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投稿研究生輔導員的角色定位研究

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23 16:53 熱度:

   摘 要:近年來,研究生輔導員逐漸在高校輔導員隊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整個研究生管理與培養的過程中作用逐漸顯著。伴隨整個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研究生輔導員作為一個有個體特性的“人”,其職業角色定位、職業角色行為以及對于角色失調的調整等不僅影響合力教育下研究生的整體培養效果,同時也對研究生輔導員個人以及群體產生深刻影響。

  關鍵詞:教育論文發表期刊,研究生輔導員,合力教育,角色定位

  研究生輔導員作為高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研究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負有指導學生、關心學生的職責,這些工作職責即不同群體對其角色的不同期望。然而,研究生輔導員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一方面其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角色行為與角色期望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其角色行為的效果也就是實際育人目標的實現與導師和教務秘書的職責聯系緊密,研究生合力培養機制中導師、教務秘書與輔導員在育人目標上的一致性和育人職責、工作形式、優劣勢的互補性,構成了三大主體合力育人、共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能性。而在這種可能性基礎架構的合力機制也使實際工作中面臨著不同工作職責與不同工作形式等所帶來的矛盾分歧與挑戰。因此,研究生輔導員要明確角色定位,一方面發揮角色主觀能動性,積極推進合力機制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做好合力教育機制中的配合工作,調解矛盾、化解分歧、解決問題,有效推動機制內部和諧發展。

  一、不同群體對研究生輔導員的角色期望以及現實中的角色距離

  (一)國家

  輔導員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線,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對于培養學生、維護高校穩定乃至社會穩定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梢哉f,國家對高校輔導員有著特定的期許和希望。在2004年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即16號文件與2006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24號中對輔導員這個職業角色應承擔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職責就做了明確的規定,對其職業角色期望不僅全面,而且標準高。

  (二)研究生

  關于研究生對于研究生輔導員的角色期望,筆者通過發放紙質問卷、網絡調查、訪談做了相應的調研。在接受調研的研究生中男生占了42.28%,女生占了57.72%,性別比例大致均衡;年級涵蓋從碩士生一年級到博士生三年級,對于延期畢業的研究生因問卷發放、回收率以及數據有效性等多種考慮,主要采取訪談形式;年齡分布上,23周歲以下即“90后”占10.74%,23周歲至26周歲即“85后”占65.77%,26周歲至30周歲占16.11%,30周歲以上占7.38%,據此可大致推斷,目前研究生中“80后”約八成。

  1.研究生眼中的輔導員與輔導員工作。在問卷和訪談中,研究生憑直觀對于自己輔導員印象總結下來有這樣兩個極端評價:太忙和太閑。當然,也有研究生表示不了解輔導員的實際工作,對其評價也就沒什么明確概念,相對比較模糊。

  國家與高校對輔導員職責和輔導員工作做了全面的規定和要求,但在研究生眼中,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就是“行政事務管理”和“傳達上級政策文件內容或信息”,有這樣認知的在被調研研究生中分別占81.21%和75.84%,另外還有62.42%的研究生認為輔導員的主要工作應是“照顧學生學習、生活起居并對其排憂解難”。除此以外,有24.16%的學生認為是進行“思想、政治說教”,僅有11.41%認為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包括“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梢哉f,研究生眼中輔導員的實際工作與人生規劃、思想指引、學業前景等沒有什么直接聯系。

  雖然大多數認為輔導員在其成長發展過程中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12.75%的研究生認為“不重要”,14.09%的研究生表示沒想過輔導員對其成長發展是否有作用,并不是很在意。更有超過三成的研究生認為,輔導員工作“沒有必要讓專業人員承擔”,其中有5.37%的研究生甚至認為“輔導員工作可有可無,誰做都可以”,對于這里的5.37%,筆者做了進一步變量交叉分析后發現,有如此認知的幾乎全是文科專業,而且研究生年齡越大,年級越高,對輔導員工作的認同度相對就越低。

  2.研究生與輔導員。無論研究生對其輔導員以及輔導員工作的主觀認知如何,在整個合力教育的現實框架,研究生與輔導員不可避免地要產生接觸與交流,而且頻率和深度甚至會超過導師與教學秘書。

