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6-03-23 16:53 熱度:
在社會的進步過程中,每個公民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我國教育事業上也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了,很多教師也針對此進行過研究。本文是一篇教師論文發表范文,主要論述了自主學習、自主感悟、自主發展。
摘 要:小學品德與社會課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積極創新改革,煥發課堂生機與活力,提高教學實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關注學生自主感悟,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關鍵詞:品德,感悟,發展
品德與社會課是一種開放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豐富資源的課程,它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拘泥于教材的預設,藝術地捕捉各種因素,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師,要認真思考如何才能結合本地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落實到自己的施教行為中,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和自主發展,使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促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一、更新教育觀念,提倡自主學習
教育改革首先是教育觀念的更新,尤其是兒童觀的更新。學生優良品德的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絕對不會是僅僅通過教師的課堂精彩講解來實現的,而是在學習中指導學生用自己獲得的經驗和信息為背景來分析問題,認識社會中的人和事,通過學生自身與外界的作用關系來建構的。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要提高效率,首先要徹底改革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本位,以講解為特征的弊端,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以人的發展為本的學生觀,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真正讓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因素的交互作用過程,通過切合實際的教學過程,把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起來,確立學生在品德形成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把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真正融入自己的體驗,達到獲得新知、增強能力的最終目的。
二、借助現代教育媒體,促進自主感悟
小學生缺少生活經驗,抽象思維能力差。所以,對小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時,必須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在教學中采用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教具要直觀、形象讓他們的視覺、聽覺、 觸覺等感官因素得到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的進步使課堂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學過程中恰當運用電教媒體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使他們能在饒有興趣的心理狀態中接受教育。如利用攝像機拍攝課文故事情節,可以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插圖內容,可以放大觀察對象,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利用錄像的形式補充事例,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利用計算機設計課件演示難點之處,可以變靜為動,降低理解的難度。可見,積極、適當地運用現代化教學媒體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開闊學生視野,加速學生將道德認識主動內化為道德行為的進程,是學生主動發展的重要保證。
三、精心設計學習活動,促進自主發展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參與各種個體、群體活動,他們的思想便不知不覺地得到教育陶冶。因此,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遵循小學生道德品質形成規律,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認真設計教學活動,優化教學方法,積極創設豐富、和諧、開放的課堂環境和氛圍,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這樣在多種活動中師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共同分享探究的樂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使學生通過感知、體驗,便能主動地學習、領悟,從而達到主動發展的目的。
(一)創設情景式學習
品德與社會課要從學生情感陶冶出發,創設具體的體驗情境,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生活的情景中,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觀察和思考,通過學生的“身臨其境”來獲得真實感受。通過情景體驗,使學生在內心中切實明白道理,進而提高道德認識,以達到由情及理、知行統一的目的。
(二)討論交流式學習
討論交流式學習是指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討論交流,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方式。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問題后,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引導學生融入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自由、大膽交流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觀察、思維、表述能力,有效促進學生良好的道德體驗和行為品質的形成。
(三)合作互動式學習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不僅強調師生互動,更要重視生生合作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能改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質。在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要根據教學需要調整學生座位方式,或兩組對坐,或4人圍坐,或坐成半圓形以及三角形等,以此組成不同名稱的學習小組,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又給學生提供了更自然、更主動進行交流合作的條件。如教學《合作才能贏》這課時,教師改變了學生以往的座位排列方式,令4人組成學習小組圍坐學習,這種變化讓學生感到特別新鮮,激發起其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小組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互相補充,合作完成了主題作品的制作。這樣,在合作互動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正真體會到了“合作才能贏”的道理,增強了理論的說服力,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現場實踐式學習
品德與社會課的課文事例大多來源于生活實際,而傳統的教學只局限于教室內進行,知識的傳授都靠課堂這種單一的渠道來進行。因此,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課堂進行現場實踐教學,是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根據課程內容可以安排學生外出觀察、理解,引導學生對周圍的人和事進行觀察,使他們對真實生活有一個全面、具體、鮮明的感受,切實體會到道德理論知識和道德行為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行為信心。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獲得理解和認識的渠道,又可以拓展學生實踐活動的空間,使學生更易于接受所學知識。如在教學《注意交通安全》這課時,組織學生來到十字路口,以現場做課堂,讓學生認識一下什么是人行道、人行橫道、盲人道等,并講解有關的交通知識,使學生真實地記住交通標志,明白交通規則,養成從小自覺遵守交通秩序的良好習慣,培養珍視生命的品質。這種學習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空間的限制,將課堂上所學知識及時地鞏固、內化、應用到相關的社會實際問題中,培養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總之,品德與社會課的改革與創新必須一切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利用多種手段,設計各種活動,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關注學生自主感悟和自我體驗,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才能使品德與社會課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真正提高品德與社會課的實效性。
教師論文發表期刊推薦《福建教育》是福建省教育廳主管的全省唯一一份主流教育專業期刊,是福建省教育廳宣傳導向、發布信息、指導工作的主要平臺。雜志社位于福州市鼓屏路162號。郵發代號 34-1,國際標準刊號 ISSN0427-7058,國內統一刊號 CN35-1017/G4
文章標題:教師論文發表自主學習、自主感悟、自主發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306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