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23 16:05 熱度:
摘 要:在技擊中能完美地保持身體平衡是致勝的關鍵,太極拳的基礎身法所遵循的四字訣,即“松空圓活”,就處處體現了保持自身身體平衡的基本原則。本文利用生物力學的基本原理,對“松、空、圓、活”與人體平衡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體育科技論文發表,太極拳,生物力學,身體平衡,松空圓活
太極拳技擊的最終目的,就是善保自己,戰勝對方,也就是在使對方失去身體平衡而摔倒的同時,一定要保持自身的身體平衡。因此,太極拳的每一個技擊動作都是以善保自身平衡為基石的。太極拳的基礎身法,即“松空圓活”,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下面本文將對“松空圓活”與身體平衡之間的關系作生物力學分析。
一、“松、空、圓、活”的基本概念
1.松、空
松是太極拳的基礎身法,太極拳中的“松”,指的是身體的肌肉骨節必須松開,不能僵硬。就是重心下沉,肌肉與骨骼有分離之感,稱之為松。放松有兩個部分組成,一是肢體的放松,二是精神的放松。
肢體的放松,就是松開全身的各個主要關節,至少把手指、手腕、肘、肩、頸、頭部、脊柱、肋、腰、胯、膝、踝、腳趾等部位都松開,其目的,就是把身軀、四肢這些人身體的“五根棍子”變成“柔若無骨”的狀態,松透周身上下內外,打開、暢通人體的所有關竅要道,使氣血運行周身通暢,做到從上到下、由里至外同時放松,使內外均勻舒適,沒有一絲一毫的拘謹、緊張,這樣才能做到不偏不倚,重心也可靈活移動。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松腰最為重要。但需要說明的是,松并不等于懈,就像我們用的松緊帶,當拉伸它時,外形上是伸開了,松了,但它內在的力量緊了,當我們把它向回收的時候,從外形上是緊了,但是它里面的內勁已經松了。因此,松不是把自己變成一盤泥,而是松中有緊,松到最后也要有膨力,不能懈,也就是要松而不懈,緊而不僵。這里的“緊”是要求在放松關節、拉長韌帶的同時,骨節之間要對準,只有這樣,身形動作才可以靈活地移形換位。
精神的放松,就是調整內心,不慌亂、不緊張、不拘謹、不自我設限,始終保持心氣平和、愉悅自然、內在充實的狀態。總之,松是太極拳練習體系中最基礎、最根本的內容之一。
太極拳的“空”有兩重含義,一是肢體形態的空,二是思想上(精神)的空。“空”,是由松柔中來的,是意識的感覺。肢體形態的空,需要肌肉骨節松開,含胸拔背,沉肩曲肘,松腰落胯,輕靈沉著。外形柔順如水,但內在又蘊有巨大的力量。當被對方擊中時,讓對方感覺好像打在了棉花上一樣,沉陷其中,或者就像擊入水中一樣被水吞沒。這就是太極拳的空。
思想上的“空”,是指思想上沒有一絲雜念,精神放松,進入靜態,把自身融入自然,是一種不思不想的狀態。但這種狀態并不是對外界沒有任何反應的“死靜”,而是能映射萬物,反應靈敏。這種反應也不是反擊,是隨式就勢,輕移重心,使對方的擊打落空,同時將對方的強勁吞沒,從而達到“引進落空”的效果。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思想和肢體形態上的“空”是不能分開的,“空”是在思想引導下經長期的肢體訓練得來的,是經過推手和實戰的反復磨練才能練出來的。
2.圓、活
在太極拳的攻防身法中,“活”指的是靈活,身形靈活多變,是在身體中正、中定的前提下的“活”。“圓”是指手腳、身形的運行軌跡非圓即弧,前一個動作和后一個動作要連貫,沒有斷續處。這種獨特的運行方式具有圓滑、靈活、阻力小的優勢。太極拳中身走螺旋,手腳纏絲,就是每招每式都走螺旋、纏絲勁,每個架式都是圓弧形式的運動,架式要走的圓滑,不能有凸凹處,纏絲、旋轉的速度要均勻,有蓄有發。人體的頭、肩、肘、手、腳、膝、胯及前胸、后背都能單獨旋轉或走弧線。這種運動形式既可節省空間距離,又能省力,身形旋轉時還會產生離心力,非常圓活靈便。太極拳中所說的“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等神奇的效果,就全憑這種圓、弧形式的運動。
“活”是由“松”中得來的,沒有“活”也不會有“圓”,因此,“松”才是根本。
二、人體平衡機制的生物力學原理
根據生物力學原理,人體平衡所必須的條件是作用于人體的合力為零,合力矩為零。在人體運動過程中,人體的平衡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我們可以將人體看成是由多個環節構成的鏈狀結構,人體的形狀、重心以及各個環節的位置可在一定范圍內隨時改變,因此,人體的平衡與物理學中剛體的平衡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也不能簡單地用重心的平衡來衡量。
根據人體重心和支撐點的位置關系,可將人體平衡分為:上支撐平衡、下支撐平衡和混合支撐平衡。支撐點在重心上方稱為上支撐平衡,支撐點在重心下方稱為下支撐平衡,人體重心位于上、下兩支撐點之間的平衡稱為混合支撐平衡。人體平衡的穩定性取決于支撐面的大小和重心的高低。支撐面是指支撐點的接觸面和這些支撐點邊緣所圍成的面積。一般來說,支撐面大,穩定度就大,支撐面小,穩定度就小。在支撐面不變的情況下,重心位置越低,穩定度就越大。
人體是復雜的生物力學系統,由于人體支撐面邊緣為軟組織,人體的有效支撐面面積要小于理論上的支撐面面積。另外,當人體有傾倒趨勢時,依靠人體自身的自動調節系統各個環節間的相對運動,反射性的改變身體姿勢,或移動位置,可建立新的支撐面來重新建立平衡。
