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8-15 14:46 熱度: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英語的應用遍布我們身邊的每個角落。高職教育涉及的專業較多,涵蓋社會各個領域,對此,有必要重視高職院校的英語課。高職英語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為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目標服務的。
[摘要]文章基于《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結合當前社會和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對高職英語教學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出課程、教學形式、考核模式以及校本教材開發等方面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中級職稱論文,高職英語,存在問題,改革策略
一、背景
高職英語教學應以職場交際為目標,以應用為目的,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的能力,讓學生在步入社會后可以進行相關的口頭交流和書面作業;還要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012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專科層次依法自主招生考試,根據人才能力培養的目標,做出了以評價學生能力為導向的改革。考試內容為檢測學生的基礎知識尤其是能力,不求“語文、數學、外語”的文本答題,無須應試教育的“題海”訓練。考試改革彰顯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關注未來的職業傾向、關注未來發展需要。在這一浪潮的推動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對高職英語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積極研究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二、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學習狀況
1.教學方法單一、陳舊。許多高職英語教師仍在沿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式教學方法,即講解單詞、詞組、舉例、翻譯課文、練習等,沒有嘗試現代教育理論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即培養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和實際應用能力。
2.應試教學思想根深蒂固。不少高職英語教師始終沿用“應試教育”策略,理直氣壯地說追求合格率,甚至總結出應試的技能與技巧。應試教法采用的“滿堂灌”“填鴨式”等方式使學生成了解題的機器,頻繁的統考、統測使學生成了考試的奴隸,學生常常在精神壓抑的情況下苦學直至厭學。
3.對教材內容“挑肥揀瘦”。目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教材內容“挑肥揀瘦”,還是只講應試所需的單詞、語法、課文。學生的聽、說等能力的培養費時費力,且分值不高,很少訓練甚至不進行練習。
4.英語課的要求模糊。高職英語課的要求“管用夠用,適用為度”“為專業課服務”等提法不一,要求不明確,學校與學校、教師與教師之間,英語課教學內容差距較大,教學內容的隨意性較大。目前職業教育比較熱,但英語等基礎課卻不被重視,隨意刪砍。
5.英語課內容職業教育特色不明顯。目前的高職英語教學內容沒有體現職業特色,主要表現在:英語課和專業課沒有形成有機的整體,銜接不緊密,知識遷移不夠,沒有為后續課程起到先導作用。
6.“高分低能”現象。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一旦把應付考試作為目的,往往容易忽略一些不直接影響測試成績的教學環節,而直接影響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這就是“高分低能”現象。英語實際運用水平與考試的高分很不相稱,學生辛辛苦苦學了多年英語,背了幾千個單詞,找工作時,卻寫不出自己的簡歷,遇到外國友人,只會簡單交流。
7.“聾啞英語”現象。高職學生尤其是理科高職生,大多數是男生,他們在中職或高中時英語就學得不好,進入高職院校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考試,聽、說能力的培養他們不重視,張口說英語的機會幾乎為零。聽力訓練時,他們習慣性地句句默翻成中文,增添了聽力的難度,聽到的是支離破碎的文章,使得有些學生干脆放棄考試的聽力部分。同時,面臨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認知心理產生沖突的困難,他們不會用恰當的詞語來表達,甚至鬧出笑話遭到同學的嘲笑。有的學生由于存在方言問題,內心焦慮,羞于練習,以致對口語不感興趣。相當多的學生無法將語言的聲音信息與其所代表的符號和表達的意義聯系起來,只能通過視覺來辨認和接收所學的語言知識。
三、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1.課程改革。新的《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要求》)規定要貫徹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的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方針,實現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專門人才的目標。這將使行業英語教學滲透到基礎階段全過程,為了學生的就業與發展,必須有基礎階段英語和行業階段英語。基礎階段英語內容主要是聽說讀寫譯,可突出英語應用文的寫作。行業階段英語包括各專業英語閱讀、專業英語口譯和筆譯、專業英語情景對話等內容。
2.教學形式改革。一是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的角色不能停留在多年的思維定式上,即教師上課講生詞,講課文,做練習,對答案等。教師應該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引導者、效果的控制者、質量的保證者,尤其要把教師的角色轉變成教學的設計者。教學的設計者要設計出教學的創意,設計出個人教學的風格,設計出用現代知識教學生去應對未來的世界。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成課堂的組織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調動一切因素的導演。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任務。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亂說”“敢說”“多說”,有語感、有信心、有量變,最終達到質的飛躍。二是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游戲式教學: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的內容有內在興趣,而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莫過于游戲。游戲教學為學生營造有趣寬松的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寓教于樂。