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3-09-26 09:36 熱度:
特殊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推薦《青年時代》雜志創刊于 1950年,是由共青團貴州省委主管主辦,青年時代雜志社編輯出版,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具有60年創刊歷史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優秀期刊。國家新 聞出版總署收錄,維普、萬方收錄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2-6835 ,國內統一刊號:CN 52-1032/G0 ,郵發代 號:66-74
摘要:圍繞戒毒、育人為中心,確立矯治機制跟進、矯治內容跟進、矯治手段跟進、矯治載體跟進四位一體的“跟進式教育”工作模式體系。本文通過介紹“跟進式教育”工作模式體系在江蘇省某強制隔離戒毒所強制隔離戒毒流程中的應用,探討提高強制隔離戒毒工作有效性的措施及方法。
關鍵詞:跟進式教育,強制隔離戒毒,工作模式,矯治
作為一種教育工作模式,“跟進式教育”在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二年左右教育矯治的過程中,圍繞著戒毒、育人為中心,確立了矯治機制跟進、矯治內容跟進、矯治手段跟進、矯治載體跟進四位一體的工作體系,這四個方面成為跟進式教育的四個模塊,使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學習與生活相結合,教育、管理、矯治、活動相銜接,戒毒知識傳授與個人整體素質拓展、社會生存能力提升相統一。江蘇省某強制隔離戒毒所在實現勞教戒毒向強制隔離戒毒平穩過渡的同時,大膽創新實踐,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四位一體”的跟進式強制隔離戒毒教育矯治模式。
一、落實“跟進式教育”主題思想,采取針對性措施
(一)跟進矯治機制,保障規范運行
制定了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教育矯治工作方案,明確了“三期四段”不同管理階段的教育內容、方法,細化了入所教育、課堂化教育、心理咨詢矯治、習藝技能培訓等規定。按照局黨委“純化基層大隊職能,試行剝離‘三課’教育職能、輔助性職能,由專門的職能部門統一承擔”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教育矯治工作力量,設立了雋旦法律援助工作室和心理矯治中心,并從大(中)隊抽調了3名持有教師經驗的民警和3名獲得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的民警,專門從事戒毒法制教育和心理救助工作,促進了日常教育矯治工作的規范有序開展。
(二)跟進矯治內容,著力“四個強化”
一是強化戒毒法制教育。通過課堂教學、戒毒知識競賽、戒毒科普宣傳等形式,全面開展《禁毒法》集中宣教活動,增強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禁毒、戒毒意識。編寫了《戒毒拒毒知識手冊》,幫助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提高自覺抵制毒品的能力。二是強化戒毒意志培養。通過戒毒宣誓、簽名,背誦戒毒信條,毒品考驗,開展戒毒體會交流、禁毒巡回宣講等多種途徑,幫助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增強戒毒的意志力。三是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心理矯治教研室的作用,在規范開展心理測試分析、常規心理咨詢、心理危機干預、課堂化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的同時,全面推廣心理狀況晴雨表、心理健康操等,使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形成健康的心理,最終消除對毒品的心理依賴。四是強化職業技能教育。充分發揮與蘇州市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合作共建的“創辦你的企業”教育作用,開展“就業型、創業型、自我服務型”培訓,開設計算機、電子裝配等培訓項目,使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學會一技之長,進一步提高回歸社會后的就業謀生能力。
(三)跟進矯治手段,注重“三個結合”
注重課堂教學和專題講座相結合。在實施常規課堂化教育的同時,運用多媒體課件,開設禁毒形勢、心理健康、中華傳統文化等專題講座。注重個體心理矯治與團體行為矯治相結合。在實施個體心理咨詢、心理干預的同時,開展團體心理咨詢、行為訓練和矯治,提高心理矯治效果。注重所內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在開展好所內教育矯治工作的同時,充分依托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通過邀請當地政府部門、群眾團體、戒毒人員家屬等社會各界人士來所開展幫教活動,提高教育矯治社會化水平。
