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小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5-26 10:43 熱度: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因此,環境是幼兒學科學、進行科學活動的必要條件,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前提。那么,怎樣才能使環境融入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成為幼兒的老師,發揮其最佳作用呢?
【摘要】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因此,環境是幼兒學科學、進行科學活動的必要條件,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前提。那么,怎樣才能使環境融入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成為幼兒的老師,發揮其最佳作用呢?
【關鍵詞】幼兒教育論文,科學教育,環境創設,操作材料,探究興趣,操作
一、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
教師應盡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空間為幼兒營造優美的自然環境。幼兒園種植的法桐、迎春花;花池中的山楂樹、石榴樹、各種爭相開放的花草、幼兒種植區種植的蔬菜,瓜果等;這些植物既美化了幼兒園的環境,又具有遮蔭的作用,更為幼兒提供了認識自然植物的活教材。在幼兒觀察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豐富的講解、鼓勵的眼神、允許孩子們發表不同的想法和意見,肯定他們的求異思維。讓孩子們在平等、自由的氛圍中大膽表達,激發了孩子們主動探索的興趣和欲望。
科學探索活動在幼兒園可隨時隨地進行,在晨間活動、游戲、戶外活動等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它所涉及的內容也非常廣泛,既有對常見的小動物、小蟲、花草、樹木的探索活動,也有對生活中電器、物品等的探索活動。每當這時孩子們會三五成群的就地研究起來,雖然教師事先沒有預定的活動計劃、沒有為活動提供的教具和材料,但幼兒對身邊的科學活動的興趣、主動性、積極性、探索的迫切性都要強于有計劃的科學活動。這時,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對活動的反映對幼兒的探索活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秋天正悄悄到來,每天上午和下午,我引導孩子圍繞氣溫、植物變化等展開相關的觀察,孩子們在觀察中發現小草枯黃、樹葉飄落,原來是秋風來了,它來時你是從哪里知道的?秋天的天空是什么顏色的?白云有哪些形狀……這樣的提問一步步引導幼兒去積極探求,調動了幼兒的感官參與到科學活動中,滿足幼兒好奇好動的特性。餐前引導幼兒探索菜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是綠色的、飯又是從哪里來的、各種菜的營養價值;餐后引導幼兒思考吃進去的東西到哪里去了、我們為什么每天要喝很多的水;離園的時候引導孩子聽十萬個為什么,從而提出問題,讓幼兒對當天還沒有答案的問題,能回家收集找到資料、嘗試實驗,第二天把自己的探索結果與小朋友一起分享、探討,最終尋找到最佳答案。
二、創設豐富的操作環境,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科技操作材料
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可創設科學探索走廊、植物角、動物角、科學發現室等可供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活動的環境。在班里開設科技游戲區、動植物觀察角、提供各種活動的實驗操作材料;園內創設探索屋,放置了平面鏡、凹凸透鏡、三棱鏡、磁鐵、鐵釘、回形針、小斜坡、平衡杠桿、電池、小燈泡、小陀螺、小蘇打、醋、不同形狀大小的勺子……可使幼兒通過觸摸、觀察、操作、實驗等來認識物品的分類和性質。如學了有趣的鏡子后,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鏡子,并通過不同形狀大小的勺子,了解了凸鏡和凹鏡的常識,孩子們盡情地探索鏡子的奧妙。在自由的活動中,增加了幼兒學習的趣味性,激發了幼兒探索的興趣,又提高了幼兒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創設區角探究環境,讓幼兒保持長久的探究興趣
區角是幼兒園的微型小世界,我在科學區角中提供一些不斷變化的物品或不斷改變物品的狀態來培養幼兒對環境的關注,這些材料既具有科學性、又有趣味性,讓孩子們在操作和觀察中發現其中的點滴變化。例如,在“植物的生長”活動中,我在區角里提供一些種子,并提供了放大鏡,讓幼兒觀察種子的特征,然后給予種子發芽的條件,讓幼兒觀察種子發芽、長葉、長大、開花的過程,并做好觀察記錄,通過這一系列長期的觀察活動,幼兒了解到了植物生長的許多知識,培養了他們觀察的細致性。
為幼兒提供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讓幼兒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推理能力,學會簡單的推理。在科學區角中,我根據幼兒的能力水平設計引起問題情景,引發幼兒的推理行為。例如在“沉浮游戲”中,我提供了一盆水,此外是火柴桿、積木、竹筷、鐵釘、曲別針、塑料蓋、玻璃球……讓孩子自己去玩,孩子將各種東西放進水盆,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到水底,孩子在玩耍中發現,木質的、塑料的都是輕的,于是作出凡是輕的東西都能浮在水面上的肯定判斷;鐵釘是重的,玻璃球是重的,所以鐵釘、玻璃球沉在水底,孩子輕松地作出了正確的推理。這時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木塊雖然是輕的,老師卻能讓它沉下去,你們能做到嗎?”讓孩子自己運用各種材料進行嘗試,幼兒會根據“重的東西就能沉下去”這一已有經驗作出讓如何讓木塊變重的思考,從而想出在木塊上壓石塊等方法,在活動中,幼兒的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通過創設豐富的幼兒探究的環境,幼兒的動手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索能力明顯提高。
科學在幼兒的生活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園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通過各種方法,運用多種手段,幫助幼兒獲得廣泛的科學經驗,增強幼兒愛科學、學科學的意識,愿我們的科學教育活動真正成為開發幼兒創造力的沃土,讓顆顆稚嫩的種子得到良好的孕育,最終結出豐實的累累碩果。
文章標題:幼兒教育論文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環境創設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xiaoxue/2115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