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10-23 16:22 熱度:
摘 要:本科生的教學工作一直是各高等院校教學任務之中最為核心和基本的部分,新的教育模式和授課方式的探索也一直是本科生教學工作中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將介紹和分析我校在近幾年來開設的一種創新研修課的教學模式,從創新課的性質、目的、開設條件、教學方法、授課內容、成績評定等幾個方面詳細介紹該類課程,該類課程依托各個學科國際前沿研究方向進行授課,由科研拔尖人才作為主講教師,采用小班制教學、以實踐環節為主體、注重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幾年來的實際授課效果表明:我校所開設的創新性課程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值得各高等院校在教學環節中進行借鑒。
關鍵詞:教學論文發表,本科生教學,創新性課程,實踐環節,創新思維,實踐能力
通過教育教學培養人才是高等院校基本職能中最為核心的部分,而本科生教學又是高等教育中的基礎與核心環節;因此,探索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新教學方法一直是教育學領域的研究熱點[1~6]。近年來,我校也一直在積極探索適應現代教育的授課新模式。自2006年秋季學期開始,我校在本科生教學中專門開設了一類“創新研修課”,該類課程的開設在提高學生科學研究興趣、激發創造激情、培養創新與創造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將從課程的性質與目的、開設條件、教學方法、授課內容、成績評定等幾個方面詳細介紹該創新性課程。
1 創新性課程的性質與目的
本校開設的“創新研修課”由在學術領域取得突出科研成果的各學科高水平教師(一般為教授)根據個人國際前沿研究成果為基礎而設立,屬于全校公共選修課,采用小班授課模式,突出實踐環節的重要性,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創新,考核評價指標以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驗成果為主。
該創新研修課的開設以適應當前國際科學與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教學知識體系的更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豐富本科教學授課模式為基本目的;可充分發揮學校的科研優勢對本科教學的促進作用,實現科研與教學的良好結合和相互促進,開拓學生的學術視野和創新思維,對拔尖人才培養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2 創新性課程的開設條件
(1)主講教師由各學科在科研領域取得突出學術成果的高水平教師擔任,一般應具有教授職稱。
(2)課程主題應結合主講教師自身的主要科研方向,并應具有國際前沿性,要求主講教師在該領域具有豐富的學術成果積累。
(3)對授課主題不做具體限制,采取個人申報、學校審批、擇優資助立項的開設模式。
(4)該課程授課內容以理論授課為基礎,以實踐授課環節為主體。
(5)設置專項課程基金,用于實踐環節中實驗平臺的搭建,采取定期驗收模式對課程開設效果進行跟蹤。
3 教學方法改革
(1)首次采取了雙向選擇的選課模式,先由全校本科生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具體課程,對專業不做具體限定,然后由各個課程負責老師對學生的前期基礎知識進行初步的測試,最終確定上課名單。
(2)采用小班制教學,10人以下小課堂授課,保證師生之間的充分溝通和交流,給予每個學生充分的動手實踐機會。
(3)采用引導式、互動式、討論式、研究式和實踐式的教學方法取代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
(4)對應創新研修課,在本科生培養大綱中設定專門的創新學分。
4 授課內容的規劃
本校所開設的創新研修課的特色之處在于選擇了國際前沿性研究課題,以理論授課為基礎、以實踐授課環節為主體來進行授課。結合《壓電超聲驅動技術》(主講人:陳維山、劉英想)這一門創新研修課來進行具體說明。
壓電超聲驅動技術是近三十年來才逐漸發展并走向成熟的一種新型精密驅動技術,與電磁驅動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設計靈活、輸出力矩/推力大、功率密度高、定位精度高、斷電自鎖、無電磁干擾、易于實現直線和多自由度驅動等突出優點;目前已經在航空航天、超精密機床、光學精密工程以及數碼相機等領域得到了初步的應用。作者所在課題組自1991年開始展開在壓電超聲驅動技術領域的研究工作,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和研究成果。
基于壓電驅動技術的突出優點和我們所積累的研究成果,經過個人申請、學校評審立項,開設了《壓電超聲驅動技術》這一創新研修課,課程共計20學時,其中理論授課8學時,實踐環節12學時:
(1)授課部分主要內容包括:壓電超聲驅動器的基本致動原理,壓電超聲驅動器的特點,壓電效應、壓電陶瓷材料的基本特性、壓電超聲驅動技術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壓電超聲驅動器的應用現狀、壓電超聲驅動器的分類、行波超聲驅動器基本構型及工作原理、駐波超聲驅動器基本構型及工作原理、復合振動模態超聲驅動器基本構型及工作原理、壓電金屬復合梁式超聲驅動器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壓電超聲驅動器設計實例。該部分理論授課的核心目標是要建立學生對壓電超聲驅動技術的基本認識,了解其工作原理與設計過程。
(2)實踐環節部分:共計設置了正壓電效應觀察、逆壓電效應觀察、壓電超聲驅動器制作、壓電超聲驅動器阻抗特性測試、壓電超聲驅動器振動特性測試、壓電超聲驅動器熱耦合特性測試、壓電超聲驅動器機械輸出特性測試共計7個實驗。該部分實踐授課的核心目標是要通過實際制作壓電超聲驅動器并完成各項測試來加深學生對壓電驅動技術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
5 成績評定方法
我校創新研修課的考核評價并沒有采用傳統的試卷考核模式,而是采用了實驗成果、實驗報告為主,學術報告、設計報告為輔的評定模式,重點是要考核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驗成果。傳統的試卷考核模式雖然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仍舊是最為主流的一種考核方式,但存在考試功能單一、評價錯位、實踐能力考查弱、重分數輕能力等不足。鑒于我校所開設的該類創新性課程擇了國際前沿性研究方向為基本授課內容,而且是面對本科生進行開設,課程基本的目的定位于建立學生對于該課程所涉及的研究方向的基本認識;而且,該類課程中實踐環節相對理論授課環節占據比重要大。因此,該類課程以考察學生的實驗成果和動手實踐能力為主,這種考核方式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
6 結語
幾年來的授課效果表明:我校所開設的這一類創新性課程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便于激發本科生對各個學科的前沿研究方向的求知欲,也使得師生之間可以近距離的實時溝通,該類創新性課程已經逐漸成為我校本科生教學環節中最受歡迎的一類課程。因此,我校所開設的創新研修課探索出了一種適用于本科生教學的新模式,值得各高等院校進行借鑒。希望這種授課模式逐漸成為各個高等院校本科教學模式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樹國.關于一流大學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1(2):9-11.
[2] 楊叔子.文化的全面教育人才的拔尖創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10):1-5.
[3] 單小彪,黃文濤,王麗麗.基于項目學習的本科教學實踐與經驗[J].中國校外教育,2012(9):68-69.
[4] 劉儒德.用“基于問題學習”模式改革本科生教學的一項行動研究[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2(3):49-54.
[5] 潘云鶴.研究型大學本科生教育的改革與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01(5):6-8.
文章標題:教學論文發表我校創新性課程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233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