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0-12-04 08:37 熱度:
摘要:本文從紅花湖自然環境及建設情況出發,提出環紅花湖自行車賽道路線的規劃方案,并結合賽道周邊環境和自行車運動的特點,對賽道的配套設施布局進行研究,得出具體方案,最后總結全文。
關鍵詞:惠州,自行車,規劃,解析
1項目背景
惠州市地處廣東省東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性中心城市,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為主的制造業基地,也是廣東省風景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
惠州自然景色綺麗,集湖、山、泉、海、江于一體,享有“嶺南明郡”之美譽。紅花湖是西湖的水源,其湖面開闊,煙波浩淼,且山水交融,步移景異。紅花湖與西湖、西湖與惠州已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在《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7-2020)》中已定位紅花湖中主要活動為游憩、健身以及科普教育,環湖道為紅花湖自行車道,供自行車愛好者提供騎行、比賽。環紅花湖自行車賽道的建設對推進城市建設,創建文明惠州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2建設條件分析
2.1紅花湖自然環境
2002年,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風景名勝區由西湖景區和紅花湖景區組成,紅花湖與西湖相依相存。為了解決西湖的水資源問題,改善西湖生態環境,1991年開始興建紅花湖景區,解決了西湖的水源問題和龍豐、下角等片區的內澇問題。紅花湖距離西湖不足1.5km,景區山水交融、植物薈萃,湖水參差曲折,妙趣天成,如圖1所示。
紅花湖以種植紅花植物為主如紅花羊蹄甲、刺桐、大葉紫薇、茶花、紅檵木、大紅花、懸鈴花、紅絨球、洋蒲桃、楓香等,呼應紅花湖景區的主題。
紅花湖主要有三處觀景點,一是新永福寺;二是廖承志紀念廣場,加強對惠州近代革命文化的挖掘與紀念,加深紅花湖景區的人文內涵;三是主壩,在此可以觀賞紅花湖湖汊與半島相牽連、湖光山色與天空流霞相輝映的美景。
紅花湖水質較好,通過調水對西湖水生態系統構建和水環境改善具有積極的意義。紅花湖水庫作為西湖主要的水源,每年向西湖供水2-3次,共約500萬立方米的清水。
2.2紅花湖現狀道路及基礎設施
由紅花湖路口到環湖路有大約2km的7m寬水泥路。現狀環湖路有大約2643m的7m寬水泥路面,14491m的6m寬土質路面。
高榜山作為城市西南側的制高點,目前有一條大致寬6m的水泥上山路通向山頂,山上車輛可以通過高榜山至紅花湖的連接道通往紅花湖景區。紅花湖現狀的車輛管理處設置南門山下山道,游客從正門入,可由北門乘車下山,也可由南門步行下山,進入紅花湖景區。
紅花湖主壩西南側有條現狀4-5m寬的土質路通往火車西站方向,此路也可作為消防疏散通道,如圖2所示。
2.3自行車比賽在惠州
惠州市地勢南北高中間低,略向西南傾斜,即北部北高南低,南部南高北低,地貌類型多樣,南北部多為山地丘陵,中部多臺地、平原,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42.6%,丘陵、臺地占32.1%,中南部為谷地平原,占19.8%,水域占5.5%。有利的地形加上人們節能、健身意識的增強讓惠州成為特別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自行車愛好者行列中來,自行車隊伍正在壯大。據調查發現,目前惠州市的山地車、公路車、折疊車等運動保健車,每年成加速度增長;
惠州于2005年就成立了自行車協會,協會每年都會舉辦一些活動,會員也逐漸增多,惠州自行車活動氛圍也越來越濃厚。
因此,紅花湖景區有建設環紅花湖自行車道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3環紅花湖自行車賽道路線規劃
3.1平面規劃
通過對高榜山-紅花湖景區的實際情況,本規劃對環紅花湖自行車賽道進行選線,具體如下:
規劃方案起點設在廖承志紀念廣場,比賽時為逆時針方向環行,開始向紅花湖大壩方向進行環繞紅花湖至通往高榜山路口后,進入高榜山通山路至新聯路上的登山口下山,再達本方案的終點高榜山廣場。規劃方案充分利用現有2.63km的環湖路和2.87km的高榜山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已形成的約14.49km的良好土質路。該方案起點位于廖承志廣場處,地勢平坦,視線開闊,有大約2.7萬平方米的空曠平坦場地供比賽時布置賽場以及工作人員、參賽選手以及觀眾使用,同時也可充分利用其附近紅花湖大壩處約2.9萬平方米的場地,用做停車之用,大約可供停車960輛;終點位于高榜山廣場,有舉辦市登山比賽的經驗,場地足夠供工作人員、參賽選手、觀眾以及車輛使用,賽道各項指標均容易達到公路自行車比賽要求。而且規劃方案路線涵蓋了紅花湖和高榜山兩大景點,道路起伏不斷,有山有水,使得比賽更富挑戰性和觀賞性。具體路線如圖3所示。