  通過調研,筆者發現,研究生認為輔導員“對自己有所了解但是不多”的占了66.44%,“了解很多甚至了如指掌”的近28%,但也有6.04%研究生認為自己的輔導員“對自己一點也不了解”。對于這組數據的進一步分析得出,無論是極端的一點也不了解還是另一極端的了如指掌,均是男生多于女生,分別是6.35%比5.81%,3.17%比1.16%;文科多于理科,分別是6.15%比5.88%,2.31%比0,而且年齡越小,越覺得輔導員不了解自己,低于23周歲的被調查者中沒有人認為輔導員對自己了如指掌。

  而當研究生遇到問題或者困難時,尤其是遇到“涉及學校行政管理方面問題”、“涉及與校外其他單位或個人聯系或交涉等事務”時,大多數會考慮向輔導員尋求幫助,雖然他們中大多數人表示只是“偶爾會找輔導員幫忙”,因為有的問題或困難只有他們能解決,“一般不想麻煩輔導員”,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在調研中約占7%的研究生表示,輔導員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會“經常找輔導員幫忙”。對于從來不找和經常找這兩個群體,筆者深入調研后發現,均是男生明顯多于女生、理科多于文科、博士多于碩士,認為輔導員在處理這些問題或困難的過程中,敷衍了事的也是男生多于女生、理科多于文科、博士多于碩士。   最后,在調研過程中要求研究生對其輔導員進行評價時發現,無論是工作業務素質還是個人能力素質,輔導員獲得80分以上的比例均是最高,分別是53.02%和49.66%,應引起我們重視和思考的是有極少數研究生對其輔導員的評價是不合格的,雖然比例只有1.34%和0.67%,但這也反映出現實輔導員工作的實際漏洞以及未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隱患。

  3.研究生希望中的輔導員角色。調研中,筆者發現,即使有的研究生對輔導員不在意、不了解、不理解、甚至頗有微詞,,但是內心對于輔導員仍有希冀,67.11%的被調查研究生希望現實中的管理者、傳達者、說教者、約束者能夠成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然而這個良師益友的前提是在做好行政事務管理、各類上級文件傳達等各項工作完成的前提下誕生的?傮w而言,相對于政治理論水平、行政管理水平、語言表達能力而言,他們希望更希望輔導員能夠在應急處理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和人格魅力、人文修養上要有所提升。

  (三)現實中的研究生輔導員角色

  除了了解研究生對輔導員角色的各種認知和態度,筆者在調研中也對部分研究生輔導員、導師和研究生教務秘書進行訪談來全面分析研究生輔導員角色。

  1.角色認知的困惑。輔導員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角色?如果說這是當前很多輔導員,包括很多研究生輔導員在內的最大困惑,也許很多人表示不可思議。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職業角色是什么嗎?那么,如何去進行職業角色定位?如何去進行職業角色扮演?如何去進行職業規劃?……

  其實不然,通過對部分研究生輔導員的訪談,筆者發現,不是不知道自己應當的職業角色是什么,而正是因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職業角色是什么,而清醒地知道現實中難以實現這樣的定位標準,困惑之處便在于,理想與現實的角色差距在實際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難以超越;合力教育機制內的其他分力的影響讓其角色處境和角色定位變得更加復雜。

  通過調研,我們可以發現,關于研究生輔導員角色認知存在以下問題:

  (1)對于其中教師這一角色的認同度不高;

  (2)角色內容不明確、不清晰,不同主體認知不同;

  (3)角色地位在合力教育框架中略顯尷尬。

  (4)角色扮演的力不從心

  在訪談過程中,很多研究生輔導員在談到工作時有個共通之處,就是感到力不從心,而導致研究生輔導員角色扮演力不從心的幾點主要是:

  (1)事務性工作成為工作的主要部分,影響整體角色職責的完成;

  (2)工作沒有固定模式,大量休息時間被占用,易產生惡性循環影響角色扮演效率;

  (3)工作激情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而逐漸消退;

  (4)職業角色與其他角色的沖突導致整體矛盾。

  2.角色評價的無奈。調研發現,很多研究生輔導員一提到工作,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抱怨遇到的種種不順,或是傾訴長期積累的壓抑。由于各種原因對輔導員職責定位不明確,評價缺乏科學性,自身職業認同感差,使得很多輔導員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感到信心不足,因而工作缺乏動力,沒有成就感,影響積極性的發揮。即便如此,大多數人還是能夠反思工作中的得失,從中發現積極向上的一面,而不是糾結于其中不能自拔。

