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5-22 10:03 熱度:
大學的英語教學一般由公共英語和專業外語兩個模塊構成。其中專業英語應該是教學的核心,在整個體系中占主要地位,其教學目的、課程體系、教學模式、評價標準及手段等教學體系中各種問題的研究與實踐是英語教學和專業教學的共同課題,也是教學改革中的難點。
[摘要]會計信息被稱為“國際商業語言”,讓學生具有國際視野,具備專業英語知識和技能是會計教育教學的責任。通過分析我國普通本科會計專業學生學習需求和特點,可以對會計專業英語教學體系建立的原則、課程及評價體系的構建、雙語教學等相關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探討。
[關鍵詞]英語教學論文,會計專業英語,雙語平衡,課程體系,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全英語教學”等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在我國已經開展了二十多年了,總體上看,其過于關注國外經驗的學習和引進,拘泥于理想模式的探討和統一體系的建立。筆者認為,我國的普通高校,專業英語教學體系應該是開放性的,在尊重教學規律的前提下,要努力尋求適合于中國語言環境,區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要,符合專業特點和各校資源優勢的教學體系。對于會計專業而言,讓學生具備較好地專業英語知識和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談談對會計專業外語教學問題的看法。
一、會計專業英語教學的原則和目標
(一)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和特點的分析
語言是一個工具,學習的目的主要在于運用。能夠熟練應用中外兩種語言進行學習、工作和生活,應該是我國大多數大學生外語學習的最高追求。從語言研究的角度來說,人們把在各種場合都能近乎同樣流利地使用兩種語言的人稱為“雙語平衡人”;而將具備一定雙語能力,但在聽、說、讀、寫中的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的人稱為“非雙語平衡人”。對于我國大學生而言,已經經過了6年以上的英語語言學習,具備了最基本的聽說、閱讀、寫作和翻譯能力,應該說已開始具備“非雙語平衡人”的一定水準。大學階段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試圖從“非平衡人”向“平衡人”轉變,朝著更高的“平衡點”邁進。
總體而言,普通高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對雙語“平衡點”的要求并不會太高。同時,由于學習動機、個人能力和努力程度不同,加之學習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每個人所能達到的“平衡點”也不可能相同。
(二)專業英語教學體系建立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較之英語專業,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需要的較大差異導致專業英語教學的難度非常大。在研究詳細的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時,要以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英語知識的應用為落腳點,并在此基礎上遵循以下三個最基本的原則。
1.全過程原則
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外語學習的關鍵條件。積極營造“無意識”的語言習得氛圍,將英語滲透到專業教學的全過程,這對學生有效地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體系建立、課程及教學設計中,無論是哪種類型、哪種內容的課程,都應該創造條件,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表述的專業知識,少到單詞或術語,多到整段或整篇,在學習的全過程中,根據課程的具體情況,安排英語的閱讀和練習。
2.個性化原則
大學教育是給學生提供一個上升的平臺,讓大多數學生能夠獲得基本的知識和技能,讓有意愿和有能力的學生獲得更為深入而寬廣的知識和嚴格的訓練。專業英語的教學應比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更加強調個性化,要采用多種方式,尋求課程的多樣性、目標的可選擇性、教學組織的靈活性、考評標準的多層次性,以此達到不同學生不同對待的“個性化”要求。
3.成長性原則
在重視個性的基礎上,課程及其教學和評價體系的構建都需要以“成長”作為重要目的和標準。大學生還處在智力發展的重要成長期,特別對于專業英語學習來說,它不同于過去所經歷的以語言為目的的學習,教學模式、評價標準和方法應該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增加學習興趣,發現學習樂趣,開發學生潛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自己能力的提高,進而更加投入、有效地學習,并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會計專業英語教學目標的設定
會計專業英語課程應由會計專業教師承擔,通過各種類型的課程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掌握會計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同時,達到較高的“雙語平衡點”,從而具有國際視野,具備相當程度的英文應用能力,能夠接受國際上最新的專業信息,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進行專業上的交流,為其在未來職業生涯中有更多選擇和更好發展奠定基礎。
會計專業英語教學應制定相適應的教學總體目標,以此作為課程及教學體系設計和運行的基礎。筆者認為,通過教學應該使學生能夠:1.熟悉專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英文表述;2.讀懂并翻譯專業基礎課程的英文版教材;3.在英語環境下,理解并解答各種會計、財務和審計等基本的專業問題;4.閱讀英文專業論文,具備一定的專業案例分析和報告寫作的能力;5.具備基本的口語專業交流能力。在以上目標的基礎上,各類及各門相關課程都應設置具體的教學目標,并據此確定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手段、考評標準和方法。
