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小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7-03-21 11:57 熱度: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幼兒園過度進入小學階段,這個時期的語文教學要寓教于樂,課堂氛圍要營造出活潑的氣氛,才能有利于小學生吸收現階段的語文知識。
《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育期刊,是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管、上海教育出版社主辦的教師教學輔導讀物。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維悟理等綜合語文能力,在這些豐富多彩、以能促學的語文活動中得到發展。
一、以趣促學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道出了人們學習的心理。一年級的孩子特別活潑好動,課堂上很難循規蹈矩地坐在那里聽老師講課。“以趣促學”是啟蒙老師教學的一個法寶。
語文課中拼音和生字的教學,用故事、謎語、游戲、兒歌、繪畫等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不斷刺激其興奮點,激活多元智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例如教學生認識“山”字,并用“山”字組詞、說話、寫話,老師先出示幾幅不同特征的“山”圖,貼在黑板上,這幾幅有趣的圖畫把學生的視線吸引過來。老師再讓學生觀察聯想:山的形狀和山字的形狀有沒有相像的地方?這一有趣的問題,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激發了觀察、比較、聯想、表達的興趣。學生不僅認識了山字,也豐富了對山這一事物的感性認識。
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根據不同特征的山圖組詞:高山、青山、小山、山峰、山巒……,再運用這些詞說話、寫句,學生不僅興趣濃,而且學習效果很好。教學中,教師關注的是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運用和新的知識經驗的獲得,并在自主學習活動中加以整合,促進綜合智能的發展。
二、以求促學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只有當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時,老師再來教效果更好。因此教學中,我們十分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1、用“神秘法”激發求知欲。也就是把平常的事物故意隱蔽起來,給學生一種神秘感,使之迫切想知道究竟。如復習字詞是比較枯燥的學習活動,老師就運用神秘法激發學習興趣。首先把要復習的生字或詞展示出來,然后說:“在這些字詞里面,有三個藏在這個盒子,是哪三個呢?看誰猜得準,一個也不錯。”好奇心和好勝心強是兒童的特征。孩子們聽老師這樣一說,都希望猜到盒子里的字詞,于是你讀這三個,我讀那三個。連幾個學習困難的學生都搶著舉手:“老師,我要讀就這樣你搶我讀,把要復習的字詞一下子讀了個滾瓜爛熟。老師在聽學生讀的過程中,相機矯正讀音,進行點評和鼓勵,復習的目標達到了。老師再拿出盒子里的字詞,原來這三個字詞在字形或讀音上易錯難記,放在最后重點復習。這樣,既提高了復習的效果,又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2.用“發現法”激發求知欲。有專家這樣說過:兒童總希望自己成為秘密的發現者。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確實認識到,只要給孩子們一個發現的對象,他們就會一本正經地思考、探究,最終發現問題。孩子們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積極求知的過程。蘇教版低年級語文教材圖文并茂,內涵豐富,為學生探究學習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在教學中,老師認真研究教材,找準有價值的發現點,啟發學生帶著發現的眼光去學習。如第二冊《識字2》是體育運動的項目名稱和器材名稱組成的詞串,共l2個詞排四行,上下配有相應的圖片。在學生熟讀詞串后,老師提出三個發現點啟發學生進行“發現式”學習:第一,上下的圖片與中間的每一個詞是有聯系的,你能發現它們有什么聯系嗎?第二,四行詞,每一行詞的分類有區別,是什么區別呢?你一定能發現。第三,中間一幅圖是奧運會的圖標和中國運動員獲獎的畫面,在這幅圖里面你能發現什么?老師鼓勵學生先獨立觀察思考,再合作討論研究,學生儼然一副探尋者模樣,積極認真地進入自主學習的境界。這三個發現點由定向到不定向,由詞義的理解到意義的延伸,全在學生積極自主的發現式學習中有效地完成。
3.用“懸念法”激發求知欲。這種方法在兩個方面使用較多。一是學生的學習興趣處于低潮時,老師給學生設置了一個懸念,激發求知欲;二是為了讓學生向縱深發展,把要探究的問題設置成懸念,激起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如教學《司馬光》這一課,在閱讀課文后,為了讓學生展開求異思考,老師設置了這樣一個懸念:司馬光救出了掉進缸里的小孩后,幾個大人就把那口缸搬走了,說是放在假山邊不安全。可是等到這些孩子們第二次來花園玩時,假山下又放了一口大缸,缸里又裝滿了水;孩子們后來還是爬到假山上去玩,可這次就非常安全了,為什么?學生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熱情很高。既進行擴散思維的訓練,又在討論中增強了安全意識,豐富了生活經驗,鍛煉了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
4、用“成功法”激發求知欲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時,面對有一定難度的知識內容,也會積極地投入學習。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成功,我們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和經驗,設置多層次學習目標和要求,讓每一個孩子每天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例如作業用生字組詞,就設置了三個層次的要求:第一層,一個字組三個不同的詞:第二層,一個字組兩個不同的詞,把其中的一個多寫一遍;第三層,只組一個詞,把這一個詞寫三遍。鼓勵學生盡量完成第一層次的作業,但最少要完成好第三層次的作業。有一次老師對一個學習困難較大的學生說:“你只組一個詞寫三遍就行了”。誰知這個孩子卻堅定地說:“老師,我會組三個詞!”老師當即鼓勵他,他更自信了。這是成功激起的自信,自信帶來求知欲望。
文章標題: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xiaoxue/3528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