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8-10 15:33 熱度:
黨建工作是很多基層和國家機構都會進行的一項工作,在高校中也會對學生做一些黨建類的教育培訓,黨建工作也是高校對人才培養的一個政治基礎。本文主要從石油高;鶎訉W生黨建工作機制創新進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成人教育雜志社投稿的論文范文。
摘要: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本文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深入研究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學生黨建工作機制現狀及原因,在此基礎上圍繞重慶科技學院學風建設主線和石油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內容,從學生黨建工作理念、內容、方式、載體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構建了富有專業特色的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為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的特色化開展提供實踐指導。
關鍵詞:專業特色,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學生黨支部
1 引言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的重要途徑,是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政治保障,更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提高黨的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保證。與時俱進地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是新形勢下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緊迫任務,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優良學風建設的內在需求。本文從微觀視角出發,深入調研了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現狀,并結合石油專業特色,重點研究了學生黨建工作理念、內容、方式、載體等方面的創新途徑和方法,構建了具有石油專業特色的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
2 石油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現狀
2.1學生黨建工作現狀特點
本文以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為調查總體,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學院學生黨員進行問卷調查。本次調查根據年級、專業、黨齡等要求發放問卷,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回問卷總數145份,有效問卷145份,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達到96.7%。本次調查問卷共設計問題22個,分別從學生黨員的個人信息、學生黨員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方面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問卷顯示,石油學院學生黨建工作呈現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2.1.1按專業設置黨支部
據統計,截止到2013年年底,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共有學生黨員261人,其中正式黨員147人,預備黨員114人。隨著學生黨員人數的增加,學院按照專業縱向劃分形成了6個學生黨支部,包括石油工程專業、油氣儲運專業、資源勘查和地質學專業、石油專升本專業、專科黨支部及研究生黨支部。各支部均配備支部書記1名,各支部配備學生黨員助理1名。通過建立各專業黨支部,既能發揮大學生的專業特色,把專業的學習、活動融入到學生黨建中,激發大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增強了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力,學生黨建與學風建設兩促進,可以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提供有利的平臺。
2.1.2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石油學院在學生黨員干部的培養過程中,強化黨員意識,體現黨員先進性,注重在社會實踐工作中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和骨干作用,發揚“見紅旗就扛”的精神。比如:2009年以來,設立了黨員先鋒崗。黨員先鋒崗要求每個星期學生黨員分小組輪流值班,進行寢室衛生檢查和寢室夜間巡查,監督和督促學生按時就寢;為學生提供“雙選”志愿服務、迎新工作、黨員安全衛士等服務崗位,弘揚志愿服務理念。
2.1.3積極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
新生入學時,就對新生進行了入黨啟蒙教育,要求大家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調查結果顯示,石油學院大學生群體普遍呈現思想積極上進、主動要求向黨組織靠攏的特點,90%以上的學生在大一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由于從遞交入黨申請書,到黨組織的考察、發展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所以大學生入黨時間呈正態分布,主要集中在大三這一學年。
2.1.4基層組織生活多樣化
各學生支部以多種形式開展民主生活會,要求黨員同志及時參與理論學習、時政討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同時,積極開展黨務知識專題培訓、講黨課、參觀革命圣地、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不斷提升黨組織號召力,提升黨員歸屬感。
2.2學生黨建工作存在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石油學院學生黨建工作在黨員入黨動機、黨員質量、黨員再教育工作等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2.2.1學生黨員發展的數量與質量不一致
從目前情況來看,石油學院學生黨支部發展黨員較快,較多。但由于學生黨員主要集中在三、四年級,尤其是在畢業班中,而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中黨員人數極少甚至沒有,這一結構性矛盾的存在導致大學新生無論在行動上或在思想上對入黨問題的認識非常膚淺。因此,這種結構性矛盾的存在導致各學生黨支部考察工作和學習任務較重,對畢業班學生黨員的考察要求降低,導致了部分畢業班學生黨員素質不高。具體表現在:近半數的學生黨員對我國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中黨的方針、政策以及道路的選擇表示疑惑;部分學生黨員在獎助學金評定、榮譽稱號評選等方面沒有自我犧牲意識,不愿意“吃虧”,缺少奉獻精神。
2.2.2學生黨建理論學習與實踐脫節
由于大部分學生黨員對于理論知識僅限于死記硬背,理解深度不夠,使得學生黨組織生活的理論與實踐契合度較差。同時,大學生入黨動機的多元化,導致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時,增加了一些自利性因素。因此,部分學生黨員不會“急師生所急,想師生所想”,通常表現為不主動幫助學習差的同學,不配合學校抓學風等。另外,個別學生黨支部在過組織生活時,局限于學習文件、心得體會,僅僅停留在理論上的說教,缺乏實踐特色,更缺乏成效。
2.2.3學生黨建活動的規模和特色不協調
雖然每年學生黨支部都會開展各種黨建活動,次數多、持續久,但特色不夠鮮明,有的流于形式,實效性不夠強。如重溫入黨誓詞、參觀革命圣地等經常開展,缺少新穎性,不僅減弱了學生黨員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會降低學生的入黨積極性。此外,很多黨建教育活動內容雷同,形式單一,未能充分發揮專業特色。
2.3原因分析