  大多數研究生輔導員在談及此,其實多是無奈,雖然不至于血與淚,但是各種苦澀滋味彌漫而生,總結下來大致如下:

  忙而累――忙得茫然,累得心酸;

  良心活――一聲“老師”,一份責任;

  舍與得――冷暖自知。

  二、研究生輔導員角色距離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研究生輔導員的角色分工在合力教育機制中不明確

  在研究生培養的合力教育機制中,雖然導師、研究生教務秘書、研究生輔導員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培養合格的研究生,但因各自承擔不同的分工,分屬于不同的管理序列,在學校層面往往分別由不同的部門來管理,往往對于輔導員在合力教育機制中的定位和實際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現實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導師則更多的是關心研究生能否完成畢業論文,能否順利通過答辯,對于思想狀況、心理狀態等關心甚少,對于輔導員途徑的各類活動一般不參與、不評論、不支持、不反對。一方面,這無形中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擔完全壓在了輔導員的肩上,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導師任務和集體活動之間,大多會選擇前者,也對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隱形的困難。

  研究生教務秘書負責研究生的整體教學管理工作,包括招生、師生互選、課程教學安排、中期考核、論文答辯等眾多環節,而這些環節,很多與輔導員工作密不可分,比如說擬錄取研究生的綜合素質,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中期考核與論文成績等這些都直接影響研究生就讀時的精神狀態、精神面貌以及長遠規劃。研究生教務秘書作為直接管理者,如果與輔導員缺乏必要的溝通機制和交流平臺,相互之間缺乏了解,將會導致未能達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局面。

  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實際上就是一人面對幾百人,無論是工作量還是工作強度上,彈性都非常大,“學生工作無小事”,也正因如此,輔導員被日常瑣碎的管理事務所捆綁,無暇估計學生深層次的思想問題,很少有穩定的宏觀思路和可持續的發展規劃,使得最應該投入時間和精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忽略,使得工作傾向于“經驗型”而非“學術型”,在理論上的提升上得不到有力支持。有76%的輔導員近三年沒有發表過與工作相關的學術論文,有85%的輔導員近五年來沒有取得與工作相關的科研成果,而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的僅占6%左右[1]。

  (二)當前研究生特質的復雜性

  1.“80后”、“90后”的共性。無論是“80后”還是“90后”,他們都正處于生理成長的青年期,身體機能各方面正從稚嫩向成熟過渡,與此同時,他們的心智發展也相應進入一個不斷成熟的理性階段。然而,相對于之前任何一個歷史階段的青年,“80后”、“90后”之所以被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提出,就在于其特定成長環境下促成的特有的群體特征。相對于其父輩,他們在同年齡段表現出的思想見解、舉止行為無疑是“早熟”的,然而實際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又客觀地顯示出在這早熟背后透出的幼稚和沖動。可以說,他們的成長天生就是獨立自主與個人主義、務實進取與功利化、權利意識與責任意識相互交織的矛盾結合體。   2.研究生的個性。同樣是“80后”、“90后”,研究生群體在其年段特征以外還有著相對于本科生明顯不同的特點:

  (1)群體構成多樣,結構復雜

  雖然目前研究生年齡跨度較之以往有明顯縮小的趨勢,但是與本科生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而且由于研究生的個人成長環境大不相同以及本科所受教育環境的各不相同,在入學動機上也表現出多樣性,這些不僅影響著他們在研究生就讀期間的各種表現,也會直接影響他們在求職規劃上的選擇。

  (2)學歷層次比較高,但閱歷較淺

  研究生雖然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獲取信息的途徑廣泛,思想開放,反應靈敏,有政治熱情,知識面較寬,接受新事物較快,思想相對活躍,但由于社會實踐少,閱歷比較淺,較為單純,看問題有偏激情緒,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3)自我意識較強,集體觀念有所淡化

  研究生的自我主體意識較強,能明辨是非,自控能力強,但考慮個人問題較多,對于集體生活、集體事務關心較少。在一些關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務上,要求較多。與研究生個體化的培養模式相關聯,研究生相對分散,這也使得研究生獨來獨往或者小群體活動突出的情況明顯。

