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8-09-02 11:40 熱度:
這篇幼兒教育論文發表了民族文化與幼兒美術教育的創新研究,我們在幼兒園開展結合回族的本土文化,讓回族文化在幼兒的欣賞、繪畫、手工等藝術形式中體現出來,讓孩子在盡情參與、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回族建筑的巨大的魅力,增強幼兒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幼兒美術教育已經成為培養跨世紀人才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之一,幼兒美術教學已經成為普遍的、直接的美育教學方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3~6歲兒童的藝術活動,是幼兒全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繪畫、手工、藝術欣賞等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想象力和創造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論文, 美術教育
回族文化是伊斯蘭文化中國化的產物,回族人民在發揚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與漢族人民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形成了回族文化,包括服飾、飲食、建筑、節日等,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歷史,風俗習慣及民族情感。我們以國家新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教育目標,依托民族自治縣的文化優勢,結合我園發展現狀,我們以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對回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為研究對象,基于我縣回族人口占70%以上的地域優勢,利于本民族的服飾、飲食、建筑、節日等特色,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對回族服飾、飲食、建筑等系列文化的滲透為思路,初步形成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特色課程系列。我們利用回族文化開展幼兒園美術活動的主要任務是教師之間形成合力,共同探究回族文化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運用,這樣既激發幼兒的創造潛能,將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又陶冶了幼兒美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幼兒園在傳承民族文化方面具有許多優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引導幼兒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同時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幼兒期經歷的文化體驗將作為文化底蘊影響成年期文化觀念的產生與建構。基于我縣是回族自治縣的有利特色,將其與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相結合,讓幼兒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活動形式(包括繪畫、手工、欣賞等)中感受回族文化底蘊,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熱愛回族本土文化的情感,提高幼兒表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同時在幼兒園開發具有回族特色的課程體系,探索有效開展幼兒園民族文化教育目標、內容、方法,提高老師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促進園本特色課程的建設與發展。
國內外有關民族教育的研究已經非常豐富,但大多數集中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目前我國關于回族文化的研究頗多,如丁俊明《回族學研究集》,馬曠源《回族文化論集》等著作,系統講述了回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其各方面的特征,但關于民族幼兒教育的已有研究較為單薄,我國唯一一本《西北回族幼兒教育研究》,該書對民族幼兒教育的發展狀況、教師成長、教育資源等內容作出詳盡的論述。
但關于民族文化和幼兒園美術課程的相關研究更為寥寥,大多數集中在幼兒美術教育本身,且數量較少,而對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開展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成果的整理,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滲透引入民族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們將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在充分挖掘回族文化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幼兒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的能力,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增進對家鄉文化的理解和熱愛,通過回族文化與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有機結合,形成園本特色課程建成,加強園本特色課程的建設和有民族特色的區角環境布置,進而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兒園。
回族飲食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清真飲食,我們居住在一個回族自治縣,許多孩子都是回族之家,對回族飲食有一定的了解。《綱要》中提出,幼兒美術教育必須要立足于生活的基礎上,在生活中找到藝術的影子。現階段幼兒美術教育活動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畫一張畫了,對于現在的幼兒而言,他們的視野不斷開闊,生活經驗日益豐富,他們喜歡和自己生活接近的事物進行探索,敢于創新,而豐富的美術材料的運用正迎合當前幼兒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嘗試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材料多種形式表現回族飲食的藝術美,讓他們在看看、吃吃、做做、玩玩中,不斷感受家鄉的民俗風情,激發愛家鄉的情感。在美術活動中,我們準備了橡皮泥、超輕黏土、橡皮紙、皺紋紙、毛線等多種材料,讓幼兒進行手工操作,在操作中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自由操作,打破教師示范,幼兒臨摹的陳舊觀念,讓幼兒慢慢嘗試,自主探索,體驗快樂。在回族飲食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孩子用各種材料制作了炸小果子、油香、牛肉面、花花、碗菜、十三花等。
回族服飾作為回族文化的載體和象征,我們將現代藝術和回族服飾文化相結合,開展回族服飾系列美術活動。回族服飾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是回族宗教信仰、生態環境、文化活動的寫照。回族服飾的主要標志在頭部,男子們大多喜愛戴白色的圓帽,回族婦女常戴蓋頭、搭巾,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喜好會戴不同的蓋頭和搭巾。服飾中比較有特色的是,回族老漢愛穿的白色襯衫和黑色馬甲,不同款式的長袍,回族女人大多愛穿長裙。在教學中,老師引導孩子欣賞白帽、搭巾、蓋頭,長裙、長袍等的顏色搭配,觀察圖案,通過畫畫、剪貼、粘貼、染紙、折紙、泥工、立體組合等多種形式,用油畫棒、彩筆、毛線、皺紋紙、豆子、吸管等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和自由操作,激發幼兒參與回族服飾美術學習的興趣。
回族建筑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尤其回族清真寺,反映了回族文化特有的精神神韻,也是孩子們最為熟悉的地方。回族的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等,這些隆重的節日能帶給幼兒愉悅與新奇的感覺,在這種濃厚興趣的激發下,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我們采用畫、粘、刮等多種形式、利用皺紋紙、電光紙、無頭鉛筆、發卡,冰棒棍等多種材料,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表現清真寺的大殿、湯瓶、拜氈、長亭等,讓幼兒在大膽的嘗試制作中,學習豐富多彩的回族文化。
總之,每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地方都有著豐富多彩且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資源,我們幼兒園根據本園幼兒發展的興趣與需要,以及幼兒園的實際條件,創造性的利用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多方面深入接觸、了解、認識和熟悉民族文化的環境,讓幼兒感受民族文化,傳承民族文化。
推薦閱讀:《現代育兒》是一份面對3至6歲幼兒教育領域的刊物,創刊至今已有23年。是中國少兒優秀期刊,也是國內第一份專注幼兒園教育五大領域的刊物。
文章標題:民族文化與幼兒美術教育的創新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3913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