2.3.1社會環境的影響 新時期下,社會上各種經濟、政治思潮涌現,引起了大學生價值判斷、取向和選擇的變化。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系民主化、發展模式多樣化的“四化”格局等帶來的社會思潮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判斷。經濟社會的“趨利原則”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取向,造成了部分學生黨員在價值觀上的錯位,過于強調個人利益,以獲利的高低來決定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貪污、腐敗等不良的社會現象也會干擾大學生的價值選擇。因此,高校所在的社會環境是影響基層學生黨建工作的外因。
2.3.2高校自身原因
目前各高校逐步實現大眾化教育,黨員人數激增,給基層黨建工作帶來許多矛盾。當前基層黨務工作者任務繁重,往往身兼數職,隊伍建設存在著重視程度不夠、人員配備不齊、業務水平不精等問題,隊伍結構有待改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黨建工作的質量。隨著學生基層黨組織的規模逐步擴大,學生黨組織作用發揮有限,在學生黨建工作開展中創新性較弱,與所在支部的專業特色深度融合不夠。
2.3.3學生黨員自身原因
一是參與組織生活時具有盲目性。本次調查數據顯示,我們現有的學生黨員參加各類黨內活動選擇性少,缺少發表意見的平臺。很多學生黨員下意識地服從組織的各項安排,對黨組織生活不追求其“所以然”,形成了對組織生活的思維定向和麻痹。
二是學習黨的知識的自覺性不高。問卷調查顯示,會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并準備發言僅占50.14%,其余的都表示會參加,但不會積極主動(45.28%)或能不參加就不參加(3.55%)、較為反感不愿參加(1.21%)。黨史知識的匱乏將造成結構性的黨員理論水平低下。
三是黨的組織生活形式創新性不強。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對于黨組織的活動表示能積極參加并積極承擔一些任務的比例達到75.25%,只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的占13.74%,表示是出于對黨組織的尊重勉強參加的占10.13%,只有極個別的學生黨員表示能不參加就不參加或較為反感和不愿參加。這說明當前各學生黨支部活動形式單一,創新性不強。
3 構建具有專業特色的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
3.1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和組織引領的開放式培養觀念
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無論是思想建設還是組織建設,都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開展學生黨建工作時,樹立以學生黨員為本的工作理念,統籌專業活動與黨建活動的關系,黨員發展數量和質量的關系,學風建設和黨建工作的關系,學生黨員專業學習和黨史知識學習的關系。鼓勵學生黨員學以致用,發揮專業特色,有針對性的開展組織活動,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專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提高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3.2構建重心前移的效率型工作機制
應重視和加大在低年級培養和發展黨員的力度,畢業前最后一個學期發展黨員要求不降低,使培養工作的時間得到整體性提前。既保證質量,又防止突擊發展。同時,推進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的聯合培養,解決黨務工作者數量不足和黨員發展工作繁重的矛盾。
3.3構建“全員培訓、全程考核、優中選優”的全方位監督機制
讓學生從遞交入黨申請書后到成為黨員、從入校到畢業,在不同階段接受不同的培養和監督,構建全方位的機制,保證黨員數量和質量的統一,把培養、教育和管理貫穿于大學生入黨前、入黨時和入黨后的全過程。引入黨建導師制,加強學生黨員的日常管理與繼續教育工作;靈活設置黨支部,充分發揮專業特色;遵循遞進式的工作方法等。要堅持早選苗、早教育、早培養,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把基本素質好、入黨積極性高的優秀團員、學生骨干吸收到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中來,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全面考察,嚴把入黨積極分子入口關、考察關、黨員發展關和預備黨員轉正關,確保學生黨員的發展質量。
3.4構建“組織創新、活動創新”的學生黨支部建設機制
第一,打造學生黨員思想教育平臺。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紅巖精神、重科精神為主要內容,通過組織革命圣地參觀、黨史知識競賽、讀書征文比賽、石油文化展示等形式開展組織教育活動,培養學生黨員艱苦奮斗、開拓進取、樂于奉獻的高貴品質。
第二,打造學生黨員成長平臺。以深入推行導師制為契機,搭建學生黨員成長成才服務平臺。黨建導師做好學生黨員的“指導人、指路人、貼心人”,在指導過程中導人、導學、導心。
第三,打造學生黨員科技創新平臺。鼓勵學生黨員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如科技論文大賽、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挑戰杯”、數學建模等比賽。通過學生黨員的積極參與,提高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更好地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展現“為學誠信、勵學嚴謹、博學求新”學風精神。
第四,打造學生黨員就業服務平臺。發揮畢業校友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就業指導與交流,特別是同專業的學生黨員之間、在校生和畢業生黨員之間的交流學習,可以通過介紹經驗,推薦實習單位、推薦就業等,提高大學生就業率,在就業工作中凸顯專業學生黨組織的優勢。
第五,打造學生黨員社會實踐平臺。以國家級教學示范中心、石油工程實訓基地為基礎,開展學生黨員實踐動手能力訓練;走進石油企業,開展社會調研、參觀訪問、文化聯誼等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黨員感受石油文化,讓學生在專業學習和社會實踐中領悟如何為人民服務,做到行知合一。
第六,構建網上黨建新平臺。充分利用和發揮網絡的作用,建立旗幟鮮明、內容豐富、互動性強的黨建工作網站及微博、微信平臺,使之成為廣大學生黨員掌握黨的知識、黨的理論,進行學習交流,了解黨建工作,增強黨員意識的一個重要陣地。
4 結論
本文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深入研究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學生黨建工作機制現狀,探析原因,在此基礎上圍繞重慶科技學院學風建設主線和石油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內容,從學生黨建工作理念、內容、方式、載體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構建了富有專業特色的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有助于增強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和科學性,也有助于提高高校特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但是,由于學生黨建工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時代性、長期性和復雜性,是一個系統工程,所以隨著世情、國情和黨情的變化,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在今后具體實施過程中應隨之修訂和完善。
特殊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國德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德育工作綜合性月刊。內容分為新聞篇、理論篇、實踐篇、科研篇、專題篇、資料篇6個單元。讀者對象為大、中、小學書記、校長、政教主任、團隊干部、班主任、各科老師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干部。
文章標題:成人教育雜志社投稿石油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創新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2765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