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2-06-29 09:36 熱度:
摘要:科技館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的陣地,其“探究式學習模式”可以極大地提高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那么什么是“探究式學習模式”方式,以及該模式如何在科技館的展覽教育進行應用,是本文初步探討的所在。
關鍵詞:科技館,探究式學習,模式,展教
引言:當前科技革命已將人類引領入一個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未來的國際競爭將是知識、信息、人才的競爭。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一向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隨著近年來國家對科學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類科普場館作為對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如何做好這補充,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人才以迎擊未來國際競爭的挑戰,是擺在我們科普工作者面前的現實問題。
一、當前科技館科普的特點
科技館作為科普事業的中堅力量,其服務對象,內容、形式以及職能在上面的科普定義中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筆者認為其核心應當是以人為本,不管是內容、形式、或是職能都是圍繞著人,也就是公眾來實現的,因此人性化理念應當貫穿在科技館工作的始終,即從公眾需求的角度出發設置展項內容、布局以及展覽方式并且建立建全公眾信息反饋機制,根據反饋內容動態地進行展品設置和科普活動的調整。也就是說要系統、全面、動態地看待科技館的展教工作。
科技館服務對象是前來廣大的公眾。其人群大致可分為兩類:學生、成人。這兩類人群各有其需求和特點。需求決定科技館展教內容,而特點包括注意力、接受能力、學識背景等則決定了展教方式。
對于中小學生而言,科技館不僅要給孩子們帶來科學知識,更重要是要教給他們科學方法。知識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不斷更新。尤其進入信息時代,知識量更是成幾何級數增長,而科學方法卻幾乎是不變的。有了正確的科學方法就可以將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而且知識掌握得會更加牢靠。因此科技館不僅要滿足學生家長的基本需求,更要深化他們的需求。
二、科技館的“探究式學習模式”
那么正確的科學方法究竟是什么呢,實際上它就是當前教育界最熱門的話題“探究式學習模式”,即提出問題,然后收集資料,進行分析、判斷、比較、歸納等一系列推理過程,直到解決問題,最后在實踐中檢驗。這是一個由現象到本質的過程,整個過程由學生自已進行抽象概括出所涉及的原理知識。而老師只是起著設置特殊的情境來引出問題,并從旁加以引導不出偏差,以盡量縮短學生的探究時間。這實質上也是歷代科學家們進行科學研究時所用的千古不變的方法。而目前學校教育中所沿用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則截然相反。它是由理論到實踐的教育過程,首先由老師填鴨式地灌輸教條式的理論知識,然后聯系實際。而這“實際”往往又離學生們生活比較遠,因此學習感覺重重迷霧,不明所以,即便勉強弄明白,也理解得不深刻,更談不上應用了。
作為科技館就應當率先作這方面的嘗試,科技館的口號是參與互動,體驗科技。平面式的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在這里物化成立體化展品。學生們可以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其中的科學原理。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只能說是“灌輸式教育模式”的深化。因為它僅僅是拉近了“理論聯系實際”中的“實際”與學生們的距離。把這“實際”物化成展品,使學生們能夠在動手參與中真真切切的體驗到。而且利用這種模式設置展品,展品布置往往比較雜亂,展品間沒有內在邏輯性,這邊放著力學展品,那邊卻是聲學展品。旁邊又是光學展品。令人目不暇接,等參觀完后,除幾個特別引人注目的,恐怕絕大部分都想不起來了。即便是按照學科對展品進行布置,則會:1.使學生們頓時生出再次走進課堂的感覺,會不自覺地引起他們的抵觸情緒。與科技館“在玩中學”的宗旨相違。2.同一學科中的展品同樣會缺乏內在邏輯,而沒有整體性。這些精心制作的展品這就好比是一顆顆珍珠,由于缺乏內在邏輯,也就是沒有穿珍珠的繩子,參觀者帶回家只能是少數幾顆散落的珍珠。
三、科技館“探究式學習模式”在展教中的應用
筆者認為當前科技館展教水平應當邁向更高的層次,應當按照“探究式學習模式”進行展教設置。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科學起源于驚異”,正是有了驚異,才引出了問題,才有了對問題的探究,才會引出一連串的問題直至問題的解決,并上升到理論。科學還來自于實際的需求,需求引發學習的動力。如何在科技館中引入“驚異”和“需求”從而導入問題,是“探究式學習模式”在展教中應用的關鍵。
應該說科技館中大多數展品都具備“驚異”的特質,奪人眼球,引人注目,但是并沒有適時地導入問題,而是直接闡明了原理。筆者認為應當在展品說明牌(或者制作專門的學習紙)上,首先描述現象的本身,然后羅列出類似的現象進行類比,從而自然地導入問題,讓學生們分析比較各種現象的差異以歸納總結出其后蘊藏的本質,甚至還可以設置相關展品,對產生的結論進行驗證。最后才揭曉答案,不管學生們有沒有作出正確的結論,由于經過了思考和推敲,對原理的認識將更加深刻。下面舉個例子。也許例子本身并不那么“驚異”,但旨在闡明這種思路,以作“拋磚”。比如:“光的色散”,當按動展品按鈕,一束白光經三棱鏡分光后產生色散,在屏幕上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的七色光帶,制造出美麗的“彩虹”。首先描述現象本身,提出問題:
。薄⑷绻坠庵苯由淙牍馄辽希材艹霈F彩虹嗎?(使學生開始關注三棱鏡)
。、白光與三棱鏡接觸后出現彩虹,是白光本身發生質的變化(化學變化),還是白光被分解開,也許它本身就是混合光。(物理變化)
此處還可以設置小提示“三棱鏡具有改變光路的作用。”
。场⒙斆鞯哪,此時一定得出白光是七色光的混合光,運用逆向思維,七色光混合也一定能產生白光,請按動“光學轉盤”的按鈕來驗證吧!
(光學轉盤是在七個相同大小的扇形分別涂上七色,迅速轉動后可顯示白色)。
引導學生由現象入本質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并付諸檢驗,這就是“探究式學習模式”。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原理的理解,而且可以以一個問題引出相關問題,按照問題設置展品,組成一個由問題串聯起的展品鏈,從而形成展品間的內在邏輯結構。有了這根鏈就可以輕松地串起“珍珠”帶回家了。
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增加他們的成就感。由此可見,充分利用“探究式學習模式”進行設置展品,不僅將展品的知識點緊密地聯系起來,還能進一步引發他們的學習需求和興趣,使之真正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文章標題:淺析科技館的探究式學習模式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1245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