二、會計專業英語課程及評價體系的構建
按照所采用的主要教學語言,可以把課程分為中文課程、英文課程和雙語課程三類。
(一)在中文專業課程中增加英語“元素”
以會計專業為例,選擇在內容上難度較大,且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必修課程,比如中、高級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等課程。在中文教學中,給學生英語語言“習得”的環境,針對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讓所有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中“無意識”地接觸專業英文,了解專業詞匯和術語的英文表達方法,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表述。這類課程應用面最廣,它并非以專業英語學習為目的,而是在專業學習的同時,通過頻繁和適量的英文“灌輸”,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達到更高的雙語“平衡點”奠定基礎。(二)以英語為主進行專題性課程的教學
與中文課程相對,在高年級開設一到兩門會計專業英語課程。這類課程的內容不能只是對基本專業知識的英文“重述”,而是應該在基本專業知識和“雙語能力”已經具備的前提下,針對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等前沿理論和實務問題,采用全英文的教學資料。這類課程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是最高的,一定要設置為選修課程,同時給出一定的“準入標準”,滿足部分有意愿也有能力的學生的需求。課程及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研究性文獻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口頭交流能力、專業報告或論文的寫作能力。教學環節和考評標準及方法需要圍繞這個目標去設計。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這類課程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也同樣必須注重雙語的“平衡”發展,“英譯中”這個環節不但不能忽視,而且還需要加強。畢竟絕大部分學生未來還是會以雙語“平衡”能力和技能尋求職業生涯的發展。
(三)以中、英兩種語言進行基礎性專業課程的教學
基于對學生專業外語學習需求的分析,中英雙語的平衡發展是專業外語教學應該達到的目的,而雙語課程的設置正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最佳途徑。
雙語課程是將專業學習和英語學習“合并”在一起的課程類型,強調兩種語言“平衡”使用下的專業知識的掌握和職業技能的訓練。這類課程的教學通常被稱為“雙語教學”。在教學中,學生對于中文“表述”的專業知識尚且較為陌生,從某種意義上說,很多中文的內容與閱讀英語的難度不相上下,專業學習本身就有難度,再同時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會使學習“難上加難”。但也正因為具有挑戰性,增加的學習壓力可能轉變為學習的動力,只要課程及教學設計合理,同時進行中英文教學所營造的語言環境和學習強度可以強化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增加學生對專業學習和英語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習效果的提高。
盡管對“雙語教學”的定義、模式及特點并沒有完全統一的認識,但這種教學所具有的提高雙語“平衡點”的作用是公認的,它在專業英語教學體系中應該處于最重要的地位。同時,這種課程及教學的難度也是最大的,應該作為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重點。
三、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的探索
(一)專業雙語教學的構成要素及其特點
筆者認為雙語教學由學習資料及選擇、教師及教授方法、學生及學習方法、考核標準及方式等要素構成。在普通高校會計專業設置的雙語課程及教學系統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1.教材的選擇、編寫和使用
應該以原版的英文專業教科書作為主要的教材或素材。以會計專業教材為例,美國版教材文字簡單生動,講解詳盡具體,案例豐富多彩,習題大量有趣,很受學生們歡迎。使用原版教材的同時,應該選擇一本相適應的中文版教材。另外,還應該建立一個中、英文題量相當的混合題庫。
通過實踐,筆者認為最好的方式是編寫雙語的講義或教科書。首先對原版教材進行內容整合或改編,使其更符合中國學生的思維方式,也可更好地滿足教學目標的要求。其次是編寫適量的中文學習指導,包括要點總結、所有專業術語的英漢對照小詞典、示范題及解答、自測題、討論題、練習題等。其中特別要說明的是,講義或教材中無論是理論內容還是習題案例都不要采用互譯的形式,專業知識的表述畢竟存在較大差異,可以自成體系,互為補充,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做到中英文的融合和雙語知識和技能的“平衡”發展。
2.教師對教學語言和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師應具備較高的專業外語知識水平,能夠合理地選擇教材,編制講義和習題,也要具備相當的英語語言能力,能進行基本的英文交流。教師上課綜合運用中、英兩種語言,在對基本術語和原理的解釋、難點和重點問題說明時采用中文為主,以幫助學生進行中、英文的互譯、理解、記憶和應用。雙語課程首先應保證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因為使用英文教材,教師的教學課件和板書可以中文為主,但由于“信息量”較大,教師應該將課件課前打印成冊或通過電子黑板發給學生,以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3.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方法
