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小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12-19 17:03 熱度: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可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有許多教師刻意追求表面課堂效果,上演一幕幕合作秀、媒 體秀、表演秀,而忽視了文本的存在。又一輪課改之風重卷小語課堂,呼吁“關注文本,夯實基礎”,讓語文課堂“返璞歸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以文本為 憑借,夯實基礎教育呢?
摘 要: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離不開文本解讀,文本是閱讀教學的依托。離開了文本,閱讀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又一輪課改之風重卷小語課堂,呼吁“關注文本,夯實基礎”,讓語文課堂“返璞歸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以文本為憑借,夯實基礎教育呢?怎 樣在課堂中有效的完成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創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語文課堂呢?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解讀文本,課程價值,深層內涵,建設者
一、科學的解讀文本
閱讀教學離不開文本解讀,文本是閱讀教學的依托。離開了文本,閱讀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木之本。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應親密接觸文本,吃透 文本的內涵。其次,教材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依據,是教和學憑借,是“新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教學思路的形成,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效果的評價,都與教材密 不可分。因此語文教學要緊緊圍繞語文教材進行。
科學解讀文本首當其沖是“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國小語專家賈志敏先生的備課“座右銘”:“備課,首先要能把課文熟讀成誦。”“讀”是解 讀教材的前提和基礎,“讀”是實現教者與文本對話的最傳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熟讀教材,吃透教材是解讀文本的關鍵。其次是“想”,認真揣摩,積極思考,認 真地了解教材內容,以及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材料,對文本關鍵詞語、句子的深入理解,反復推敲。教者對文本內容應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對文本的個性化,創造 性的理解,不應停留在教材的本身所呈現的內容、知識框架上,要透過教材,看到教材的背后的課程價值。
《狼和鹿》這篇文章講述了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是關于“人與動物”的故事,講述了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森林里的鹿群,大 量捕殺狼及鹿的其他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為被嚴重破壞。備課時,我立足與文本內容,熟讀教材,為了實現教者與文本的第一次“對話”,我 查閱了大資料了解故事的背景,研讀有關生太平衡的相關知識,如“食物鏈”“環境保護”等,以此為視角反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對文本內容 的感悟、體驗中,準確把握教材的特點和課文的深層內涵,在備課過程中,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提升專業素養。
二、靈活的運用文本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如何創造性的用好“例子”,關鍵憑借教材,因勢利導,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的因素,創設語言學習的空間。在教學中,學 生是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的精彩源于學生的精彩,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引領學生傾聽文本的聲音,觸摸作者的心靈。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和思考中,有 所感悟和思考,在對文本的深入學習和思考中,實現學生語文本的對話。
執教《狼和鹿》這一課,我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心理特點,把教材內容與學生已有的認識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新課: “狼和鹿都市我們非常熟悉的動物,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怎么樣的?鹿又是怎么樣的?”孩子們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積極發言,有的說:“狼是貪婪的,鹿是溫 馴的。”有的說:“狼是兇殘,鹿很善良。”許多孩子還在言談中表示喜歡美麗的鹿,不喜歡兇惡的狼。看著孩子們沉靜在自己的認識世界里,我抓住了兒童的好奇 心強的特點,把握時機,不動聲色地說:“可是,在凱巴伯森林里,兇殘的狼成了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美麗的鹿卻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這是 怎么回事呢?帶著疑問,讓我們去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看一看。”看著孩子們震驚的表情,渴望了解故事的神情,我知道我已經成功的讓學生走近了文本,他們 準備興致勃勃地去了解、探索文本,為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教會學生讀書是關鍵。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人性化行為,受到情感熏陶哦,獲得思想啟迪,享受 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 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讀書空間,讓他們興致勃勃去參與、研究、發現。課 堂上,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讀全文,帶著思考細讀凱巴伯森林變化前后,反復讀一組組看似簡單而又內涵豐富的數字,此時此刻,孩子 的思維在碰撞,孩子們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思考,用心在體驗。紛紛提出了心中的疑問:“貪婪而兇殘的狼怎么會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美麗、善良的鹿為什 么是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凱巴伯森林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這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字又說明了什么問題?”這是個性化的思考,是與 文本的成功對話,我欣喜,充分重視學生的內心體驗,尊重學生的閱讀發現、創造。又再次引領孩子們返回文本細細品味,品讀文中重點的詞語:“提防、蔓延、饑 荒、居然”,賞讀凱巴伯森林變化前后的語段,通過語言文字的渲染,多媒體畫面的直觀展示,讓孩子們從簡單、重復的感情朗讀中發現文本的豐富內涵。我再順勢 拋出“作者給‘功成’和“禍首”都加上引號,為什么?真正的禍首是誰?”孩子們積極主動地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對文本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孩子們激動 地說:“是我們人類自己,是因為人類無知與好心,才釀成這樣的悲劇。”“人類真是太傻了,好心辦壞事。如果他們多了解一些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就不會發生 這樣的事情了。”個性化的思考,個性化的閱讀,在課堂教學中閃光。孩子們的解讀是多么深刻,他們已經與文本融為一體,我驚訝他們小小年紀也能領悟如此透 徹,我由衷的嘆到:“是啊,世間萬物之間都存在著這種互相制約,互相聯系的平衡關系,這種平衡關系一旦被破壞了,將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在教師的指導和引領下,學生實現自主、探究學習。 三、創新的超越文本
教師既教材的使用者,同時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教師在讀懂文本內容,感悟人文內涵的同時,要善于從知 識層面上挖掘文本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文本拓展是對教材內容的補充和延伸。《狼和鹿》是一個關于生態平衡的故事,三年級孩子年齡小,對生態平衡沒有較深的認 識,只停留在保護環境的層面上,什么是生態平衡?為什么要保護生態平衡?學生還不是很清新楚。為了讓學生更多的理解生態平衡,弄清食物鏈,豐富教材內容, 我以教材為媒體,把文本解讀的觸角伸出教材外,向更大的空間延伸。課前,我讓學生收集有關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在班上進行交流,比如“人類大量捕殺青 蛙,使田地間的害蟲越來越多,影響農作物生長。”人類濫砍伐樹木,引發沙塵暴,使鳥類無處生存。”“人類捕食蛇,使許多蛇種瀕臨滅絕。”等等,利用現代信 息技術在“聲音、圖像、色彩”等方面提高學生認識水平的優勢,制作“信息超市”,分三個內容進行展示 “人類的過錯”、“食物鏈”、“如何保護生態平衡”。學生在觀看、思考的過程中,產生共鳴,既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又讓他們更深入地認識“生態平衡”的概 念,了解生態平衡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從而,更加自發的去愛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最后,我設計“做一名環保小衛士,設計一句廣告詞。用最清潔的語句告 訴身邊的人?你最想說什么?”孩子們興勃勃,暢所欲言,“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共同保護地球母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愛護動植物,從我做起。” 這一環節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這種個性閱讀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放飛學生的想象。實現課堂教學源與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過程。
文本是教師與學生重新解讀和建構的基礎,關注文本,夯實基礎教育是每一個新時代語文教師的使命,科學的解讀文本,靈活的運用文本,創新的超越文本,在課教學中有效地完成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創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與名師的差究竟在哪里.上海出版社,2010.6
[2] 蔣成禹著.語文課解讀.浙江大學出版,2000.10
[3] 王尚文著.語文教學對話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
[4] 勵汾水著.新課程小學語文評課的理論與實踐.寧波出版社,2005
文章標題:中小學教育投稿關注文本 夯實基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xiaoxue/2442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