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小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21-07-21 15:27 熱度:
兒童審美心理是審美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術界多從音樂、美術、書法、語文等學科角度對其加以研究,研究成果頗豐但研究視野亟需進一步開拓。從地域文化傳承的角度出發,以東北歷史文化名城——沈陽的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審美心理培育問題加以研究,將有助于對兒童審美心理研究的拓展與深化。
1.培育原則
審美心理是指作為審美主體的人在審美活動中面對審美對象時,以無功利的審美態度感知對象,從而在審美體驗中獲得情感愉悅和精神暢快的心理過程。[1]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一階段具有明顯的接納和理解藝術形態和藝術風格的困難,在審美評價活動中主要采用非藝術審美標準,但高年級中已經有一部分學生開始從一般的審美心理水平向藝術性的審美水平過渡。[2]因此,對小學生的審美心理培育應注意遵循如下原則:一是寓教于樂原則。這是美育的重要原則,不僅與審美心理活動的愉悅性高度契合,也符合小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心理年齡特點。在對小學生的審美心理培育中融入沈陽地域文化元素,應以直觀、生動、形象的文化展示為根本,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家鄉的熱愛。二是尊重個性原則。面對同一審美客體,不同的審美主體形成的審美評價千差萬別,小學生的審美心理同樣如此。面對沈陽的歷史文化元素,不同的小學生受其生理遺傳、家庭教育與前期審美積淀的影響,會形成不同的個性審美心理,教師在審美心理培育過程中要以尊重學生的審美個性為前提,對其加以有效地啟發與引導。三是循序漸進原則。如上文所述,小學生的審美心理主要處于非藝術審美階段,但其發展也是呈漸進態勢的,尤其在高年級還會有部分學生過渡到藝術審美心理階段。因此,教師在向小學生展示沈陽地域文化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審美心理發展的漸進性特點,設計符合小學生各年齡段心理特點的教學計劃,實現由直觀、簡單向抽象、復雜的逐步過渡。
2.培育內容
作為東北的歷史文化名城,沈陽山川壯美,土地肥沃,并有豐富的新石器文化、遼金文化、元明清文化遺存,尤其在清代更成為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沈陽還留存著眾多的革命歷史紀念地,矗立著一座座愛國英雄的豐碑。濃厚的歷史意蘊為沈陽市的小學生審美心理培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現從自然美、社會面、藝術美三個角度對培育內容加以闡釋。首先,呈現沈陽山川景觀的自然美。據民國時期的《沈陽縣志》載:沈陽有著名的八景,分別為天柱排青、輝山晴雪、渾河晚渡、塔灣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觀蓮、萬泉垂釣、黃寺鳴鐘。[3]這八景即今天的天柱山、輝山、渾河、塔灣、萬柳塘、柳條湖、萬泉公園、實勝寺,并仍被不同程度地沿用、擴建、觀賞。如今,沈陽還有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國家森林公園、世博園、怪坡、古隕石山、北運河、臥龍湖等景區,也生動呈現了山川景觀之美。以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而論,沈陽的棋盤山屬長白山余脈,早在明初即載入史冊。在190平方公里的總面積中,97平方公里是連片的森林,園區中集中了沈陽棋盤山、輝山、大洋山、植物園、秀水湖等眾多景觀,2001年還被列入國家AAAA級旅游區。再如萬泉公園,其園林亭臺在清代光緒年間始成規模,民國初年已經成為粗具規模的水上樂園,今天仍能看到萬泉垂釣、萬泉蓮舟、秋觀河燈等景色。[4]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亭臺園林,沈陽都有培育小學生審美心理的豐富的自然美資源。其次,展示沈陽歷史文化中蘊含的社會美。沈陽早在7千余年以前就產生了新樂文化,自戰國的燕國在此設立遼東郡以來,沈陽一直都是東北的軍事重鎮,經歷了隋唐收復遼東、遼金戰爭、明清交鋒、日俄會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戰火的洗禮,留下了深厚的歷史積淀。在文物方面,有鄭家洼子青銅器、高臺山新石器、葉茂臺遼墓群、寺廟、道觀、佛塔等眾多歷史遺跡。尤其自努爾哈赤遷都沈陽以來,沈陽不僅是滿族的故鄉,而且被譽為清朝崛起的“龍興之地”,留下了盛京宮闕、福陵、昭陵等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在革命烈火之中,沈陽還保有中共滿洲省委舊址、北大營原址、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東北解放紀念碑、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等眾多的歷史紀念地,成為無數愛國英雄浴血奮戰的明證。漫長的古代歷史使沈陽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意蘊,光輝的紅色革命歷程則給沈陽增添了厚重、悲壯、宏闊的崇高美,這是沈陽古城蘊含的最絢麗的色彩。無論是古代歷史文化,還是紅色革命文化,均為培育小學生審美心理提供了豐厚的社會美素材。第三,傳遞沈陽豐富多彩的藝術美。沈陽的藝術形式豐富多彩,在建筑、書法、戲曲、曲藝、雜技等諸多方面皆成就斐然。具有代表性的藝術美如沈陽故宮的宮室建筑之美、沈延毅書法的古樸蒼勁之美、唐韻笙京劇的剛勁之美、霍樹棠東北大鼓的爽朗豪放之美、蔡少武飛車雜技表演的驚險之美等,均會對小學生的審美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盡管小學階段大多數學生不能達到藝術審美鑒賞的水平,但在地域藝術元素潛移默化的熏陶下,自會積淀下對藝術美的不同程度的感知。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個方面并非割裂的個體,而是存在著有不同程度的融合。以沈陽故宮為例,其中既蘊含了清代開國的歷史,又呈現了宮室建筑之美,是社會美與藝術美的融合。同時,在培育內容的設計上,從小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出發,宜以自然美的呈現貫穿整個小學階段,因為自然美最易于引發兒童的審美感悟;社會美的呈現則宜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內容上循序漸進、逐漸深入;藝術美的展示宜安排到高年級,引導學生作初步的審美感知。
