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2-09-12 08:55 熱度:
摘要:通過對結合某羽毛球場館的設計實例,論述了筆者參與的體育建筑創作實踐的體會,介紹了四川雙流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新建項目專業場館、群眾訓練館的總體設計、功能布置及立面造型設計,為同類工程提供參考實例。
關鍵詞:羽毛球館;總圖規劃;功能分區;立面設計
1. 項目概況
四川雙流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位于新建雙流體育中心的西側,占地約100畝,凈用地約80畝。擬建專業訓練場地約48片,用作國家羽毛球隊和省羽毛球隊的專用訓練基地。全民健身場地約40片,為雙流以及周邊區域的群眾提供更優良的羽毛球健身場地。與專業訓練館相配套,擬建能容納約250名運動員、教練員以及相關隨行人員的運動員公寓。
項目用地目前為農田,地勢平坦,但位于基地西側有一條灌溉渠由北向南通過。因該水渠仍具有灌溉功能,所以規劃設計需對其保留。基地東側臨城市干道雙江路,與體育中心體育場隔路相望。南側和西側為城市規劃道路,目前尚未形成,北側則與其它用地相鄰。
2. 設計理念
本項目進行的規劃設計致力于打造專業的羽毛球訓練基地,建設人性化的訓練場館與生活配套設施。創造川西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觀空間,實現體育與文化,現代與傳統的有機結合。方案規劃設計時在滿足專業訓練的同時,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將中心建設成為以羽毛球為主題的全民健身公園。
建筑方案設計上目標將四川雙流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建設成創意新穎、功能合理、充滿現代化氣息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群。設計時注重單體與周圍城市的協調關系,使建筑群形成優雅、和諧的空間環境,注重將地域文化氛圍及現代科技融入建筑內外部空間營造中。同時盡量采用經濟、傳統的建筑材料和合理的結構體系,實現建筑的經濟性,同時又注重充分體現年輕人的審美情趣,注重建筑的時尚感與設計感,運用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實現建筑的節能與生態。
3. 場地規劃設計
3.1合理的功能分區
對本項目進行規劃功能分區時通過對基地的認真分析,將專業訓練館置于用地北側,相應的運動員公寓也位于與之相對應的西北角,而運動員專用的集中綠化位于基地西南角。這樣使專業隊訓練和生活區相對遠離城市道路,避免城市交通對該區的影響,形成相對獨立和安靜區域與環境,便于封閉管理。
反之,將全民健身館置于用地東南側,臨城市道路,便于形成開放性的全民健身區域。使大量人流位于基地外圍,避免進入基地內部對專業隊的訓練和生活造成影響。全民健身區與專業訓練、生活區用一條寬約36米的景觀帶相隔離,功能分區明確。
3.2交通組織規劃
本項目對交通組織規劃布局方面著重基地出入口與交通設計。基地中共設置三個出入口,形象主入口位于城市主干道雙江路一側。次出入口位于南側城市規劃次干道。另外在基地西北角形成一個備用口,主要用作基地內的貨物出入口和疏散口。規劃采用一個環形道路解決園區內的日常車行交通。可方便到達區內各建筑單體的出入口。消防車道則與無障礙的硬質景觀道兼用,形成環形消防車道。利用南北車行環道的兩側作為停車場,大大提高了停車效率,又避免大量車輛進入基地內部造成車行與人行系統的交叉,盡量做到人車分流。
3.3 場地景觀規劃設計
圖1水景及田園綠化示意圖圖2總平面圖
本項目的景觀規劃以川西林盤為構思,體育文化為主題,運用“點、線、面”的設計手法,形成“一軸”、“兩點”、“三片”的景觀構架。“一軸”是指以臨雙江路一側的形象主入口而形成的一條東西向的景觀帶,景觀帶中的淺水、竹林體現傳統景觀的意境。同時運用時尚感與運動感的體育雕塑,體現其體育運動主題。“兩點”則是指位于景觀軸起點與終點的兩個景觀節點。“三片”是指位于用地東南角、西南角和運動員公寓內院的景觀面。東南角位于城市道路交叉口,形成開放性的景觀綠化廣場,引導人流進入全民健身區。西南角是以綠化為主的運動員后花園綠化區,作為室內健身場地的補充。運動員公寓內院與建筑相呼應,形成尺度宜人的傳統建筑空間,并將水渠引入庭院,形成小橋流水的景觀意境,體現地域特色。
