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2-09-14 08:56 熱度:
摘要:本文由對東莞籃球中心項目的設計回顧,闡述體育館建筑中功能流線的多樣性、結構與外觀一體化、景觀與建筑一體化、場館后期運營等設計理念。項目設計中通過運用技術措施很好的實現場館的設計初衷,展現體育建筑設計在技術方面的特殊性要求。
關鍵詞:結構與外觀一體化、景觀與建筑一體化、多功能性及后期運營
體育建筑一直是世界上各歷史時期的建筑家們傾心和熱衷的主題,從希臘雅典的奧林匹斯神廟到著名的羅馬斗獸場,都表達著人類對于力與美的追求。現代體育運動不僅是人們閑暇時的娛樂和鍛煉,還展示著人們追求美好、健康、不斷進取和超越極限的精神。體育館建筑是體育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本文通過東莞籃球中心項目的設計回顧,從體育館的多功能性、結構與外觀一體化、景觀與建筑一體化及場館后期運營等幾方面予以概要總結。希望能為日后體育館的設計及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一、設計內容
東莞籃球中心位于東莞寮步鎮西南側,東部快速路與松山湖大道的交叉口。這座新興的市鎮是通過這兩條路將其與東莞市區聯系起來,而新建的體育館將賦予人們關于寮步鎮的第一印象。項目的總體設計目標是將該體育中心片區打造為一個地標。因此,體育館被視為整個體育城的中心,帶動并創建整體的發展。
項目建筑面積6.6萬平方米,地上6層地下2層,內設置固定坐席(11132座)、活動坐席(3320座)、貴賓包廂(1656座)合計容納約1.6萬人。建筑高度36.5米。設計立志打造國內綜合甲級、單項國際甲級的高檔體育館。
體育館設計遵循理性與美觀實用的設計原則。屋面采用雙曲面的馬鞍形鋼結構屋面,形成富有靈動感的運動空間。建筑外皮的玻璃幕墻采用單層的預應力索網結構,幕墻的立面被分隔為鉆石型網格。因為采用了纖細、高強度的預應力鋼索網結構,整個幕墻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幾乎沒有接縫的高度透明的玻璃殼體。
東莞籃球中心項目巧妙的利用升高的綠植坡地將建筑的公眾人流與內部人流進行了高效的分流。使建筑整體抬高以形成足夠的氣勢同時理性的解決了復雜功能的合理分區。建筑的四周設計環形綠植坡地將體育館的公眾與VIP觀眾的功能區域抬高,其中坡地高點為9米標高與建筑F1層平層,9米以下及綠植坡地下空間形成G1、G2兩層空間主要解決其他人流車流。體育館G1、G2層(即9米下的兩層空間)為運動員、媒體、賽事管理、場館運營、安保、器械裝卸等功能,F1、F4兩層作為供觀眾使用區域,F2、F3為VIP包間。
建筑比賽場地利用觀眾看臺圍合成碗型空間,精細設計每排座椅的視線分析,所有觀眾席均配有獨立座椅,座椅都予以編號。上層看臺座椅的排距為80厘米,下層為90厘米,兩排座椅之間的變化高度介于28到49厘米之間。
二、功能及流線多樣性
體育建筑具有復雜的多種功能區塊與流線,其實質的內容是競賽與觀賞競賽,建筑應利用良好的視線設計與空間營造打造互動性良好的比賽氛圍。
其中的流線主要包括運動員、觀眾、VIP包間、媒體、賽事管理、場館運營、安保、運動器械。這里將各種流線主要劃分為四大類:運動員流線、觀眾流線、媒體流線以及管理流線。其中運動員與觀眾的流線是體育建筑的兩個重要流線,作為體育建筑流線設計的重點。
1、運動員流線
運動員功能區主要包括訓練館、比賽場地、更衣與淋浴、休息區、醫務室、檢錄處。
G1層外圍即綠植坡地9米高平臺的下方設計有環形車道,運動員可乘坐專用車直接由室外地面抵達G1層,由西側的運動員專用入口進入運動員區(即下圖中淺藍色區域)。區內設置有可同時容納四個比賽團隊更衣、休息的比賽更衣室,經淋浴更衣后在專用運動員休息區等待比賽,后經由檢錄處進入比賽場地。
緊鄰運動員區,G1層環形車道西側通過豎向交通可直達11米高度的籃球訓練館,其周邊配套有更衣室、休息室及衛生間等輔助功能空間。訓練館可同時容納三個籃球場地,其間設有靈活多變的活動分隔墻。
2、觀眾流線
觀眾流線包括普通觀眾流線與VIP觀眾流線。
普通觀眾流線由室外臺階抵達9米高平臺后進入建筑入口。觀眾入口大廳及邊庭均為四層通高空間。觀眾由邊庭內的四部自動扶梯及鋼樓梯至F1與F4層,進入所在看臺位置。F1與F4層外圍環以衛生間、飲水處、商亭等服務用房。殘障人士由F1通過通道直達無障礙坐席。
VIP觀眾多驅車停至G1層后由專用VIP電梯到達F2、F3的包間。
3、媒體流線
媒體人員由G1層東北口經由媒體門廳到達其專用區域,地面設置專用管溝連接電視轉播技術用房與媒體轉播車。區域內設置新聞發布廳、新聞發布轉播控制室、信號控制中心等專業用房。
4、管理流線
包括賽事管理、場館運營、安保、運動器械等,均由G1層設置不同方向入口,獨立成區。管理區域均可由通道直達比賽場地。