3.培育策略
將沈陽地域文化融入小學生的審美心理培育,可通過學校課堂教學、學校課外活動、家校聯合行動等不同的途徑加以實現。在付諸于實踐的過程中,可采用如下培育策略:一是實地游覽。這是向學生展示沈陽之美最直觀、最有效的方式,尤其適合于沈陽自然美的展示。學校可通過春游、秋游的方式,組織學生近距離地觀賞沈陽的山川園林。也可通過家校聯合,由學校規劃游覽內容,家長帶領學生參觀游覽,使家長也成為美育的參與者、協作者,從而更有利于家校同力展開美育工作。二是信息技術展示。根據當今的時代特點,充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與互聯網平臺,設計多媒體PPT課件、微課,或側重于自媒體平臺設立微信公眾號、發布抖音短視頻等,以直觀、逼真的音視頻形象向學生展示沈城之美。也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雨課堂等學習平臺,向學生發布學習視頻、微課等,使學生在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上就能輕松獲得學習資源。三是班隊活動宣講。這一策略能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在班隊活動中,在教師對宣講內容加以設計的基礎上,以學生宣講為主體,采用演講、討論、表演等多種形式介紹沈陽之美。學生既可以用事先寫好的作文作為演講稿,也可以圍繞一定的主題展開現場討論,還可以把對沈城之美的介紹編成小品、相聲等進行表演。這樣既可以實現寓教于樂,又能使學生在活動參與中加深對地域文化的審美體悟。四是校園環境文化滲透。校園文化是學校精神面貌與教育理念的直觀呈現,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更是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物質載體。在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中滲透沈陽地域文化元素,無疑會在潛移默化中促進美育工作的展開。如在教學樓走廊布置“沈陽八景”等景觀的畫作;在宣傳欄介紹沈陽的歷史發展、革命故事;在大屏幕播放宣傳沈陽文化的短視頻等,使學生在校園中就可以直觀領略到沈城之美。五是采用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又稱過程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即時、動態、多次對學生實施的評價,它注重及時反饋,用以強化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其本質的特點是將所收集的信息用于改進。[5]將沈陽地域文化融入對小學生的審美心理培育,這本身即屬于教學改革與探索,需要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也不能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因此,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比較適宜,這樣一方面可以通過不斷收集學生的學習反饋及時進行教學調整,一方面也可以采用成長記錄袋等形式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分析其學習中的優勢與不足。總之,兒童審美心理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學現象,涉及到兒童審美廣度、審美趣味、審美感興力等諸多方面。有效的兒童審美心理培育,最基本的任務是選擇適宜的審美對象,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到對兒童審美廣度的拓展,對兒童審美趣味、審美感興力的引導。對于沈陽市的小學美育來說,就近取材,以沈陽的地域文化為審美對象,不僅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傳承,更有利于從小學生熟悉的文化情境入手,進一步促進其審美心理結構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立新.審美心理理論對兒童美術教育的啟示[J].藝術教育研究,2019(16):76.
[2]張奇.兒童審美心理發展與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50,244.
[3]趙恭寅,曾有翼.沈陽縣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504.
[4]沈陽市政協學習宣傳文史委員會.歷史文化名城沈陽[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6:97,112.
[5]趙德成.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是什么及如何推進[J].教育科學研究,2013(3):47-48.
作者:華云松
地域文化傳承視域下的沈陽市小學生審美心理培育相關推薦審美文學與社會心理管理有何關聯
文章標題:地域文化傳承視域下的沈陽市小學生審美心理培育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xiaoxue/4624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