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小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18 16:10 熱度:
[摘 要]紀念館和博物館一樣,都是中小學生教育的第二課堂,在崇尚虛擬文化的網絡時代,紀念館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中小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在加強中小學生教育和提高中小學生素質的這條道路上,紀念館肩負著重擔。紀念館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努力探索實現對中小學生的教育功能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教育與職業,紀念館,中小學生教育,途徑
紀念館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質的飛躍,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享受和發展,更加注重人自身的全面發展。在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的今天,博物館即是成人進行繼續教育的場所,也是學校教育的校外課堂,與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的關系越來越緊密。近年來,各紀念館在國家各項政策的推動下,積極采取各項措施來實現對中小學生的教育功能。要實現紀念館對中小學生的教育功能,有以下途徑:
一、充分考慮中小學生主體的特點,做好內部建設
紀念館要充分實現教育功能,首先就要從自身建設出發,豐富內涵,以吸引更多的觀眾,才能讓觀眾在參觀娛樂中身心受到教育。
(一)陳列展覽設計中考慮中小學生參觀主體的認知水平
革命紀念館在配合學校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品德、文化素養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革命紀念館珍藏的革命文物和黨史資料,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為了更好地發揮其特殊的教育功能,作為中小學生的第二課堂的革命紀念館,在陳列的選擇和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中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陳列展覽要能使用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參觀對象,要注重將學生教育融入到展覽當中。
(二)加強合作,與學校師生合編講解詞,提高講解效果
講解工作是每一個紀念館的重要窗口,將過去的靜態歷史活化,介紹給參觀者。以前,革命紀念館的講解基本是以統一的模式來面對觀眾,使用的基本是同一套講解詞。雖然講解員在講解的過程中會根據自己的知識建構和面對的聽眾進行一定的調整,但這對中小學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同時為了適應新的教育改革形勢,更好地為在校學生提供校外服務。紀念館要善于和學校合作,與學校的師生一起致力于編好適合中小學生的講解詞,做好中小學生教育的第一步工作。在這一點上,許多紀念館已經邁出了這一步,他們的成功經驗是值得借鑒的。例如:從2002年11月中旬開始,至2003年4月,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經過調研、確定改革方案、編寫講解稿、試講、討論、修改等階段,順利的完成了該館中小學生講解稿的編寫。新的講解稿受到老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2012年7月魯迅紀念館、孫中山故居等紀念館選擇了適合青少年的展覽內容,重新編撰青少年易懂能理解的解說詞,以配合學校的素質教育和輔助教學。孫中山故居結合中國現代詩,專門為中小學生編寫了“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孫中山與上海”、“孫中山與澳門的故事”等通俗易懂的講解詞。在講解故居陳列的同時,插上幾段相關的小故事,使參觀變得生動而饒有趣味。
(三)編寫中小學生教育讀本或者連環畫冊
為了讓廣大中小學生更加形象、更加系統的了解和掌握紀念館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讓他們在紀念館參觀之后,對紀念館的愛教內容進行回憶有所依托,編寫了愛教教材和介紹重大歷史事件及偉人高尚品質的連環畫冊便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一直以來,連環畫冊都是比較受中小學生歡迎。將偉人的成長、革命生涯和歷史上與革命有關的重大事件用連環畫的獨特藝術形式再現,是黨史教育的有益嘗試,能夠讓閱讀者特別是中小學生在一種比較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2011年9月,“偉人故里”系列連環畫第一輯正式啟動,毛澤東紀念館和鄧小平紀念館參與制作出版《毛澤東與韶山》、《鄧小平與廣安》兩冊連環畫,2012年7月正式出版。劉少奇紀念館作為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與上海城市動漫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編輯出版《劉少奇與寧鄉》、《奇美人生》、《劉少奇與長沙》等連環畫,為中小學生進一步了解劉少奇的光輝思想和崇高品質提供一種新的介質。
除了編輯出版連環畫,編寫通俗易懂的故事書籍,也是實現紀念館對中小學生教育功能的手段之一。梅園新村紀念館與市教委、市新聞出版局聯系,編寫了《梅園的故事》一書。這是中小學生參觀學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好教材,受到了市教委、市新聞出版局領導的好評。上海虹口區依托區域歷史文化資源,以“點成線、線成片”的思路,建立愛國主義和歷史文化風貌保護教育實踐園區,以旅游知識普及讀本的形式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文化風貌保護教育。
二、走進學校,走進課堂,上好一堂愛國主義教育課
為實現教育功能,革命紀念館不僅重視做好內部建設,將中小學生吸引進來,讓他們來了之后有所收獲,同時也注意將一些優秀成果送出去,走進學校,走進課堂,激發他們來博物館參觀學習的興趣。
(一)共建德教基地
革命紀念館作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當今中小學的愛國主義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為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也為進一步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和《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拓寬德育渠道,共建德教基地是革命紀念館都與周邊的學校加強聯系,更好對在校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力保障。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后與周邊的五十多所中小學、大學建立了德育教育共建基地,經常組織開展館校合作的各種德育教育活動。到周邊中小學開展扶貧助學、“小小講解員”選拔培養、進行“劉少奇青少年時代”專題講座、與學校學生同臺表演節目、為學生黨員進行專題黨課講座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受共建基地領導和學生的歡迎,既宣傳了劉少奇,同時也很好的發揮了本館的宣教功能。