(四)跟進矯治載體,加強所區文化建設
在認真辦好所內小報、板報、宣傳窗、禁毒文化墻、文化藝術長廊、科普園地等所內宣傳陣地的同時,創辦了《放晴我的心空》期刊,及時刊登文化資訊、戒毒知識、心理健康知識等,加大回歸社會創業典型宣傳力度,為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獲取新知、感悟人生、重塑自我提供了有益平臺。開展以“讀一本好書、舉辦一場文藝演出、進行一次書畫才藝展示、開展一次趣味體育競賽”為主題的文化藝術節等活動;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每天組織收看新聞聯播、收聽所內廣播、學唱《感恩的心》、《從頭再來》等立志歌曲,活躍了場所教育矯治氛圍。
二、“跟進式教育”思想與戒毒矯治流程相統一
(一)脫毒治療期內的跟進式教育
這一時期,許多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生理尚未脫毒,在加強運用藥物和物理戒斷療法開展脫毒治療的同時,針對他們初到強制隔離戒毒所,對環境、制度、管理等情況還一無所知的實際,跟進式教育矯治的側重點是——認知教育。
1.適應性教育。組織新入所強戒人員學習《禁毒法》、所規隊紀、權利義務等,明確戒毒總體安排和目的,使他們熟悉強制隔離戒毒所的環境,知曉《禁毒法》相關內容,場所戒毒工作流程和工作規定,從而提高其戒毒的心理預期,并按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內務衛生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內務衛生訓練,逐步使他們對在場所戒毒建立安全感。
2.樹立戒毒信心。一方面組織學習戒毒知識,在集合、開會時,集體背誦戒毒誓詞和戒毒格言,唱《感恩的心》和《從頭再來》,強化戒毒信念,并讓每一名戒毒學員志愿簽訂戒毒承諾書和戒毒決心書,從而營造濃厚的戒毒氛圍;另一方面漸進式地開展體能恢復訓練,使用幽默療法為戒治人員播放幽默視頻,消除戒治人員負面情緒,加速體能恢復。
(二)身心康復期內的跟進式教育
這一時期,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生理已脫毒,但體質尚虛弱,許多人還存在稽延性癥狀和其它疾病,心理疾患大多未消除,因此,此階段教育矯治工作應當在開展好體能康復訓練,“三課”、心理健康、戒毒知識等課堂化教育的基礎上,還應適時開展下列教育矯治方法:
1.開展“暗示語言模式”的體能訓練。可在每天組織戒毒人員進行太極拳、健身操等訓練中,將心理學的暗示語言模式融合在體能訓練中,如:太極拳每一招式都配上“精心修身,平淡是真”,“我心如松,毒癮如風”等修身養性的撣語,讓戒毒人員在進行太極拳等體能訓練中朗誦,從而提高自我修養,鞏固成功戒毒信心。
2.定期開展心理輔導。組織戒毒學員在心理矯治中心治療室,一是觀看幽默圖書和電影,培養積極正面的情緒,構建樂觀開朗的人格,強化成功戒毒的信心;二是接受靜默、非我等心理輔助治療,降低戒毒學員對自我的過多關注,達到精神松弛、減少焦慮和緊張,學會控制心理活動,增強自信心,牢固成功戒毒信心。此外,還可組織學員誦讀《三字經》、《百家姓》,邀請專家來所舉行國學講座,幫助戒毒學員凈化心靈、重塑靈魂,回歸“人之初、性本善”的境界。
3.開展靜坐反思訓練。每天可在早、中、晚組織戒毒學員靜坐反思,內容包括戒毒格言:“我想戒、我能戒、我必須戒”,“吸毒害人害己害國家、戒毒利己利家利社會”,以及對一日訓練、學習、生活情況進行反思。
4.適時進行公益性集體活動。組織開展“毒品危害現身說法活動”,組建“毒品危害現身說法巡講團”在所內或外出到學校、工廠開展巡講活動;舉行毒品危害展覽,觀看毒品危害影碟,開發毒品危害畫冊,編導富有教育意義的文藝節目,使戒毒人員體驗正常人的尊嚴,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公民意識和集體榮譽意識。
(三)綜合矯治期內的跟進式教育
這一時期,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通過前兩期的脫癮治療、康復訓練后,戒毒人員稽延性癥狀大多已消除,身心已基本得到調適,對戒毒環境和戒毒場所生活已能夠適應,行為操守及自我控制能力都有所提高,因此,此階段教育矯治工作應以提高戒毒人員的心理調節、培養意志力、抗復吸行為為主,除了繼續組織進行課堂化教育、康體訓練、戒毒宣誓外,還應開展以下教育矯治工作:
1.建立“家長學校”。強制隔離戒毒所每季度或者在遇國家法定大假時,組織召開家長會,邀請戒毒人員家屬來所,與戒毒學員一道共同探討拒絕毒品、保持良好操守的方法以及回歸社會后的生活方式和出路,實現爭取到家屬對戒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從而積極參與幫教和提高家庭對戒毒人員的接納度,為戒毒人員提高其戒毒信心以及回歸社會后保持操守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區環境。
2.成立“互助團體”。借鑒TC治療模式,在戒毒人員中成立由若干名組成的“戒毒互助小組”,定期開展活動,一是通過演講會讓戒毒人員講述自己染上毒癮的經過和吸毒對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二是通過討論會,探討自己吸毒后失去的東西、繼續吸毒的后果、描繪戒毒后如何重新過上正常人的新生活;三是通過措施會深入討論成功戒毒的故事和自身戒毒的方法和經驗,共同喚起戒毒動機,強化戒毒信心。