  以上所有使得研究生輔導員的各項工作開展很難像本科生那樣采用傳統的集體模式,更多情況下只能是個體教育,在學習和生活中結合學習,科研和日常管理進行滲透,這對其角色定位的有效性以及整體效應評估有著不同忽視的影響。

  (三)研究生輔導員自身多重角色的沖突

  作為一個處于多種環境下的獨立的人,研究生輔導員除了這個職業角色,在生活、學習等環境中還承擔其他角色,多重角色引發矛盾在所難免。通過調研發現,研究生輔導員角色沖突在角色內部和角色之間均有體現,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同群體對研究生輔導員的期望讓其在具體工作中陷入情與理的兩難境地;

  2.研究生輔導員在進行角色扮演過程中,意識到國家以及學校規定的角色定位在實際角色扮演過程匯總難以進行,即發現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從而難以落實具體角色行為;

  3.研究生輔導員在面對學校、院系、研究生的導師、研究生教務秘書、研究生等不同對象時,同樣的角色卻有著不同的角色要求,這些要求中互不相容;

  4.研究生輔導員除了該職業角色以外,還有生活、學習中等其他角色,這些角色在時間分配、精力投入等方面不可避免發生沖突。

  三、以“人”為本的研究生輔導員角色定位立體模式建立的探究

  所謂人的全面發展,首先是指人的體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是人的一切才能和個性品質的充分發展,而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從各個方面滿足人的需要,實施全面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綜上,從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角度對研究生輔導員角色定位分析既是對職業全面發展的深入思考,也是推動教育合力良性循環促進研究生全面自由發展的必須。

  (一)協調研究生輔導員在合力教育框架中的角色定位

  合力育人格局的形成首先要做到機構設置上互相兼顧,隊伍建設上互相交融,日常工作中加強溝通。導師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現進行鑒定,對研究生入黨評優、獎助學金評定等進行預審,都是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研究生教務秘書將研究生進行課程學習、中期考核、論文答辯中的優劣表現以及異常情況與導師和輔導員保持溝通;輔導員在組織研究生學術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過程中,應積極邀請導師參與進來,輔導員要增強與導師、與研究生教務秘書溝通的主動意識,及時向研究生秘書了解學生學業情況,及時向導師反映研究生的情況,征求導師與研究生教務秘書對研究生的意見,從而形成多層次,多方面互補互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而研究生輔導員角色在這一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做到教育合力資源配置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多種形式和途徑的結合、教育合力過程中涉及各領域和層面的配合以及多種思政教育目標與各類業務時間活動相融合。

  (二)以促進研究生全面自由發展的研究生輔導員角色定位

  1.功能定位。輔導員工作是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務功能的全面統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核心[2]。研究生輔導員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研究生培養計劃的實施以及合力教育機制的有效形成。因此,研究生輔導員要敏銳地把握當前研究生的思想脈搏、深刻透視研究生的心理心態,理智地結合當下市場經濟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樣化、就業競爭白熱化的時代背景,正確引導研究生的思想動態,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途徑等,因勢利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廣大研究生形成優良的品德,成為其品德修養的塑造者。

  2.情感定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輔導員更應注重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鳴。大多數研究生都希望輔導員成為其“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而不希望兩者之間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說教者與被說教者的關系。因此,研究生輔導員首先要做到有愛,有教無類,深入研究生其中,真正了解他們所想、所需,將心比心地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其次,要做到公平公正,誠信待人,一方面樹立研究生輔導員角色的公正性,另一方面也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價值觀定位。誠如前文所述,輔導員工作是個良心活,對得起良心,擔得起責任,其實就是價值觀的反映。“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研究生輔導員在實際工作遇到的失意、曲解、煩躁、抑郁以及勞動付出與認可回報不成正比等等或多或少會影響其工作情緒,進而影響到工作效率,因此樹立無私奉獻的價值觀極為必要的。