(二)開展和深化送展覽、送講課進學校活動
要實現紀念館的宣教功能,走出去,是紀念館應采取的重大宣傳教育戰略之一。只有走出去,才能擴大了自身的影響,才能更好地實現了自身的教育功能。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每年的“三送六進”活動便是走出去戰略的重要表現。在堅持為游客陣地講解的同時,開展將送展覽、送節目、送黨課進學校、進機關、進工廠、進軍營、進農村、進社區的“三送六進”活動,活動效果良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梅園新村紀念館為因各種客觀條件限制不能來館的單位和群眾、中小學生創造條件、提供服務。該館講解員攜帶著幻燈片和拍攝的《中共代表團在南京》、《梅園風范》等錄像片,巡回到中小學尤其是一些邊遠地區的學校,為學生放映、宣講。據統計,每年開展這類宣講活動達40余場,受教育的學生6萬人次。
(三)辦讀書知識競賽、征文比賽
舉辦讀書知識競賽、征文比賽,能夠對中小學生了解歷史知識起到促進作用,在比賽過程中主動接受愛國主義思想的熏陶。
2004年為紀念蔡元培逝世64年,靜安區文物史料館、上海蔡元培故居舉辦了紀念蔡元培先生逝世64周年“蔡元培故居觀后感”征文比賽活動,對學生了解蔡元培的優秀品質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2009年5月24日,北京李大釗故居與西城區圖書館、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攜手舉辦了“弘揚愛國情共譜和諧曲” 家庭知識競賽活動。2011年11月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支持參與《鐵軍》雜志舉辦的舉行“新四軍光輝歷程”知識競賽,很好的宣傳了新四軍的成長歷史知識,讓廣大師生很好地學習了新四軍的“鐵軍”精神。
三、將紀念館打造成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
隨著現代現代社會對所需人才素質內涵的要求不斷提高和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經成為了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了學生必須參加的教育和教學活動。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各學校都積極地與社各單位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建立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各紀念館有著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平臺,具備成為周邊中小學生的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條件。紀念館要以此為契機,努力為在校中小學生搭建一個鍛煉的平臺,成為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好去處。
(一)選拔培養中小學生“義務講解員”
招募中小學生義務講解員為游客做講解,選擇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中小學生作為“義務講解員”,經過一系列的培訓,可以使學生們在學習革命傳統中找到樂趣,可以增強他們的主動性,可以培養他們的健康心理、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博物館,了解偉人的崇高品質,這些對中小學生的成長都是有利的。選拔培養中小學生義務講解員,不僅對學生自身發展有利,同時也能成為博物館宣教的一個亮點。每年的暑期都是紀念館游客參觀的高峰期,館內講解員的講解壓力比較大,中小學生義務講解員可以緩解部分講解壓力,同時也能為講解隊伍增添了新鮮血液,注入新的活力。孩子們稚嫩的嗓音和獨特的講解方式,會帶來不一樣的宣傳效果。孩子們在向觀眾講述一個個動人的小故事中,可以收獲喜悅,獲得成就感。
(二)招募小小志愿者
為了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參與到融入到紀念館這一個大家庭中來,除了選拔義務講解員,還可以通過招募志愿者這一方式來實現。成為一名志愿者,是中小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另一方式。做一名志愿者,是中小學生深入接觸社會實際、了解社會的一個好機會,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能夠豐富他們的閱歷,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因此,紀念館要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為中小學生們提供這樣一個平臺,為中小學生的教育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為紀念館與公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不管是義務講解員的選拔,還是小小志愿者的招募都能為紀念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孩子們在做義務講解,在當志愿者的過程中收獲喜悅和成長。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尋找快樂,在奉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真正感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紀念館的小義務講解員選拔和小志愿者招募要常態化,加大這項工作的力度。從目前現狀來看,很多紀念館的這項工作只是偶爾開展,并未形成長效機制,這一問題各紀念館要引起重視。各紀念館要不斷努力,努力將自身打造成為周邊學校中小學生的社會實踐好去處。
總之,紀念館作為中小學生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要提高認識,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做好自身內部建設,加強與周邊學校的聯系,加大對中小學生這一參觀主體的研究力度,為當今中小學生素質的發展和提高作出貢獻。
文章標題:教育與職業雜志投稿紀念館實現中小學生教育功能的幾點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xiaoxue/2379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