在維持人體平衡的過程中,人體的內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人體內力是指運動系統各組織器官產生的力,雖然內力不能改變人體整體的運動狀態,但內力可通過對外界環境的主動作用,使人體受到外界環境的反作用,從而影響人體的平衡。
此外,心理因素對人體平衡的影響也很重要,一方面緊張的心理會影響視覺在平衡調節中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大腦及其下位中樞對肌肉緊張的調節能力,從而影響人體平衡。
三、“松、空、圓、活”中的人體平衡 1.“松、空、圓、活”首先從心理層面上保障了平衡能力的調節
人體維持平衡的機理非常復雜。目前普遍認為,人體的平衡能力主要依賴于中樞神經系統對來自視覺系統、本體感覺系統和前庭系統感覺信息的整合和對運動神經系統的控制。三種感覺信息在多級平衡覺神經中樞中進行加工整合,經運動纖維傳出的沖動來調整梭內肌纖維的緊張性,調節骨骼肌的收縮,指揮肌肉、骨骼系統以隨時矯正身體的偏移,達到對人體平衡的穩定。而太極拳運動特別強調意念與動作的協調配合,這樣可以有效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只有精神放松了,人體才能達到最大程度的靈活性,才能實現虛實的靈活轉換。在太極拳的技擊或走式的習練過程中,首先要求從思想上、精神上去體會和練習,然后再從肢體上去練習,也就是說,思想、精神才是起主導作用的。在基礎身法“松、空、圓、活”中也是如此,“松”是根本,沒有“松”就做不到“空”、“圓”、“活”,要做到“松”,首先要做到精神放松,只有精神放松了,精神不緊張,才有利于經絡與氣血舒暢運行,才能做到肢體的放松。而“精神”也正是影響調節人體平衡的重要心理因素,精神緊張會造成肌肉過度緊張,從而抱死關節,肌肉把周身骨節抱死形成一體,肢體也就會變得僵硬,就和木墩一樣,被人一推一個跟頭。只有從心理上真正放松了,人體才可以靈活地通過增大或減小內力,特別是肌肉的用力大小,從而改變作用于人體的力或力矩來影響人體的穩定性。
2.“松、空、圓、活”的肢體走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體的平衡度
太極拳手法在運用中強調圓活,實際上是通過空間力的變化來維持空間力系平衡的過程,達到在攻防變化中保持自身平衡穩定的目的。在此過程中,人體重心的調節能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人體由206快骨骼組成,都靠關節連接起來負擔重量和進行活動,人體每個微小的部位都有各自的重心,全部環節所受到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就是人體的總重心。但人體重心的位置是可變的,可在一定范圍內移動,甚至人體的重心可移出體外,但重心移動的方向總是與環節移動方向一致,并且重心移動的幅度取決于環節移動的幅度。而“松、空、圓、活”的肢體走式要求身體各個部位非圓即弧,這種運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人體的支撐面和支撐點邊緣所圍成的面積,增大了重心可移動的范圍,從而增強了人體在運動過程中的穩定程度。
“松”可以很靈活地通過各個環節的相對運動,使人體質量再次分布,從而改變重心的位置。在肢體走式上首先要求松開關節,把幾個大關節先松開(如肩關節和胯關節),但骨節要對準,以便更好地帶動其他小關節活動,這樣人體的重心才能在運動的過程中靈活轉換。人體的脊骨,特別是胸椎和腰椎的松開與貫穿尤為重要,腰脊命門穴為全身重心所在,是調節全身動作的關鍵,時刻注意命門穴的松沉,微微旋轉腰脊來帶動軀干和四肢的活動,胸背部的關節要節節往下松沉,重心下降,身體的穩定性可大大增強。這樣重心既可以隨形而變,隨勢而流,身體重心的轉換又能不偏不倚,靈活不僵,使人體在攻防中的平衡性與穩定性達到協調一致。
綜上所述,太極拳中“松空圓活“的基本身法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在肢體走式上,都是以增強人體的平衡能力為基本原則的。太極拳的“松空圓活“必須到推手中去訓練和體驗,到實戰中去磨練,要長時間的練習推手,反復訓練,參加實戰,才能夠體會到它在調節人體協調性、靈活性、平衡性與穩定性中的神奇效果。
秦皇島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批號:201101A040 201101A026
參考文獻:
[1]陸愛云.《運動生物力學》,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6
[2]王曉燕,楊建營.太極拳的現代化分化發展,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49-55
[3]高麗.武術太極拳自選競賽套路高難度323B_3動作的生物力學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4):122-127.
[4]蔡開明.現代核心訓練理念審視下傳統太極拳技術原理及應用,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8):140-144
[5]馬躍野.“導引遷移”對促進“形隨拳變”的教學嘗試,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8):371
文章標題:體育科技論文發表“松空圓活”與人體平衡的生物力學淺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iyu/2586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