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特殊教育論文發表中西文化視角下的家庭教育理念

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2-01 14:22 熱度:

   【摘 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關系到孩子素質和品行的培養,更關系到國家的未來。本文從中西文化的視角出發,通過中西家庭教育差異的對比,對中國的家庭教育問題做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特殊教育論文發表,中國家庭教育,西方家庭教育,中西文化比較,構建

  隨著社會競爭力的日趨激烈,家庭教育也備受關注。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接關系到孩子的素質和品行。更好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直接關系著孩子們未來的生存能力和社會競爭力,更關系到祖國的未來。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庭教育模式。中西家庭教育各有千秋,只有深刻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差異,取長補短,并且不失時機地推進家庭教育現代化,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能力,使他們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占有更大的優勢,在未來的挑戰中輕松應對。

  一 中國古代家庭教育概述

  中國古代家庭教育涵蓋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的文化精髓,具有豐富的內涵。其中,儒家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儒家文化的理念成了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一般認為,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忠、孝、仁、義、禮、智、信”。

  “忠”在中國古代家庭教育中原指為人誠懇厚道、盡心盡力,后有忠于他人、忠君愛國等多種含義。《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中徐盛對孫權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何懼哉。”這段話就是“忠”的具體體現。“孝”主要指孝順父母以及尊長,死后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仁”就是常懷行善濟世之心。孔子《論語》中所倡導的“仁”是一種道德觀念,即“愛人”,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在《論語》中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首次把整體的道德規范集于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義”包含品行端正、秉公行事、為人正直、伸張正義、恪守道義、有情有義、講義氣、講信義等意義。“禮”指的是言行舉止符合道德規范和社會規范,也指尊重別人。儒家經典典籍之一《禮記》指出,“禮”是人的標志、文明的標志。孔子的一言一行均講禮,他認為“禮”是一種人性、倫理、情感化的道德規范,孔子本人就是“禮”的典范。“智”是指知識、智力、智慧、智育等。按照儒家的說法,“智”是知識的本質、源泉、內容以及結果。一個智者應有德,不奸猾。“信”就是誠實守信,不欺詐。根據孔子的觀點,“信”乃立人之本。一個人要“人言為信”,即一個人要講信用,一旦許下承諾,就要遵守諾言。

  二 西方家庭教育概述

  西方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源自于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個人本位理念,并以此為核心培養個人的能力、素養和個性等。西方家庭教育把受教育者放在突出的位置,強調天性發展和自然發展,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為適應各種環境的人,具備獨立生存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社會人。因此,西方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從個人本位出發,建立孩子的獨立、自由、平等、進取、開放、創新、博愛、人權、民主、法制等理念,健全獨立的個性和完美的人格,樹立開拓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以便將來孩子能自食其力,體現個體生命價值。但個人本位并不是個人主義,也不是以孩子為中心,而是指塑造有豐富個性的個人,是能駕馭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擁有完美人格和健全個性的現代人,而不是自私自利、為所欲為、依賴性強的功利化的個人。

  西方的現代家庭教育理念主要受到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讓・雅克・盧梭(1712~1778)的“自然主義”的教育思想以及20世紀美國實用主義創始人、教育家約翰・杜威(1859~1952)的“新三中心論”(兒童中心、活動中心和經驗中心)的影響。盧梭主張,教育理念要遵循兒童的自然天性和身心發展規律,以促進學生自由發展。杜威認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繼續不斷的改造”。

  三 中西文化的比較

  文化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產物,是人類在其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一個民族對知識、經驗、信仰、價值、態度、等級、宗教、時空觀念、宇宙觀念以及物質觀念的總結”。廣義的文化包括諸如認知的(語言哲學、科學思想、教育)、規范的(道德、信仰、法律)、藝術的(文學、美術、音樂、戲劇、建筑美學)、器用的(生產工具、衣食住行的器具以及制造這些工具和器具的技術)、社會的(制度、結構、風俗習慣)等眾多領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了民族性,并通過民族形式的發展,形成了民族的傳統。民族文化就是指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偉大創造,是中華民族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儒、釋、道三種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三大源泉,以儒家文化為中心,三種文化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共同發展,一同創造出中華民族獨有的燦爛文化。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中華民族連綿不絕的文化鏈上。韋政通認為,中華民族文化有十大特征,即獨創性、悠久性、涵攝性、統一性、保守性、崇尚和平、鄉土情結、有情的宇宙觀、家族本位和重德精神。數千年來,中華民族文化不但在中國歷史上光彩奪目,惠及歷代中華子孫,還影響了周邊各國文化的發展,如朝鮮、韓國、日本等。特別是自漢代開辟絲綢之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之后,對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此形成了世界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隨著中國與西方國家不斷地交流和中國國力地不斷提升,中國文化對西方乃至世界的歷史和文明的進程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西方的最初理念,從地域上講,主要指歐洲。18世紀以后才開始包括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及其他歐洲移民聚集地,如澳大利亞、新西蘭等。   西方文化的主要源泉是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希伯來文化等。它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呈現出矛盾沖突和互補融合之勢。當今的許多科學學科、技術發明以及民主制度,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產生了雛形。當代西方世界的工業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潮流,科學理性、經濟自由、政治民主的前進方向,都由希臘文明首開先河。羅馬文明繼承和發展了古希臘文明,羅馬的自然法是近代西方自然法思想的重要理論淵源,并對現代西方法律體系發生著深刻的影響。希伯來文化的主要文獻是《圣經》。以《圣經》為代表的基督教精神主宰著歐洲的中古文化,逐漸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傳統。在西歐封建社會里,文化教育滲透著濃厚的宗教性神學思想。

