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7-04-06 12:45 熱度:
云技術的發展給各行各業都帶來巨大的技術變革,教育行業也不例外,云技術的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云計算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
《浙江教學研究》宗旨是貫徹教育方針、推動教學研究、交流教研成果、促進教學改基、探討繼續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浙江教學研究欄目設置主要欄目:課改前沿、域外采風、成果巡禮、考試評價、教師研究、學科教學、一線思考。
教學的基本目標不僅僅是培養學習興趣,還在于促進學生專業潛能的發展,并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學習能力。
為提高傳統課堂的教學效果,滿足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應探索與現代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本文設計并論述了云計算技術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旨在為學生的內生性成長提供管理與服務,為教育同人提供教學參考。
如何利用云計算技術有效地整合課程已成為一個頗受關注的研究領域,同時,“翻轉課堂”在教育改革中也成為當下的熱點。因此,作為實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資源和手段,基于“云計算”的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是大勢所趨。
一、云平臺的特點及“翻轉課堂”概述
(一)云平臺的特點云計算由巨大的虛擬化資源池(軟件、硬件和平臺等)構成,是一種資源交付和使用模式,根據負載規模進行動態的資源配置,從而實現最優化的資源利用和全面共享。它對用戶端設備要求低,無論何時何地如需享受到云計算平臺提供的數據同步、數據計算、海量存儲和數據共享功能,只要具備互聯網,以及可以運行瀏覽器的簡單終端(如iPad、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等電子產品)就能夠實現。在教育領域中,“教育云”可詮釋為云計算的遷移,它是形成教育信息化的基礎架構,是利用先進的互聯網云計算技術,將教育資源進行系統整合、信息化和統一部署實現,為社會人員以及廣大師生提供服務的系統。云計算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已成為教育資源的主要基礎平臺之一,為教學改革提供了基礎,其應用也成為了當前的研究熱點。
(二)翻轉課堂概述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模式的變革,始于2007年。這種教學形態如下:教師提前創建講解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并完成作業。翻轉課堂實現了對知識傳授和內化的顛倒安排,改革了傳統模式的課堂教學形態,在美國學校的課堂上,已經逐步成為主流的教學形態。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領域內,也涌現出不少翻轉課堂本土化教學模式的創新及發展策略。
二、云計算技術理念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啟發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同一班次學生數量較多,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一對多信息傳遞方式。某種意義上教師的教是一種串行的工作方式和重復性勞動,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而借助云平臺實現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改革,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云是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在云環境下,可實現計算資源的高效共享和任務環境的快速部署。[2]在云計算理念下,每個教學對象所使用的資源都可部署在一個私有云上。一般云計算架構分為三層,分別是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簡寫為IaaS),PlatformasaService(平臺即服務,簡寫為P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SaaS)。[3]基礎設施在最下端,平臺在中間,軟件在頂端。在教學平臺中,根據目標環境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云基礎平臺對應不同的資源應用類型。對于演示和展示性較強的課程,可以使用IaaS搭建目標環境,使用云平臺快速搭建逼真的虛擬目標系統和網絡環境,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可以對應于云平臺中的一個虛擬機,可以把自己的具體需求通過互聯互通的虛擬機模式,并行發布出去,從而向其他學生與教師尋求答疑協助。[4]教師可監控教學終端,對云平臺和虛擬機資源進行管理。面對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設計開展各種合適的教學活動。比如,以動物醫學專業英語口語課為例,在英語口語交流中完成一個動物醫學專業相關課程的模擬實驗,根據在線微視頻所描述的實驗問題考查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或者讓不同學生翻譯一個整體文檔的不同部分,可以借助云平臺給每個學生自動快速分配子任務和相關資源,通過獨立并行完成各個局部工作,以達成最終目標。同時,當每個學生通過云平臺上傳任務時,系統內會自動記錄完成任務的時間,可側面反映出任務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自身水平。因為互聯,每一個學生可以互教、互學、資源共享,老師并不需要率先獨自完成整個教學過程,而是只要完成分配任務、協調、管理、監控的職責,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就可高效地達成具體教學任務了。慕課平臺等綜合了教學視頻、在線輔導、作業提交等環節,屬于對云計算環境的PaaS應用等。顯然,在云計算環境下,課堂教學強調了對學生積極性的發揮,每個個體都可以離散性地獨立工作,因此能夠快速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優劣。并且,促使程度較好的學生率先完成較難的任務,同時在平臺上分享每個人的作品(如關鍵詞匯表、項目摘要或者技術路線等由程度較好的學生率先翻譯),這樣就為其他程度較弱的學生相對掃除了諸多障礙。因此,在云平臺下,老師同樣能夠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兼顧各個學生的特殊目標要求。
三、基于云計算技術理念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為更好地提高教學成效,實現知識的傳遞、內化和鞏固,在此引入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探索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一)課前教學流程
