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12-20 14:40 熱度:
在社會媒介網絡化的大背景下,“網絡話語”已成為一支重要的輿情力量,使社會輿論環境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由于特殊的角色定位和歷史使命,軍隊在網絡虛擬空間中更容易成為新聞的看點、關注的焦點、炒作的熱點和監督的重點,承受網絡媒體的持續重壓,處于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
【摘要】本文在分析當前網絡涉軍輿情特征基礎上,認為網民炒作涉軍敏感問題主要存在借題發揮、宣泄情緒,吸引關注、博名逐利,輿論施壓、擴大訴求,惡意詆毀、煽動不滿等動機。為此,軍隊要做到及時發布信息、搶占輿論先機,積極引導輿論、放大下面聲音,用活資源手段、控制輿情蔓延,從而創新涉軍網絡輿論的引導模式,提高輿情引導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關鍵詞】高級政工師論文,網絡炒作,涉軍輿情,輿論引導
一、涉軍網絡輿情主要特點
當前,網絡涉及軍事、軍隊、軍人等敏感問題的輿情多發頻發。從涉軍輿情的形成、傳播與蔓延過程看,其除具有網絡輿情的一般特征外,還呈現出以下特征:
一是持久性。隨著社會進步,民眾的素質與訴求有了很大的提升,對公平、公正的追求愈加強烈,注重話語權,注重維護和發展個人利益,對軍隊軍人的職能使命要求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因此,即使涉軍事件與自己沒有直接利害關系,也給予高度關注,并參與到事件傳播和評論中,從而延長了事件持續時間,擴大了事件社會影響,使網絡涉軍輿情不易被平息,呈現出持久性特點。
二是偏差性。網絡對軍隊是國家武裝集團、代表國家意志和形象,高度關注、極度敏感,一旦涉及軍人違法違紀負面信息曝光,往往以偏概全,加之一些不良媒體為迎合網民獵奇心理,在事實調查清楚之前就搶先發布涉軍表象信息,使民眾對軍人群體產生不信任感。負面輿論先入為主地占據網民視野,正面新聞長期被虛假消息、謠言所淹沒,久而久之導致網民對軍隊認識出現偏差,使網民對涉軍事件關注具有慣性化的偏執。
三是散射性。由于網絡輿論的快捷性和渲染性,輿情的形成及傳播非常迅速、復雜并且難以控制。據新浪網統計,一條信息在網絡上留存5分鐘,就可能被轉載 437次。一件發生在偏僻區域的事件,12小時網絡傳播,24小時影響全國。在當前涉軍符號已成為網上熱點的情況下,涉軍信息發出后,經過輿情主體的交互感染,信息流與意見流匯聚,瞬間就能以“一傳十、十傳百”的幾何級增長速度傳播蔓延,受眾群體迅速膨脹,參與規模驟然飆升,從而使涉軍事態呈爆炸性、井噴式的大面積擴散,形成涉軍輿情風暴。
四是連鎖性。隨著涉軍輿情的關注度上升,網民積聚的意見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在短時間內發酵、升溫,引發連鎖反應,使輿情訴求由解決網絡事件擴展到對軍隊的質疑,再轉向對現實社會黨和政府的不滿,進而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產生非議和否定,激發深層次社會矛盾。特別是一些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把一些涉軍個案引向對軍隊“非國家化”的反思與批判,散布網絡謠言,制造網絡矛盾,點燃網民非理性情緒,使涉軍網絡輿情的消極作用擴大升級、作用于現實社會,放大破壞能量。
二、網絡炒作涉軍敏感問題動機分析
縱觀近年來網絡炒作涉軍敏感問題的多起事件,公眾利用網絡平臺表達訴求、宣泄情緒等需要動機明顯。
一是借題發揮,宣泄情緒。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過渡時期,利益分配關系不斷調整,社會階層很不固定,加之經濟高速增長使貧富差距擴大。部分人認為自身利益在這種社會格局的重新調整中受到損害,而導致這種損害的直接原因是權利不對等。軍隊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享受國家很多政策優待,特別是近年來,軍人待遇不斷改善,少數軍人的特權意識加重等,致使部分網民把權利的不對等發泄到軍隊上來。2010年12月31日,華商網友發出“在深圳某機場遇見兩名軍裝女子挎5個LV包”的帖子后,引發網民熱議。網民多指責軍人“違風紀”、“奢侈”等,部分網民甚至失去理智地渲染軍隊存在不正之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網民憤恨不平的社會心態借助網絡語言得到發泄,憑借自己主觀判斷發表意見,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將軍隊、軍人整體置于對立面,宣泄隱藏內心的仇官、仇軍情緒。