3.4場地豎向規劃設計
本項目鑒于場地內地勢平坦,地表雨水排除方式為暗管排放。屋面及硬質場地中雨水經雨水口收集后匯集至雨水井集中排至城市雨水管網系統。綠化中雨水經地下盲管收集后匯集至雨水井集中排至城市雨水系統。
4. 單體建筑設計
(1)專業訓練館。專業訓練館主體為一個單層空間,共48片羽毛球場地,基于有效節能和便于管理的原則,將48片場地分設于相鄰兩個館中,每個館中24片場地,再利用隔墻分割成12片場地的兩個組。與運動員公寓出入口相對應,設置訓練館的主入口,其余三邊分別設置次入口。利用館內剩余空間,設置相應的器材庫和設備機房,館內一個長邊和一個短邊設置觀摩廊,兩館之間利用通道或天橋聯系,方便快捷。另外在兩館之間,設計了一個三層附樓,底層為500㎡的力量訓練用房,二層為教練員休息室和少量淋浴、更衣和衛生間,三層為會議室。
立面及剖面設計上,建筑通過屋面的轉折和屋面墻身一體化設計,強調建筑體量的整體性,體現體育建筑特色,同時產生對傳統坡頂建筑的聯想。結合平面功能空間,在立面上形成凸出的體量和進退的建筑界面,并運用跳躍的色彩和錯動的高窗,體現建筑形象的時尚感與設計感。另外,設計時專業訓練館場地凈空高度大于13m,滿足專業訓練隊的要求。
(2)群眾訓練館。群眾訓練館平面功能設計為兩層空間,將40片場地分設在兩層之中,通過隔墻將其分為4組10片的場地空間,有利于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和運營管理。同樣利用剩余空間作為器材庫、設備機房、衛生間以及休息區。底層與東南角入口廣場相對應,設置主入口,其余兩個長邊也設置次入口。其立面設計手法與專業訓練館相同,使三個館形成一個有韻律感的統一整體形象。與專業館不同的是結合臨城市轉角景觀入口廣場的主入口,利用轉折出挑的屋蓋形成一個入口灰室間,增加空間層次,并以英文“SPORT”的鏤空墻面設計,體現其體育健身的主題。
群眾訓練館的凈空高度本著節約造價的原則,按7m設置,滿足體育建筑規范要求。建筑沿2長邊設置部分側窗,通過遮陽布置避免眩光,可以滿足群眾館的適當自然通風和采光,以節約能源,降低運營成本。
(3)運動員公寓。運動員公寓平面功能設計由兩幢“L”形建筑體量構成,北側為主樓,底層設置門廳、大堂、小超市、商務中心、洗衣房、茶座等服務用房和少量標準間,二層布置會議室和標準間,頂層設置四間套房,各自帶有獨立屋頂露臺,其余各層為標準間和15個單人間。南側為附屬樓,底層為廚房和餐廳,二層為娛樂、學習、辦公等用房,三層為醫療康復中心,功能分區明確,動靜分區合理。
立面與剖面設計上首先主樓與附屬樓均采用轉折坡屋頂形式,既體現自身的傳統建筑元素,又與訓練、健身館相協調。立面以川西林盤中“竹”的元素作為設計構思,形成抽象背景界面,利用陰臺和陽臺的錯動形成立面的變化。結合室內功能空間和景觀朝向,局部采用玻璃幕墻,產生虛與實的對比。利用屋頂的起伏變化,局部形成露臺,具有良好景觀視野和豐富的第五立面。建筑與景觀采用傳統的建筑元素形成地道的傳統建筑符號和空間景觀,使現代與傳統在這里碰撞與交融,形成強烈的時空感,運動員在高強度的訓練之余,得到身心的修養。主樓底層層高為4.8m,標準層為3.8m。附屬樓底層層高為5.1m,二、三層為4.5m。
圖3單體建筑效果圖
5. 結語
通過結合某羽毛球場館的設計實例,提出筆者參與的體育建筑創作實踐的體會,場館的規劃與方案設計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設計理念,體現社會進步,才能實現市場經濟的需求,而實事求是、結合實際是我們實現建筑設計新思路的必經之道。
參考文獻:
[1]葉天生.山地城市體育場館設計淺談[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31(06):56~57.
[2]徐立志.初論體育場館設計創意[J].南方建筑,2010,25(03):31~32.
[3]封國軍.智能化體育場館設計[J].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2007,35(11):78~79.
文章標題:成都雙流羽毛球訓練基地規劃及其建筑方案設計探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iyu/1325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