  西方文化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征,但也有一些具有持久性、普遍性以及相對穩定的基本特征。其中最主要的基本特征有尊重理性,富有開放、進取、創造精神,崇尚人文主義、經驗主義、自然科學法則、科學實驗精神等,倡導自由、博愛、人權、民主、憲政、法制等理念,追求自由平等、個體生命價值等。

  中西家庭教育差異的關鍵在于各自所處的文化環境的不同。不同的文化環境,導致了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因此,從中西文化比較的視角,中西家庭教育的差異對比來探討中國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 中西方文化比較視角下中國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的構建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21世紀青少年應該具備“四個學會”,即“learn to know”(學會求知),“learn to do”(學會做事),“learn to live together”(學會共處),“learn to be”(學會做人)。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了“三個面向”: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他不僅指出了中國現代教育的方向,也對中國家庭教育理念的構建具有指導意義。2008年,中國教育專家趙雨林提出的 “三道” 家庭教育理念,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其內容是:(1)為生之道,即以生命健康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樂)、安全適應(安)等三大方面組成;(2)為人之道,即以生命價值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處世修養(交)等三大方面組成;(3)為學之道,即以生命智慧為核心,由學習品質(學)、綜合素養(素)、自主專長(特)等三大方面組成。

  綜合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以及各專家提出的有關家庭教育的理念,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家庭教育:

  第一,繼承中華傳統美德,用現代理念實施家庭德育教育。“忠”:熱愛祖國、忠于人民,在將來的工作中愛崗敬業、恪守職責;“孝”:孝敬父母,尊老敬老、贍養老人;“仁”:品德高尚、樂于助人、睦鄰友好、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善待他人;“義”:見義勇為、伸張正義、報效祖國、品行端正、一身正氣、堅持真理;“禮”:禮貌謙恭、以禮待人、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不違法亂紀;“智”:勤奮學習、善于思考、博覽群書、活用知識;“信”:誠實守信、不欺詐、不誑語。

  第二,吸納、借鑒西方“個人本位”家庭教育理念,尊重孩子,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創新意識、開拓意識、博愛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社會公德意識等。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健全、完善孩子的個性和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體現個體生命價值,做一個對社會和人類有用的人。

  第三,運用科學發展觀,合理開發孩子的各種潛能,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使孩子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得到發展,做一個人格完美、個性健全、博學多才的現代人。

  第四,運用“賞識教育”理念,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層次的需要就是對尊重的需求,即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賞,得到社會的肯定性評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的賞識可以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動機,培養興趣,樹立自信心,對孩子的啟蒙和整個人生的教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總之,中國現代家庭教育應繼承和發揚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取其精華,與時俱進,弘揚時代精神;吸納、借鑒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與中國現代家庭的實際相結合,推進中國家庭教育現代化,讓中國的現代家庭教育與世界同步。

  五 結束語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導致了家庭教育理念、目的、內容、模式以及方法的差異。無論是中國的家庭教育還是西方的家庭教育,都培養出了眾多的人才。有人認為,在教育孩子方面,東方父母比西方父母更成功。也有人認為,西方父母更能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的杰出青年。其實,中西方的家庭教育無所謂孰優孰劣。我們應吸納古今中外家庭教育的經驗,結合自己家庭的現狀,運用現代理念,科學、合理地構建切實可行的家庭教育理念,實施家庭教育。

  參考文獻

  [1]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第3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2]顧偉列.中國文化通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盧紅梅編著.華夏文化與漢英翻譯[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譯.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文章標題:特殊教育論文發表中西文化視角下的家庭教育理念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25217.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欧美视频 | av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 91久久国产综合久久 | 一二区成人影院电影网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 999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 久久久久久综合 | 欧美另类日韩 | 99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 免费国产成人av | 97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1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 国产精品3区 | 国产99热精品 | a看片|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 日韩在线免费播放 | 久久综合国产 | 日韩电影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高清 | 色伊人网| 狠狠久久综合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日韩成人中文字幕 | 黄色毛片在线看 | 色爱综合网|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www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 | 欧美成人高清视频 | 久草新在线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