任課教師應精心設計一些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游戲化課堂教學,讓英語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樂趣。情景式教學:情景教學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任務型教學: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是以完成任務為目的而組織的教學活動。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等方式,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的已有資源去感知、認識和應用知識。任務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這種理論認為,學生知識的獲得主要不是靠教師傳授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方式獲得的。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技術的推廣和使用為英語課堂教學開辟了新天地。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集文字、聲音、圖像、動漫為一體的特點,能將枯燥靜態的知識講解轉化為生動的、立體的、動態的語言教學,使課堂活動栩栩如生,讓學生能更好地領悟英語語言的魅力。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僅能沖擊學生的視覺與聽覺,而且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實驗心理學家特瑞赤拉(Treychler)做過兩個著名實驗,一個是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心理實驗,結果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人們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得的信息占從外界獲得的所有信息的94%。另一個是關于知識記憶持久性的實驗,結果表明,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這充分說明人類的視聽對學習的重要作用。 3.考核模式改革。第一,期中、期末考試內容和形式。根據《要求》,基本知識要覆蓋課程標準的全部內容。期中、期末考試為:口試加筆試100分。口試占20%,有朗讀、簡單口譯、情景問答、情景對話、即興演講等。筆試為書面閉卷形式,占80%。整套試卷有基礎部分、提高和能力題。第二,平時考核評價方式和內容。平時考核100分,測驗占20%,可以是單元測驗,或是重點知識檢測,也可以是聽力、口語、寫作等單項形式的檢查。考勤占20%,具體體現為學生出勤情況。課堂表現占20%,主要是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學習狀況,包括學生的聽課情況和課堂活動參與情況等。預習和復習占20%,具體體現為課后學生的團隊合作、完成作業、查找資料情況等,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選取一個知識點了解英語背景知識,并以讀后感或小論文的形式上交。二次評價占20%,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必然存在差異性,應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隨著英語知識與技能的積累逐步達到應有的水平。對此,教師可以選擇推遲評判的方法。如果學生對某次測驗成績不滿意,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申請,允許他們重新進行考查。學生通過努力,掌握了知識后,教師應對學生的第二次答卷給予評價。如果學生滿意自己的成績,可以不參加二次評價,其相應占比平攤到前面的四個項目中。這種評價方式是“形成性評價”,而不是以往的一考定終身的評價。第三,平時考核與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的比例。平時考核成績占50%,期中占20%,期末考試占30%,最終得出的總成績為該學生一學期的總評成績。經過兩年多實踐,針對高職英語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結構的特點,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實行多元化評價方案,有利于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提高,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認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校本教材開發。校本教材開發是以學校為基地展開的教材編寫的系統工程,以充分考慮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學生的認知水平與需求、學校的辦學條件以及所處地區的經濟文化水平、凸顯學校自身特色為主要特征。高職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核心在于如何使課程符合特定學校情境中的人的需求與興趣、如何處理人面臨的特殊問題。然而,在現有的高職英語教材中,很難找到完全符合某所學校實際所需的教材。組織一線英語教師編寫符合本校學生實際和就業所需的校本教材刻不容緩。要貫徹“以職場交際為目標,以應用為目的,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和未來工作中能進行一定的口頭和書面表達,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為培養其具有終身學習能力打好基礎”的編寫理念。同時貫徹全新的教學理念,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體現職業性和實用性,尤其是學生的自主實踐。職業性:高職英語教材應服務于高職教育目標,針對其教育特點,具有鮮明的職業屬性,把學習英語知識和技能融合在職業教育中。實用性:加強聽說技能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自主性:通過精講多練,凸顯學生的語言實踐環節,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專項任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參與到語言技能的實際操練中,在自主實踐中達到復習、鞏固和提高目的。
四、結語
我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剛剛起步,從教師、學生、教材等方面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具有必要性,這些因素是培養高質量優秀人才的基本保證,能為推進和深化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重要的資源。
[參考文獻]
[1]黃英.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廣西教育,2012(23).
[2]李新萍.解決“高分低能”問題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J].金融科學,1998(1).
[3]王宏,黃星.高職英語教學必須突出職業特色[J].現代教育科學,2012(7)
文章標題:教師中級職稱論文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223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