3.開展心理脫毒訓練。定期組織戒毒人員到心理矯治中心毒品危害室(意象想象厭惡療法治療室)接受厭惡治療,到毒品展示室接受交叉互抑制法(系統脫敏療法)治療,使戒毒人員今后見到毒品就產生厭惡情緒,弱化因毒品和吸毒行為所產生的條件反射。經過反復訓練,可讓戒毒人員在面對真實毒品時也不會產生生理反應,從而鞏固成功戒毒信心,遠離毒品,降低復吸率。
4.開展感恩教育。以“感恩親人、感恩社會”為出發點,通過情景劇、現場辯論、真情演講、寫感恩家書、換位思考等方式,引導戒毒人員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從而學會尊重民警、團結同伴、珍惜家庭,在內心深處樹立起責任意識。
5.開展生命教育。以生命為主線,以愛為核心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引導戒毒人員重新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正確認識生死,感受生命的喜悅與可貴,從而培養戒毒人員珍愛生命,愛護自己,尊重他人的意識和行為。
6.開展興趣轉移訓練。在組織戒毒人員種花、栽樹等活動的同時,可根據戒毒人員的興趣和愛好,成立書法、繪畫、制作手工藝品、讀書等興趣小組,定期開展活動,豐富戒毒人員的生活情趣,轉移他們對毒品的渴求。
(四)回歸社會適應期內的跟進式教育
這一時期,戒毒人員的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期快到,他們回歸社會的愿望強烈,因此,此階段重點是開展對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適應性訓練,幫助他們提高自我控制力和約束力,為回歸社會作準備。強制隔離戒毒所在加強對他們的技能培訓和建立安置幫教工作銜接機制的基礎上,還應對戒毒人員開展以下教育矯治:
1.開展模擬社區環境訓練。強制隔離戒毒所的回歸指導中心可模擬社區環境組織戒毒人員成立互助組,實行自主管理,在管理區內的矯治中心、食堂、超市提供義工崗位,使戒毒人員體驗社會生活能力,同時,加大所外試工和周末放假回家的力度,讓戒毒人員有條件地接觸社會,增強自我控制力。
2.開展毒品考驗訓練。定期組織戒毒人員在心理矯治中心情景模擬室接受滿貫療法(毒品考驗)。在高仿真的酒吧包廂,模擬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后可能遇到的毒品和吸食工具引誘情景,考驗戒毒人員的自我控制力,從而不斷強化他們抵制毒品誘惑的能力。
3.大力開展戒毒成功者的宣傳。組織戒毒人員在成功戒毒展示室觀看成功戒毒人員的展板和視頻資料,讓他們學習成功戒毒經驗,感受他們成功戒毒的喜悅,接受他們的戒毒信念,以鼓舞戒毒人員樹立起百分之百的戒毒信心。
4.建立回歸指導網站和回歸指導熱線電話。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和便捷手段,為戒毒人員和解除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咨詢話題進行遠程指導,對重點人員進行重點追蹤指導,對有咨詢要求和有必要指導的人員進行面對面的零距離咨詢指導,使戒毒人員得到援助,從而切實降低復吸率和重新違法犯罪率。
三、把握“跟進式教育”核心,注重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跟進式教育的核心;與時俱進是跟進式教育的關鍵;不斷創新是跟進式教育的源泉。《禁毒法》規定,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在強制隔離戒毒所進行戒毒治療期限為二年,并視情況可延長一年。只有這一過程中不斷進行跟進式教育,才能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在戒除毒癮基礎上,組織實施教育矯治,幫助他們矯正其病態和不健康的人格及惡習,培養其良好的公民責任感、社會適應性和行為能力,使其遠離毒品,成為遵紀守法的社會公民,其目的就是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一種依法進行的再社會化教育矯治過程。按照禁毒法的立法精神,吸毒者是違法者、受害者和病人,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教育矯治,除了繼續堅持已較為完善和成功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術教育、心理矯治的基礎上,還必須重視教育矯治方法的連續性和多樣性,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喚醒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為回歸社會的戒毒動機,幫助引導戒毒人員最終回歸社會并成為守法公民,以人為本,確保強制隔離戒毒工作取得實效。
文章標題:特殊教育論文發表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教育工作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1882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