學生應有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有基本的預習、復習、做學習筆記和課后總結的能力,并通過學習使這些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應該同時使用中英兩種語言解釋專業術語、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采用兩種文字完成課后作業和期末考核,并學會查找和翻譯有關專業資料。另外,根據學生情況和意愿,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題庫的建設和答案的編寫與整理,這樣既可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又可以將此作為對學生成績考評的重要參考。
4.學習情況檢查和成績考核方式
筆者認為,學生平時的作業可作為教師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改進教學方法的依據,而不作為最終考評的主要依據,以減少學生為成績而應付作業的現象。要加強階段性的測試頻度和力度,以測試結果作為平時成績的主要構成。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中、英文同時進行較大型作業或實驗的設計和完成,這樣做既能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又能考核學生的合作能力。期末考試題應由中、英文題目結合構成,考核專業知識的掌握和專業外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二)雙語教學及其管理中面臨的問題和建議
1.專業雙語課程及其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
并不是所有的課程或一門課程內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進行“雙語教學”,應該選擇專業中具有基礎性的、內容符合國際慣例的課程來實施,比如會計學原理、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課程或其中的部分內容。實踐證明,只要教師選擇合理、教學得法,學生下定決心、付出努力,大多數學生經過幾周時間的學習,都能漸漸習慣這種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也能開發學生的潛能,進而增加學好專業及專業英語的信心,并有效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
2.教學和考核環節中英文比重的靈活安排
雙語教學面臨的最大難題應該是對中文和英文所占比重的安排。從“平衡”的角度考慮,最理想的方法是完全同步地運用兩種教學語言進行專業課程的教學。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如果一味追求雙語教學的“完美”,有時則會事倍功半。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不同課程,甚至不同章節,采取較為靈活的方法。教師要細致地“追蹤”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中掌握好變化,可隨著章節的難度和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大或減少英語的講授、閱讀、作業和考評比重。
3.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和成績評價
目前普通高校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英文水平參差不齊且差異頗大。大學公共外語采取了分級教學的模式。在專業英語的學習中,除了作出必修和選修的安排之外,還要根據學生的需求、特點和能力進行具有“多層次”目標的教學、考核及評價。首先,要探索如何突破學校固有的教學組織和管理體系;其次要制定一個總體的評價標準,以指導各門課程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
另外,雙語課程和英語專業課程的教學之間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的關系,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將其進行科學的整合,使其成為一個有共同目標的完整的教學體系,這比分別研究和實踐更為重要。
四、結語
總之,在專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以“雙語平衡人”的培養作為教學原則與目標設定基礎。應該改變“線性”思維方式,不拘泥于完善和統一的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進行課程及評價體系設計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而系統的考量,不要因為過高的要求而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提高認識能力和教學水平,靈活掌握和調控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他們取得盡可能大的收獲。學校的教學管理體系也應該打破舊有的桎梏,在分班、分級和多層次考評體系上給予政策的鼓勵和支持。
[參考文獻]
[1][英]科林.貝克著,翁燕珩等譯.雙語與雙語教育概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8.
[2]黃安余.雙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馬鳳鳴.雙語教學對第二語言習得的作用[J].科技教育創新,2010(2).
[4]汪志寧.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J].大學教育,2012(4):41.
文章標題:英語教學論文普通會計本科專業英語教學問題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2110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