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12-23 17:00 熱度:
聲樂藝術是藝術的一種,很多學校也都開設了聲樂專業,非聲樂專業的學生也可以選修這門課程。尤其是對于一些藝術類的院校來說,聲樂的教學更是尤為重要。本文是一篇教學與研究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的特征。
摘 要: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在高校擁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對于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而言,聲樂教學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開設公共選修課聲樂課不僅是為了培養和提升非音樂專業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對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素質教育
我國從2008年開始,普通高校都開設了相關的藝術類課程,同時也將公共藝術選修課納入了教學計劃中。有高校規定,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至少選修一門2學分的藝術類選修課程,并且通過考核,才可畢業。①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也開發了學生的思維,在理解力和表現力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當代大學生面臨學習、就業方面的壓力,歌唱可以起到一定緩解情緒的作用,一些勵志的歌曲還能能起到保持積極樂觀心態的作用。
一、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的現狀
目前普通高校都陸續開設了藝術類公共選修課程,如《音樂欣賞》、《音樂基礎知識》、《歌唱方法》等。但是由于各學校的教學硬件不同,這項教育還處于探索階段。由于師資力量的限制,很多高校沒有能力和精力開設更多的選修課,學生選擇的余地不大。特別是當前高校擴招,學生人數猛增,更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另外,有的學校藝術選修課根本沒列入教學計劃,因此,公共藝術選修課在個別學校還存在時斷時續、隨意性大等問題。近年來一些重點院校紛紛成立了與公共藝術教育有關的組織機構,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都先后成立了藝術教育中心。
注重藝術選修課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多元要求,才能使藝術教育變得更有層次、更科學、更具合理性。藝術選修課的教學,不同于其他的教學,它應該有藝術教學本身的情感性、創造性特點。同時,它也應該給予教師更開闊、更解放、更具藝術性的教學思路與創新空間。
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作為審美教育中的核心內容,在提升了學生的審美層次的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對美的表現力、創造力和鑒賞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起到了陶冶情操、激勵鼓舞的作用。
二、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的綜合性特征分析
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是音樂課程教學中基本形式中的一種,作為藝術課程,它所具有的語言性、表演性和歌唱的表達性等特點使其與其他藝術課程形成了一種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關系。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的目的就是普及聲樂藝術,使大學生們學會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了解世界各時期、各地區、各民族的相關音樂文化,在此基礎上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巧。
(一)歌詞的文學特征
唐詩、宋詞、元曲作為我國古代詩歌的靈魂,同時也是藝術歌曲產生的源頭,很多詩歌的傳承與發展又是因為藝術歌曲的不斷傳唱而得以保留下來。因此,音樂的發展離不開詩歌,詩歌的傳承脫離不了音樂創作。古曲《陽關三疊》的歌詞就是在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詩歌《送元二使安西》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詩與音樂的完美結合,形成了珠聯璧合的效果。
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是一門音樂與語言相結合的藝術門類,石惟正先生認為:“聲樂作為一門表演藝術,對歌唱主體而言,它是自己內心的印象、認識、感情、愿望以歌曲為載體的一種表達,一種抒解,一種信息的輸出。”②歌詞具有傳達內心世界,表達真實情感的作用,從而能與大家產生共鳴。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不僅是如何唱歌的問題,它更是一種修養、一種素質、一種文化標志。
(二)音色的美感特征
選修公共藝術選修課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沒有聲樂基礎的,許多學生認為,誰唱的音量大,誰唱的音調高,誰的水平就好。因此,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求柔美的歌唱音色。
音色是無法用個人的喜好決定的,起決定因素的是個人的生理和聲帶條件。比如,男低音的音色特點是低沉、深厚,音域寬廣,在歌劇的表演中,主要以抒情性或戲劇性的特點來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男高音的音色特點是高音區具有明亮的音質色彩,中低聲區形成特有的剛健有力的特點。女中音的音色特點既沒有女低音的低沉,也沒有女高音的明亮,但是音質色彩較渾厚,伸張性較強,比如音樂作品《軍港之夜》演唱者蘇小明。女高音音色特點是聲音寬廣明亮而不缺乏細膩,以演唱流暢起伏的歌曲為主,如《送給媽媽的茉莉花》等。在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中,讓大家理解和辨別各聲部音色特點,體會不同聲部以及聲部混合后所形成的聲音的美感,同時依據每個人不同的生理特點,定位自己不同的聲部唱法,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聲樂藝術的獨特魅力。
(三)歌曲的時代特征
聲樂藝術作為一種特有的藝術文化,通過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進行傳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了解音樂作品的魅力,同時也使大學生認識世界各民族地區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作品了解其產生的背景以及歌曲所具有的不同風格,培養綜合性人才,這已是我國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的重要目標。例如,以我國著名音樂家劉熾所創作的《我的祖國》為代表的歌曲,歌唱的就是社會主義新中國。因此,了解歌曲音樂文化和創作背景,不僅對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國家使命感和責任感作用很大,而且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好處。
三、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方法
普通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的教學對象是非音樂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的音樂基礎是各不相同的。在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們的音樂欣賞和審美能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增強大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知力。由于學生整體的音樂水平較低,因此,教學模式應以集體課為主,小組課、個別課為輔。集體教學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們的理論水平,同時也為學生們相互交流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得到鍛煉,知識結構得到優化。而小組課則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進行以節目編排為目的訓練。在演唱的過程中加入形體表演和隊形的變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合唱、重唱的特點。個別課的教學形式,最大特點就是因材施教,為他們打造適合自己特色的演唱方式。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更適合應用于已經在聲樂方面受過訓練的特長生或較有潛力的學生。 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以及音樂知識普及的教學,應采用集體課的教學方式,而小組課教學又可以彌補集體課單一性及枯燥乏味。所以,應根據高校對于聲樂課程的相關配套設備、硬件條件和教學資源以及學生的基礎,將個別課、小組課和集體課有機的結合,以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導,形成統一的教學整體。
聲樂作為情感藝術的一種,它通過感性的理解和科學的方法運用,通過優美的旋律來塑造音樂形象,表達人們內心感情的。同時,音樂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手段,通過了解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培養他們愛國主義情感。
在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中,更應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使高校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在教學中,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聲樂作品進行親身體會,增加欣賞作品的數量和種類,提升他們的鑒賞水平。課堂教學離不開實踐,而實踐教學又離不開理論的指導。藝術實踐是聲樂教學的必然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完善,同時更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不僅促進了我國藝術教育的全面快速發展,而且也是現代化人才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加快高校公共藝術學選修課聲樂教學改革,也為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注 釋:
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教體藝廳(2006)3號).
②石惟正.聲樂學基礎[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4.
參考文獻:
〔1〕崔穎.普通高校聲樂選修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0.
〔2〕袁志正.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公共藝術課教學現狀與對策[D].陜西教育,2012,(7).
〔3〕蔣娟全.普通高校公共聲樂選修課聲樂選修課教學之我見[J].安徽文學,2011,(10).
〔4〕梁娜.普通高校聲樂選修課“知識+欣賞+學唱”的教學模式探究[J].音樂大觀,2013,(1).
〔5〕曾南英.談歌唱表演藝術中的思想感情表達[J].新課程學習,2011,(6).
〔6〕耿彩芳.高校公共選修課現狀分析及改革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9,(1).
相關期刊簡介:《教學與研究》辦刊宗旨是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服務,同時發表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為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與研究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和好評。
文章標題:教學與研究投稿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聲樂教學的特征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eshu/2933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