二是吸引關注,博名逐利。一些網站和網民為了獲取經濟利益、追求成名走紅,往往以爆料或制作涉軍負面信息抵毀軍隊形象,吸引眼球,賺取點擊率,贏得知名度。今年1月30日,西安某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稱,位于西安市某大型停車場內發生一起“軍政委駕車毆打女收費員事件”,貼文一發立刻被大量轉發,引起一陣唏噓之聲。事件的真相其實是駐西安空軍某部一名退休技術人員駕駛車輛停車時,與收費員發生口角。當地派出所及時到現場進行了處理,雙方事后也達成了諒解,根本沒有“軍政委打人”一說。4月26日,假冒第二炮兵現役女兵的劉園園在新浪微博大肆炫富。該條微博迅速躥紅網絡,一天內轉發量和評論多達上萬次,其粉絲也暴漲8倍。據其本人交代,網上靠炫富、炫丑出名的手段都用過,覺得以軍人身份炒作有噱頭,紅得快。
三是輿論施壓,擴大訴求。在風險社會語境下,網絡已漸成為網民向社會權力機關施壓的重要平臺。一些與軍隊存在土地歸屬、房地產租賃、演訓致損賠償等方面矛盾的單位或個人,在自身利益訴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利用網絡的虛擬性、匿名性、草根性發出多種聲音,增強與網民的互動,使網絡輿情在理性與非理性之間交織,引起人們對社會的錯亂認知和誤導,進而向軍隊有關部門施壓。
四是惡意詆毀,煽動不滿。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尖銳復雜,敵對勢力企圖把網絡造謠造勢作為推翻我政權最有效最廉價最安全的方式,他們大量雇用媒體人、“網絡推手”,抓住軍人言行失當、軍車違章肇事、軍警民糾紛等借題發揮,歪曲真相,造謠惑眾,影響我軍民關系。特別是運用視頻網站“voutube”、社交網站“facebooF”、微型博客網站“rWineT”等,絞盡腦汁為涉軍輿情澆油添火,大肆對涉軍事件進行負面歪曲報道,企圖通過網絡進行意識形態滲透、顛覆,將個別問題擴大化、單一問題復雜化、一般問題政治化。
三、應對策略
涉軍網絡輿情十分復雜,影響因素比較多,牽涉面非常廣,軍隊可以借鑒地方輿情引導經驗和教訓,積極探索具有我軍特色的涉軍網絡輿論的引導模式,提高輿情引導的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
一是及時發布信息,搶占輿論先機。面對公眾關注和熱議涉軍事件,不能一味擔心網絡輿情演變、升級采取捂、蓋、瞞做法,而應順勢借助網絡平臺,做到早應對、早引導、早處置。通過“網絡通氣會”、“網絡座談會”、在線交流、跟蹤報道等形式,第一時間介入引導,回應網民的各種問題,征求網民意見和監督議題,用客觀、公正的報道搶占輿論先機。通過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第一時間正面回應,用公開、權威的信息說明事件真相,用真誠、鄭重的承諾贏得公眾信任,向網上網下兩個社會表明軍隊立場和決心,使權威信息自始至終成為主流,避免網絡謠言泛濫,造成社會視聽混淆。
二是積極引導輿論,放大正面聲音。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影響大眾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種意見的人數多少,而不是這個意見本身。對于網民容易對涉軍敏感問題形成“一哄而上”、盲目跟從的現象,我應充分發揮軍隊自身宣傳優勢,有選擇、有目的地創造和設置網絡議題,轉移網民注意力、分散輿情興奮點,淡化涉軍輿情的不良影響。主動發掘、培養“網絡意見領袖”擴大正面輿論聲音,強化主流宣傳、引導輿情走向,努力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三是用活資源手段,控制輿情蔓延。建立相關網站,開設網民訴求通道,暢通網民訪求和網絡監督。介入一些重大知名網站和論壇,及時了解網絡輿情動態,收集相關輿情資訊,組織力量以虛擬身份進行跟帖,與網民溝通互動。與地方相關部門建立“多點采集、定期通報、科學研判”的網上輿情預警監測體系,重點關注、全面監控一些影響較大、成員較多的網站,加強網絡輿情監控。對于渲染暴力、煽動滋事、惡意制造謠言現象,要運用技術手段堅決刪除、封堵,必要時依法追究傳播者的責任。
文章標題:高級政工師論文網絡炒作涉軍敏感問題動機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2443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