本規道路的平面規劃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靈活運用線型要素,順應地形地物,處理好與重要地物點關系的基礎上,以20km/h的車速為設計標準。
3.2橫斷面規劃
橫斷面以滿足人、自行車和小汽車的通行為要求,根據規劃道路功能、工程特點、沿線地形、地貌條件、土地利用規劃等綜合分析,本規劃環紅花湖路路幅總寬為7m,高榜山上山路段寬為6m,具體斷面形式見下圖4所示。
3.3結構設計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穩定性好、防滑能力強、使用周期長等優點;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無接縫、行車舒適、振動小等優點,但具有強度和穩定性容易受水環境破壞的特點。由于紅花湖屬于典型的雨源型淡水湖泊,常年蓄水,環紅花湖道路緊臨水體,瀝青混凝土的強度和穩定性容易受水環境破壞,使用周期將大大減少。故本賽道采用水泥砼為規劃路面結構。
3.4特殊防護工程措施
道路上的轉彎、連續彎、陡坡、危險地點等,均應設不同的標志和防護設施,特別在臨湖、臨崖的高危險地段,應提前設好危險標志,以及在危險處設置波形防撞護欄,以防車輛速度太快沖離路面,設置防撞護欄的路段路基寬度均向外增加50cm。
4自行車賽道配套設施規劃
4.1起終點場地規劃
(1)會場組織
環紅花湖自行車賽道的起終點應選擇地勢平坦,場地較寬,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功能分區的位置。組織會場設于廣場中心,周邊設置停車位,方便車輛進出,且充分利用邊角的窄小空地。廣場中設置3個進出口,一個正對新聯路的中間位置為主出入口(已有),廣場兩側設置兩個輔助出入口,利于人群集中時進行有效疏散。
(2)交通組織
環紅花湖自行車賽道定位為旅游運動通道,比賽時主要供自行車比賽用,平時也能供人、自行車、機動車環行。因此環紅花湖自行車賽道的交通組織思路是:在保證自行車比賽時自行車手能夠自由、安全的發揮技術水平的前提下,做到工作人員、觀眾能夠順利安全工作和觀賽,車輛能夠順暢的疏散并有足夠的車位停放。全線還應合理設置標志標牌,路標明確,指示清晰,輔助疏導交通。
(3)緊急疏散通道
緊急疏散通道特別是起終點處人群密度大,需通向場地較為寬敞空曠的地方,利于發生突發事件時疏散人群。廖承志廣場處可利用附近西南側的4-5m寬的土質路來改造成水泥路,通往火車西站方向進行疏散;高榜山廣場處可利用新聯路進行疏散;沿線還可以通過從紅花湖路口經永福寺進入紅花湖環湖路的現有路進行疏散。
4.2休息區及觀景臺設置
自行車比賽的激烈程度、現場的刺激畫面足以使觀眾歡呼、沸騰。觀眾為運動員加油助威可以更好地激發運動員的挑戰精神與頑強意志,每到激烈之處,觀眾都禁不住會吶喊助威,觀眾情緒也隨比賽激烈而不斷高漲。根據該運動特點,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比賽。對于沿途觀賽的觀眾來說,首先要選擇一個安全的位置觀看比賽。在賽道中經常有一些危險地段,或是急轉彎地形,以及運動員競爭比較激烈的地段。運動員在激烈的競爭中就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如果運動員在高速狀態下發生側滑、摔倒等事故,勢必威脅周邊觀眾的安全。所以,觀眾在沿途觀賽時一定不要超越隔離區,最好在賽道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個既安全視野又好的觀景臺,以保證觀眾安全。
本規劃中全線共設5個觀景臺及4處補給區,選址的總體原則是:合理、安全、經濟、美觀、環保。并且重點考慮設于風景優美,視野開闊,且場地較為寬敞之處。本規劃方案的休息區和觀景臺,如圖5所示。
5結論
紅花湖是惠州市區少有的集自然風光和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地方,在此修建自行車賽道目的是為了豐富人們的休閑文化生活,提高景區的檔次。本文從風景區規劃理念出發,結合自行車運動特點,提出了自行車賽道的路線和配套服務設施的規劃方案,希望能夠對其他城市類似風景區修建文化服務設施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惠州環紅花湖自行車賽車道規劃[R].惠州:惠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008
[2]惠州西湖國家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7-2020)[R].深圳: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2007
[3]惠州紅花湖景區中心區修建性詳細規劃(2007-2020)[R].廣州: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2009
文章標題:惠州環紅花湖自行車賽道規劃方案解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tiyu/565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