解決體育建筑多種復雜流線的設計,需在平面與豎向上高效分區,設置獨立的豎向交通系統滿足獨立流線需求,實現建筑機能的高效率運轉。
三、結構與外觀一體化
不同于很多公共建筑,體育館建筑強烈的功能性決定了項目設計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結構與外觀的統一性。兩者應為一氣呵成、相得益彰的有機關系。設計需要高品質的比賽空間與理性精美的建筑造型。
作為體育建筑,賽場與觀眾看臺以及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成為設計的核心要點。東莞籃球中心將看臺設計成一個碗形。這種均勻而連續的環形,使得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場內的觀眾和場上的賽事。它提供了舒適的環境、均勻的視距、極佳的視野和融洽的氛圍。場地的橢圓型長邊(即比賽場地的長軸方向)安排較多的坐席,而南北兩側(即比賽場地的短軸方向)安排較少的坐席。因此,坐席較多的東、西看臺頂部高度較高,而坐席少的南北看臺則較低,東、西、南、北連續起來,形成一個立體的、邊緣起伏的碗形。
籃球中心的鋼結構屋面跟隨著比賽場地及觀眾看臺的碗形,形成了雙曲面的馬鞍形屋面。建筑的四個正立面的屋面天際線均形成優美的弧線形狀。建筑的外皮在圍繞著碗形向外擴展出一圈通高的公眾大廳后,在鋼屋面的下沿懸吊沒有一根龍骨完全靠拉索受力通透性極高的索網幕墻。視線透過索網幕墻呈現出活躍的橘紅色碗狀看臺的外墻。建筑將外立面及第五立面的美觀與賽地設計的實用性相統一,實現建筑功能、結構與外觀的整體統一。以理性、干練的方式表達體育建筑的現代美。
四、景觀與建筑一體化
作為完整的有機體,建筑的景觀設計甚至室內設計都越來越多的融入到建筑的一體化設計中。更有甚者包括家具、裝飾等,無處不在的體現建筑的精神本源,表達設計師的整體風格。其中景觀與建筑設計的一體化是將建筑風格一脈相承至室外空間,具有強烈的延伸性。
1、室外臺階及綠植坡地與建筑一體化
建筑的G1~G2層作為管理、服務空間位于9米高平臺下方。平臺的西側地面景觀設計成綠植坡地,整個坡地被綠綠的草地所覆蓋,為建筑這個運轉的生命體供給呼吸的空間。同時綠地有效的隔離建筑與其西側大面積停車場的污染與噪音,成為兩者間的過渡區域。
9米平臺的東側是主要的人流方向,景觀設計結合售票廳功能設計為半環形的大臺階,觀眾拾階而上到達比賽場地。南北側的大臺階上布置有呈機理狀的木色座椅,提供休息、輕松的室外環境。
2、景觀平面布局與建筑一體化
籃球中心以圓形居于場地的中心位置,景觀設計外繞建筑呈現環形放射狀。其中包括東側的六個籃球活動場地、景觀水池、樹陣;東側的綠地、停車場。景觀與建筑設計的一體化更強調了建筑的設計理念;景觀的巧妙設計強化與完善了建筑的性格。
五、場館后期運營:
隨著生活模式及需求的發展,體育館建筑呈現開放性的、多功能性(滿足后期運營的要求)趨勢變化。體育館建筑的多功能性是指滿足多種運動項目競賽,并能夠兼作文藝匯演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室內體育建筑。其具有多元的功能性、綜合的技術性、鮮明的時空性、廣泛的參與性、豐富的人文性、多重的價值性等諸多特點。
結合體育館的賽后利用和可持續性發展,運營結構要求體育館的綜合性發展。體育館設計初期就應對項目進行深入的調研與策劃,必須在多功能、多用途、多變化等方面為今后的運營提供多種可能性。
東莞籃球中心項目的后期運營主要考慮三大方面:多種賽事的舉辦、演唱會及大型演出、市民休閑娛樂。比賽場地的最大尺寸為70X40米,其中籃球場地40X25米,手球26X27米,排球40X25米,還包括體操、摔跤、羽毛球、柔道、武術等多種賽事。專業的視線設計及燈光、音響設計為其舉行歌友會、演唱會提供有充分的條件。賽后的比賽場地可鋪設冰面,可面向公眾開放,為市民的休閑娛樂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六、結束語
經歷了2008年的奧運會,國內的比賽場館的設計更加趨向于國際化、專業化。作為我們這樣高速發展的國家,如何在前進的道路上找尋出屬于自己的路,需要眾多富有創新精神和具有開放型觀念的設計團隊不斷努力。那么,摒棄更多華麗外表,在理性中追尋靈動多彩的體育建筑應該是設計師努力的方向。將國外好的設計理念融入本土的設計與文化是我們值得借鑒的方式。體育建筑應用它干凈、理性的設計語言傳達著體育競技比賽積極向上的文化與精神。、
文章標題:理性的靈動與回歸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iyu/1327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