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23 16:05 熱度:
摘 要:2008年,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同志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課堂、進教材、進校園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措施。”武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其校園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別就武術校園化發展對于學生和武術傳播的重要作用進行說明,分析武術校園化發展的必要性。
關鍵詞:中級職稱論文怎么寫,武術校園化,身心健康,推廣傳承
一、武術校園化,促進身心健康
早在1912年,國父孫中山先生任臨時大總統時,就曾提出過“欲圖國力之強盛,必先圖國民體力之發達”的觀點。青少年作為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必然是要擔負起“強忠報國”的責任。時至今日的百年之后,青少年的體質依然讓人擔憂。最新調查顯示,2014年全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及格與不及格的比例較大,優秀率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改善學生的體質顯得尤為重要。
和體育中傳統的球類、競技類項目相比,武術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能夠更好地改善學生的體質。數百年來,傳統武術經過無數習武者的鉆研和發展,并且又有傳統中醫血脈、經絡、陰陽等思想的滲入,武術對于習武者體質的改善作用,已經經過了數代人的驗證。因此,相對其他的體育運動,武術運動對學生體質的改善有著更加顯著的效果。
如太極拳,在正式學習太極拳之前,學生往往需要進行一段時間扎馬步、吞吐氣等基礎動作的訓練。在此過程中,由于扎馬步、吞吐氣等基礎動作有著通暢氣血、引導經絡等作用,因此這個過程也是讓學生的體質逐步得到改善的過程。而之后的太極拳運動,由于其剛柔并濟、快慢合一的特點,不僅能夠讓學生全身的肌肉都得到鍛煉,也能夠促進其心肺機能活動,從而更好地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除此之外,傳統武術文化中“仁、義、禮、智、信”的思想貫穿了武術的整個過程。武術在傳承時,必然會要求習武者對該種武術的歷史進行了解。因此,武術中所體現的“尊師重道”、“孝悌仁義”、“俠客精神”、“良性競爭”等道德理想和行為標準就能夠被學生所了解和感知,從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如詠春拳,學生在學習詠春拳時,必然會了解到葉問在19世紀廣州佛山與日本人比武扛起振興中華大旗的故事,也就能體會到詠春拳中所蘊含的濃濃的愛國之情與正義凜然之氣,對學生價值觀的樹立起到了引導的作用。
二、武術校園化,磨練學生意志
在現階段,青少年由于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家長的溺愛,因此意志力相對較為薄弱,軍訓時因為酷暑難耐頻頻請假的不在少數。學生的價值觀也因為接觸到的種種社會不良現象而有所改變,甚至會形成較為偏激的價值理念。而學習武術,不僅能使學生強身健體,擁有自身防衛的能力,還能夠借助其文化中所蘊含的品質與精神,磨礪學生的意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價值觀。
武術諺語中有“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這樣的話,這句話充分體現了習武能磨練人的意志。在太極拳的學習過程中,扎馬步和吞吐氣訓練需要學生進行長時間的枯燥練習。并且這種基本功需要學生進行扎實的訓練,需要靠時間和毅力來完成,是不能夠通過小聰明或者臨時抱佛腳進行彌補的。因此,學生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就能逐漸培養自己的意志力。當學生投入到其他事情當中的時候,也能將這種意志力帶到他處,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武術相對于球類競技類體育項目而言,還有另一個較為實際的作用,那就是自身防衛。由于青少年身體發育不充分,力量有限,常常會成為暴力犯罪的侵犯對象。因此,學習具有自身防衛作用的武術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在校園中學習武術,不僅能夠讓自己擁有更強大的力量來對暴力進行反抗,使自身受到的傷害最小化,而且還可以運用自身所學的武術,讓罪犯有所畏懼,消除其實施犯罪的心理,從而使自己免于繼續受到傷害。如學生在學習柔道的過程中,就能夠在近身搏擊時巧妙地化解對方的力量,因此在遭遇危險時就能夠進行有效的自我防衛,使自身免于受到傷害。
三、武術校園化,推廣傳承有保障
武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傳承與發展,也是習武者所關心的。在其推廣過程中,校園所具備的優勢是其他場所所沒有的。優勢首先是體現在它的強制性上。對于學生而言,武術以課程的形式出現的,最初選擇之后,需要進行至少半年時間的學習,基本不能半途而廢,并且因為期末需要進行考核,學生會比其他人群更加積極也更加深入地學習武術,這樣武術就能被較為系統地傳承下去。
此外,校園推廣武術的另一個優勢是教與學的人員素質都比較高。在學校里推廣武術,體育老師本就是身體素質比較好的人群,他們將武術的推廣視作自己的事業與工作,就會更好地投入到武術的鉆研和教學中;除此之外,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強,并且因為學生的自身發展平臺較好,他們對于武術傳承與發展所能作出的貢獻也更大,因此武術校園化發展對于武術的推廣與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武術對于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力,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校園這一平臺也因為其強制性和人員的高素質性,讓武術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因此武術校園化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王莉麗.把握學生心理脈搏,構建武術課堂教學模式[J]教育科研論壇2007年05期
[2]王妙香.武術基本功教學新策略[J]體育教學,2014年06期
[3]袁金寶,王靜,溫搏.論武術文化傳統的繼承特征及發展意識的覺醒[J]體育學刊,2009年08期
文章標題:中級職稱論文怎么寫之武術校園化發展必要性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iyu/2586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