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12-31 15:44 熱度:
摘 要: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部分,是當代高等教育中急需改革的重點部分。
關鍵詞:期刊論文發表,新媒體,大學生,思政教育,思考
近年來,網絡信息傳播的速度快,傳播的內容具有強烈的震撼力,網絡社會中信息的發布者和接受者,正在經歷著海量信息的沖擊。而作為新事物的易接受者和推動者,大學生的綜合思想狀況沒有完全成熟,在如此復雜環境下對信息的辨別力千差萬別,導致大學生們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海洋而找不到自我發展的方向。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網絡,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成為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新媒體時代下開展思政教育的意義
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正面臨著來自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挑戰,以及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的威脅。隨著科技的進步,文化傳播也開始走向信息化,信息化既帶來了挑戰又帶來了機遇。互聯網具有信息量豐富、傳播速度快捷、實時交互方便等特點,運用多媒體手段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用戶獲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參與性,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網絡的開放性、交互性和自由性特征,使其超越傳統的時空界限,成為滲透全球每一個角落的虛擬世界,這無疑是給西方強權文化的入侵以可乘之機。我們當下要研究的就是利用網絡開展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以抵制西方強權主義、殖民思想在中國的傳播。
習近平同志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有利于擴大宣傳思想工作的陣地,有利于擴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輻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強我國的軟實力”。開展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由此可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更好地貫徹黨的思想教育, 使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得到繼承與發展,同時也有助于解決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提升廣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識和認知,使其樹立為祖國建設奮斗的信念,堅定對社會主義理想的信心
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與探索
1.堅持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強化思政工作理念
在一個邊界模糊、交互性強的新媒體時代,政治性理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題中之意。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決定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為主流意識形態,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要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把握國內外網絡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幫助大學生在繁蕪復雜的信息時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引導大學生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與堅定信念。堅決抵制消極意識形態的入侵,確保多元而又和諧的高校新媒體文化。同時,高校思政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運用各種傳播手段,創新傳播形式,傳播和諧理念,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文化之“魂”廣為傳播、深入貫徹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2.正確認識新媒體,重視依托新媒體實施與推進精細化管理
高校各級領導和各個部門,尤其是主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關領導和部門,要與時俱進,充分認識當前新媒體發展對青年大學生的深刻影響,主動研究新媒體技術傳播的發展規律,進一步依托新媒體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細化工作,逐步融合傳統手段和新媒體的優勢,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精細化教育體系,確保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做精、做細、做實,進一步增強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達到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目標。
3.占領網絡新媒體的思政陣地,創新思政工作平臺
新媒體網絡作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愿意使用的日常溝通交流新平臺,是需要思政工作者主動占領的新高地、新陣地。通過巧設載體、搭建平臺,使之成為黨建思政工作的有力抓手,才能更好地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人生觀。借助新媒體,挖掘、傳播大量豐富的資源,吸納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優秀成果,進行傳承與創新, 最終構建成多元化、互動性強、實現人與人平等對話交流的平臺。借助這一平臺,思政工作者可以隨時隨地和學生保持聯系與交流,第一時間了解學生信息,討論熱點問題,引導思想意識,掌握安全穩定動態。并針對個別學生的關注問題,單獨、私密的進行溝通與交流,保證學生的隱私,使學生更愿意通過這種形式和思政工作者分享內心疑慮與困惑,使思想政治工作植根于大學生日常生活之中。
4.提升思政隊伍素質,加強業務能力的培養與鍛煉
作為高校教師,要想更好的教育引導學生,必須緊跟時代潮流,把握信息動態,提升自身素質,改善教育環境。筆者認為在思政教育隊伍素質提升方面,首先需要加強的就是思政隊伍觀念上與時俱進,能夠將時代的新鮮元素整理加工后引入課堂、引入大學生的生活實際當中;其次就是在具體業務操作能力上做到得心應手,將新媒體技術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來,發揮其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可接受性;再次就是加強思政隊伍的內涵建設,提升思政隊伍的傳統文化修養,在教育實踐中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有機結合,更好的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
總之,新媒體技術在校園的廣泛運用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其越來越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視的環境和載體。新媒體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五人識觀和學習生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何發揮其有利的一面,抑制其消極作用,是我們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作為學生的指引者,我們應肩負起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思政教育環境,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參考文獻:
[1]鄧倩文.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1.
[2]胡恒釗.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特點及其借鑒意義[J]..學術論壇,2010,(4).
文章標題:期刊論文發表范文新媒體語境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2463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