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物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2-09-19 08:47 熱度:
摘要:空分裝置冷箱基礎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到特殊混凝土試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與振搗、混凝土養護及測溫,以上控制點是工業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難點和要點。本文對新能鳳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二期空分裝置冷箱基礎的混凝土施工進行介紹。
關鍵詞:冷箱基礎,混凝土,施工
1工程概況及技術要求
本基礎長18.4m,寬16.8m,最大高度4.0m,混凝土量約1088.23m3。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C30,抗凍等級F300,抗滲等級P12,混凝土中摻入HT-4型高效復合抗裂防水劑。
2施工方法
2.1C30F300P12抗凍抗滲混凝土原材控制及試配
根據市場調查,本地能做此類試配和凍融循環300次試驗的權威檢測機構為棗莊科潤建設工程材料檢測有限公司。混凝土原材使用中聯普通42.5級袋裝水泥,鄒城粉煤灰Ⅰ級F類,0.5~31.5碎石,中砂,潔凈水。石子含泥量<1%,砂子含泥量<2%。外加劑按設計要求選用HT-4型高效復合抗裂防水劑,其摻量為水泥重量10%,抗凍等級可達F300以上,抗滲等級可達P12以上。
2.2混凝土運輸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JS500型強制式攪拌機現場攪拌,HBT60輸送泵輸送,振搗棒搗實。因冷箱基礎面積大,混凝土澆筑前在冷箱基礎中間安裝布料機。使用布料機泵送混凝土節省了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安拆泵管所增加的時間和人工費用,更重要的是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混凝土輸送過程對冷箱基礎預埋件及螺栓位置精度的影響。
2.3混凝土澆筑與振搗
冷箱基礎混凝土澆筑前必須先清除模板內雜物,沖洗干凈。采用平面分層從中間向四周進行澆筑,即將整個澆筑層分為多層澆筑,分層厚度宜為0.4~0.6m,當已澆筑的下層混凝土尚未凝結時,就開始澆筑上層。
混凝土坍落度初期可為180~200mm,根據泵送澆筑時自然形成一個坡度的實際情況,在每道澆筑帶前后布置三道振搗棒,前道振搗棒布置在底排鋼筋處和混凝土坡腳處,確保下部混凝土密實,后道振搗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點,解決上部混凝土的搗實,并盡量振成平面。
除了鋼筋稠密處采用斜向振搗外,其他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搗,振搗點的距離為300~400mm,插點距模板不大于200mm。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為了使上下層不產生冷縫,上層混凝土振搗,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振搗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原則,防止先將上層混凝土振實,而下層混凝土氣泡無法排出,且振搗棒略微上下抽動,使振搗密實。振搗時間不要過長,一般控制在表面出浮漿且不再下沉為止。
在澆筑和振搗過程中,上浮的泌水和浮漿、泡沫順混凝土面流向東頭,隨混凝土向前推進,在模板邊低洼處用瓢和桶提出。泵送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漿后,表面仍有較厚的水泥漿,在混凝土澆筑后一定要認真處理,按標高用長刮桿刮平,用木抹子搓壓、拍實,在接近終凝前,用木抹子壓光,使收縮裂縫閉合,然后覆蓋薄膜、麻袋保溫材料,保溫材料厚度根設備螺栓、預埋件周圍振搗要密實,但振動棒不要去碰撞螺栓或埋件。據大體積混凝土表面上部點的溫差值而定。
測溫、覆蓋保溫、送循環水等工作同時開展。
2.4混凝土養護
為了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嚴格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養護是一項十分關鍵的工作。
在冷箱基礎混凝土成型后,混凝土表面覆蓋薄膜一層,接縫搭嚴,表面滿鋪濕麻袋養護,防止產生表面裂縫。混凝土終凝前,應進行多次搓壓,派專人負責跟蹤,以防表面裂紋。本工程養護時間不少于14d。
2.5混凝土抗裂控制
2.5.1大體積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
混凝土澆混凝土在10月份,取月平均氣溫以TO=15.5℃
根據經驗公式,混凝土內部最大溫升
△T=F/50+Q/10
F——粉煤灰用量156.2kg(含36.2kg外加劑)
Q——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362kg
△T=156.2/50+362/10=39.32℃
2.5.2內部降溫外部保溫措施
根據規范規定,混凝土內外溫差超過25℃時,應采取降溫措施。
2.5.2.1優化配合比,減少水泥用量。
2.5.2.2降低原材料溫度,利用現場150m深井內的地下水(溫度較低)沖洗碎石,用麻袋覆蓋泵管,淋水;直接用抽出的深井地下水攪拌,盡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
2.5.2.3基礎內部布置Ф50×4鋼管,水平@600,豎直@1000,通壓力水,利用流水帶走混凝土內部的溫度,只要內外溫差接近25℃就要開始送水,澆筑的過程中不間斷,可以達到控制內部溫度要求。
2.5.2.4混凝土表面覆蓋薄膜一層,接縫搭嚴,表面滿鋪麻袋,提高混凝土表面混凝土度,降低內外溫差。
2.6混凝土測溫
為了掌握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升和降溫的變化規律以及各種材料在各種條件下的溫度影響,需要對混土進行溫度監測和控制。
2.6.1混凝土內部測溫點布置
豎直方向:沿澆筑高度,應布置在底部、中部、表面,測點高差500~800為宜。
平面布置:應布置在中間和邊緣,水平間距2.5~5.0m。
當使用熱電偶溫度計時,其插入深度不小于熱電偶外徑的6~10倍,測溫點的布置,距邊角和表面應大于50mm。
2.6.2測溫方法
安排專人測溫,并作好記錄,以作為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依據。在混凝土溫度上升階段每2-4h測一次,溫度下降階段每8h測一次,同時應測同環境大氣溫度。所有測溫孔均應編號,不同高度的測溫鋼管也應編號,鋼管內灌機油,管頂面高出混凝土面100mm,用潔凈棉紗覆蓋.循環管進水口和出水口也應作溫度測量。發現內外溫差超標時,應作表面保溫處理。
參考文獻
《施工手冊》第四版
文章標題:淺談空分裝置冷箱基礎混凝土施工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wuli/1331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