1.自學教學微視頻。基于翻轉課堂的特性,主講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理清脈絡,用10—20分鐘的時間對核心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也可補充拓展一些課外知識或適當加入互動環節,錄制成教學微視頻在課前分享給學生觀看。以動物醫學專業英語教學為例,選取的教學內容盡可能覆蓋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和臨床獸醫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英語詞匯,以詞匯為點,以短文為面,點面結合,深入挖掘課程內涵,注重系統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的平衡,充分體現出動物醫學專業英語的特色,滿足動物醫學專業的實際需要。此外,隨著信息時代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需要不斷拓展學生的多維視角和國際視野,在開放的教育資源平臺上,教師可尋找優質的國內或國外學習視頻,或是介紹優秀的國內外獸醫學期刊電子雜志、在線網站等鏈接,來拓寬學習渠道,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2.同步練習。學生需要在觀看教學微視頻后,完成教師布置的同步習題。為了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步習題的設置就應當充分考慮其層次性、指向性和科學性。基于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的運用,該過程可借助于移動終端設備,讓學生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在線答題,然后將學習結果通過在線平臺提交給主講教師。
3.難點、疑點反饋。學生在觀看教學微視頻并完成同步練習之后,及時通過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把難點、疑點向主講教師反饋。這樣,主講教師可事先掌握學生對新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便可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課中教學流程
1.難點、疑點講解。主講教師通過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收集到學生預習過程中不易掌握的或掌握不充分的難點、疑點問題,就可以在隨后的授課過程中,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如有必要可多次講解,反復強調。動物醫學英語專業詞匯浩如煙海又冗長,詞源形式多樣,發音規律特殊,不少學生都面臨著“讀音難、拼寫難、記憶難”的“三難”困境,教師可以使用PPT配以圖片展示出專業詞匯,以最清晰明了的直觀方式陳列出來,或運用聯想記憶法,幫助學生習得記憶,還可傳授構詞規律、詞匯文化淵源之類的有趣鮮活的故事,以及詞匯的重讀音節、次重音節的發音特點等。比如,Pharmacology(藥理學)由詞根pharmac-(藥,藥學的)以及詞綴-ology(技術、科學)組成;藍耳病(BlueEarDisease)是豬繁殖和呼吸障礙綜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簡稱PRRS)的俗稱,對這一專業詞語可通過臨床病例的圖片或視頻,來輔助進行講解;胡家英主編的《動物醫學英語》教材中,有涉及中獸醫的專業英語篇章,教師可以選取反映中國傳統醫藥文化特點的事例作為鋪墊,上升到哲學高度去闡述中醫理念,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中獸醫理論的知識體系。
2.獨立、協作學習。教師應根據課前教學流程中產生并反饋的疑點,從中總結出一些能夠增加學生的動物醫藥背景知識的、有探究價值的重點問題。比如,可以探討一下動物醫院藥房、化驗室內化學藥品的屬性和效用分析,或是動物醫學專業英語構詞法、讀音規律、詞源的特點等。探究題目的確定和選擇應當基于學生的理解與興趣,主講教師據此結果,再對學生進行分組。接下來,小組內部成員以問題的難易、類型,每個人專業英語的現有水平為參照,進行組內的分工,開展協作討論學習。愛丁堡大學推出的“三人小組法(Triads)”是一種效果良好的小組學習模式,可以借鑒采用。學生A在線觀看微視頻后,向學生B口頭詳細陳述核心內容,學生B可提出問題,學生C在一旁傾聽;然后學生B再向學生C轉述所獲得的信息,由學生C判定學生B的理解程度和口頭表達能力,依此類推。“三人小組法”符合語言學習規律,既鍛煉學生的口頭轉述能力以及信息記錄能力,重視學生體驗和參與,又鍛煉學生的聽力、思辨力、理解力和主動提問能力。同時,也促進構建個體的知識體系,發展個體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促進“生生互動”。此外,還可讓學生組成數個專業英語的交際表達能力的劇演小組,以智能手機為媒介工具,錄制現場情節表演。比如,以專業英語為語言媒介,模擬動物醫學學科發展專題會議、專家英語訪談、論述演講、寵物臨床診療情境、與寵物主人進行良好溝通等情境,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融入場景自由發揮,然后各組現場公開展示各自的成果,或者把錄制好的視頻發布到諸如微信公眾平臺之類的云平臺終端上,學生通過個人手機進行投票,以匿名形式客觀地評出最佳表現小組。另外,還可設置一些任務,內容涉及寵物臨床報告(clinicalreport)、病史(casehistories)、病歷(casereports)、摘要(abstract)等,利用典型的具體病例,組織和指導學生小組開展病例分析、研習、訓練,盡可能地多用專業英語詞匯去表達,必要時教師可進行指導和點評。分小組開展交互式討論學習和交際表演,創設了一個平等、互動、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可促進學生更快地汲取知識,因為每個學生在學能、資質、性格等方面都各具特點,每個人都是差異化的資源獨立個體,所以,互相學習借鑒,可以促進共同發展。教師還可在下一個項目訓練開展的過程中,重構之前的分組模式,再一次促進學生對異質資源進行切磋、互補、共享,必將顯著提升學習效果。
(三)課后教學流程
1.設計針對性較強的測驗題目。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以及課前反饋的疑點、難點,主講教師可在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上或者手機等移動設備終端上設計并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測驗,控制學生在5—8分鐘內獨立完成測驗。
2.對考核評價進行反饋。主講教師把測驗結果傳輸到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之前,應當進行整理、評分、撰寫點評,以供學生及時查看,對照檢查,糾正自身答題的錯誤。主講教師也可選擇錄制一段語音講解,或是將其錄制成形象生動的微視頻來解釋闡明普遍存在的疑問和錯誤,并上傳至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或在下次課中統一講解。
四、結語
在此目標的引導下,基于云計算技術理念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達成更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在師資觀上,改變了師生角色定位固態化的現狀,師生的角色可以隨時互換,因為掌握優勢資源的主體是動態變化的,彼此之間可以相互分享、交換資源。其次,在教學理念上,從“重教輕學”轉變為“倚教重學”,注重學生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最后,在教學成效觀上,從單純重視習得記憶靜態知識,轉變為重視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教育工作者應當認真思考,更新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將給予學生更多的啟發和靈感作為目的和出發點。
文章標題:云計算技術下教學模式的轉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354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