  (三)以實現研究生輔導員自身全面自由發展的自我角色提升

  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認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歸屬需要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層次需求理論認為需要是激勵人的行為的主要原因和動力,在低級的需要得到滿足后,它的激勵作用就會降低,其優勢地位將不再保持下去,高層次的需要會取代它成為推動行為的主要原因?释玫絼e人的承認和尊重就是更高層次的需要,因此,使研究生輔導員得到尊重、被承認是激發其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關鍵之一,是推動研究生輔導員自由全面發展的主要源泉。   1.學校層面

  (1)推動推進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

  輔導員隊伍逐漸職業化是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職業化即是將輔導員為終生從事的職業來對待。這不僅是要求研究生輔導員自身實現角色認同,也要求各級各部門應為輔導員職業化建立相應完全、完善的從業考核機制、晉級發展體系、工資薪酬制度以及一系列相應配套制度。從而推動輔導員角色從事務型向學習型轉變,從經驗型向專家型的轉變。

  (2)建立健全輔導員考評晉級考評

  高校應該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實情、有本校特色的輔導員工作評估體系,其中應涵蓋具體的工作內容條例和考核淘汰制度,并與輔導員的提拔、晉級直接掛鉤。與此同時成立學校、院系、相關主管部門以及學生共為主體的監督機制,這樣一方面是對輔導員各項工作有個切實的約束力,另一方面也讓輔導員的工作真正有人看得到。在此基礎上做到科學的分流,適合且愿意從事輔導員工作的應予以鼓勵和支持,盡可能為其在輔導員崗位上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不適合但愿意從事輔導員工作的應給予一定的機會和幫助,讓其能夠最終勝任工作;不合適且不愿意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可依據具體情況建議其推出隊伍行列,實現真正的優勝劣汰。

  2.研究生輔導員自身

  (1)提升素養,積極維護職業角色形象

  研究生輔導員應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自覺朝著加強自身修養,錘煉品格性情,培育道德情操方面努力;應具有廣博的知識架構,在信息化暢通的時代始終與研究生保持信息暢通;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一是為保證在處理各類緊急情況時能臨危不亂,也是為了做到自身的心理狀況適時調節,始終保持平衡的心態。

  (2)終身學習,努力延續職業角色壽命

  社會不斷前進,知識不斷更新,處于社會中的人出于生存發展的需要、出于外部環境的壓力、出于對人的生活質量、人的尊嚴和生命價值的追求等都需要不斷學習。從事“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輔導員更需不斷學習,尤其是面對知識能力水平相對較高的研究生的輔導員,終生學習不僅是對作為自己終身從事職業的角色認同的回應,也是現實工作中角色扮演的需求,更是保持角色長久常新,與時俱進的保障。

  (3)一專多強,凸顯職業角色個性特色

  研究生輔導員除了自身個體的多重角色,其職業角色所面對的不同角色期望足以說明這個職業本身能力要求的全面性?梢哉f,目前通過重重嚴格考核進入輔導員隊伍行列中的每一個人基本都是具備較為全面的能力的,但這些能力卻在實際工作處處碰壁,不被理解、不被認同,進而導致輔導員自身對角色認知、對角色定位、對角色行為方式產生懷疑和動搖,從而難以實現自我激勵,自由全面發展原動力受阻。

  因此,主動將自身興趣特點、能力專長與職業角色期望相關聯,明確角色定位中的專業方向,做到一專多強、職業角色個性凸顯是研究生輔導員在眾多角色期望中實現自我突破,主動調節自身在合力教育框架中作用的積極表現。

  參考文獻:

  [1]秦淑娟,梁存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輔導員合力育人機制研究[J].輔導員工作研究,2010(21).

  [2]徐靜.關于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的思考[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6(4).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1979.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6]奚從清,沈賡方.社會學原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89.

  [7]朱力.社會學原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8]周慶行.現代社會學[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

  [9]黃莆全.新課程中的教師角色與教師培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文章標題: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投稿研究生輔導員的角色定位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25049.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av免费|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 91爱爱·com |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成人在线免费av | 九九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中文 | 性天堂网| 欧美精品首页 | 欧美一级艳情片免费观看 | 天堂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婷婷综合色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网 | 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网 | 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综合网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88av | 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 欧美性生活网 |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桃乃木香奈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动漫日韩 | 日韩综合色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天天色官网| 精品一二区 | 天天草天天射 | a级片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 美女天天操 |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 | 欧美视频日韩 | 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少妇av片 | 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第一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