和大家探討?于是學生再一次讀書,勾畫圈點,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后,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第一次去探訪“鳥的天堂”,作者為什么認為那里為什么沒有一只鳥?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是學生讀書時忽略了細節,從學生贊同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不少學生都是這樣認為的。
三 教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實踐能力
1.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于學習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和教材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開發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第一,從課前導入上激發學習興趣。語文課的課前導入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形象、多樣、新穎、簡潔,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驅動學生的學習需要。利用電教媒體、實物、掛圖、范讀、游戲等教學手段,能較好地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喚起學生參與的欲望,引起學生參與的興趣,產生良好的教學心態和學習心態,做到“課伊始,趣亦生”。
第二,從教學方法上激發學習興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一句話道出了教學方法應注重啟發引導,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風格、不同的個性特點,會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在這里談談自己在激發學生興趣上的四點教學方法。(1)創設情境。(2)設疑問難。在問題設計上要抓住教材重點和學生的興趣點。(3)開展競賽。(4)真心鼓勵。如“很有自己的見解”“你肯動腦筋”“分析得很準確”“讀得真仔細”等。這樣,學生體會到探索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語文的信心。這些激勵性評價創設了一種讓學生心理安全的教學氛圍。
2.抓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節
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最基本的環節,也是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教學活動。設置并抓好課前預習性自主學習環節,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機會,對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尤其重要。教學新內容之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出示適量的思考題并嘗試練習題,讓學生自主學習,畫線圈點,作旁注,找答案。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一番獨立探究,為學習新內容做好鋪墊。
因此,就必須改變過去那種重教輕學、重知識傳授輕方法指導的現象,給學生創設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研究探討中,體驗學的過程,實現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獲得了自由的學習空間。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實踐能力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方法、方式和學習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把學習和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教給學生,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掌握自主學習本領的關鍵。教師除了教學生憑借工具書進行學習外,還要教給學生預習課文的方法,以及“讀、議、講、練”的基本方法。要根據具體教學實踐活動的特點,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1)要抓住教材特點,精心設計學法教法,“以學論教”,讓學生學中明法,把學習知識和學習方法結合起來;(2)要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實踐活動中,把運用知識和運用方法結合起來,既學會又會學;(3)要有一個從“學方法”到“練方法”多層次的良性循環過程,把掌握知識和訓練技能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可以體現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生會運用好的學習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捷徑,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就等于建立了一種自我調節的推進機制。在長期的內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讓學生的學習實踐活動沿著正確的方向、途徑發展,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不斷調節,自我完善。這樣,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就會逐步健康地形成和發展。
總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堅持不懈,只有當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才能自覺地學習,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讓我們共同為那一天的早日到來而奮斗吧!
文章標題:當代教育研究雜志投稿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61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