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學前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21 14:17 熱度:
摘 要:為了更好地完成“快樂生活,健康成長”這一學前教育的核心任務,嘗試將幼專生的編(兒歌)、講(故事)、彈(琴)、唱(歌)、跳(舞)、畫(畫)、做(手工)等技能綜合性地運用。培養幼專生幼兒戲劇表演的綜合能力,不僅可提高幼專生專業綜合素養,而且能幫助其在今后工作中有效指導幼兒掌握戲劇及其他藝術形式表演的技能,運用戲劇來豐富幼兒的覺察力,使他們能通過想象認識現實,開啟幼兒說、唱、跳、畫等藝術表演智慧之門,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育論文,幼專生,幼兒戲劇,表演,綜合能力
“一個孩子如果沒有機會從小學習表演,將來很難成為有魅力的社會角色。讓他們參加戲劇表演,不是要培養文藝愛好者,而是要賦予孩子們一種社會技能。”著名學者余秋雨的這句話充分顯示了戲劇表演對參與社會交往,促進社會技能和提升個人綜合素養的重要性。
戲劇是一門涵蓋文學、音樂、美術、舞蹈、表演等的綜合藝術。戲劇表演是西方發達國家重要的教育形式,采用啟發式、參與式、游戲式的教學理念,從語言、音樂、舞蹈、繪畫、表演等方面,培養各階段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綜合素質培養。幼兒戲劇是指引導幼兒用語言、肢體、表情、歌舞等表演形式,表現輕松、愉悅、有情節、有故事性、有理念的故事內容。
幼專生的戲劇表演能力是指通過借助繪本、童話、寓言等為腳本,從劇本改編到語言表現,從音樂音效選取到道具場景制作,鍛煉幼專生的改編創編、聲形表演、配樂音效、道具制作、角色化妝等綜合能力,并群集團隊智慧共同完成整場戲劇的表演。培養幼專生戲劇表演的綜合能力,能激發她們表演的主動性、表現力、想象力和創造性,豐富她們多種形式的藝術體驗。
圍繞“快樂生活,健康成長”這一學前教育核心任務,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有機地滲透游戲式的幼兒戲劇表演,激發幼兒說、唱、跳、畫等藝術表演的綜合智慧。探索將幼專生的編(兒歌)、講(故事)、彈(琴)、唱(歌)、跳(舞)、畫(畫)、做(手工)等專業技能在戲劇表演中綜合運用。
1 培養幼專生幼兒戲劇劇本的改、創編能力及語言表現能力
在劇本改、創編能力的訓練上,引導幼專生結合幼兒文學中創編兒歌和童話故事的文學經驗,選取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提煉成戲劇素材,對戲劇進行選、讀、改、創,從而提高幼專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首先,選取繪本、經典童話、寓言等作為幼兒戲劇腳本的來源,題材、內容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需求、理解欣賞水平。如:《三只小豬》《我選我自己》《小紅帽》《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啊哈幼兒園》《我不困,我不想睡覺》等等,生動的故事情節,活潑、富于童趣的語言風格,容易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
其次,改編劇本時,引導幼專生學會用童心來感悟作品內涵,用幼兒的眼光來看待人物,用幼兒的語言。做到整體把握故事的發展脈絡,真正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深入體會主題和人物的性格特點,并根據課堂上學到的幼兒戲劇表演常識及語言文體轉換的能力去改編,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豐滿,使故事情節更加有趣、生動。
最后,引導幼專生認識戲劇語言是以生活語言為依據,經過加工、創造的藝術語言。將文本的敘述性語言創造性地加以改編,讓臺詞淺顯易懂、簡潔活潑,富有表現力,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語言習慣。如既幽默又寓味深長且具有中國元素的繪本《石頭湯》,要將繪本內容改編成腳本形式的臺詞,在改編過程大膽突破,采用童謠和歌舞為主要形式。童謠讀起來瑯瑯上口、易學易記、音韻和諧,有助于幼兒理解和學習,采用歌舞形式的舞臺效果則比較活潑,易被幼兒所接受。
語言表現是以聲音為載體,輔之以表情語言和肢體語言的配合。訓練可從日常教學中的繞口令、兒歌、講故事、角色扮演等開始,加強訓練喜怒哀樂、驚悲疑羞等豐富貼切的表情,對眼神或表情反復推敲、試演,以此培養幼專生的聲音語言(重音、節奏、停頓和語調)、角色語言、表情語言、心理語言等各種與語言表現有關的綜合能力,能準確把握角色的人物性格,藝術地表達劇本的內容情節。語言表現能力的另一種訓練是肢體語言的展示,配合臺詞、音樂表現出特有情緒的動作舉止。合理的肢體語言可以幫助幼專生準確地理解劇本表達的內涵,塑造完美的舞臺形象。
語言表現能力是幼專生戲劇表演中最重要、最應加強訓練的技能。否則,不恰當、錯誤的語言表現方法將導致她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影響幼兒對語言的學習、理解和表現力,使幼兒養成不良的語言表達習慣。
2 培養幼專生幼兒戲劇的音樂表現能力
音樂是戲劇表演的靈魂,是開幕、換場、烘托氣氛、強調人物內心活動等所用。音效則是在表現劇中的器物、動作、人物心理反應等所發出的真實或象征的音響效果。
在幼專生幼兒戲劇表演綜合能力方面,要培養她們對劇本配樂、旋律節奏的理解力和感受力、聲音模仿、即興哼唱及打擊樂器的演奏等綜合能力。鼓勵幼專生參與戲劇音樂表演的實踐,激發想象和創新,鼓勵幼專生大膽嘗試創造性的音樂體驗。
在訓練中,首先,引導幼專生根據劇本內容和人物臺詞的需要,挑選什么音樂來表現劇本情節,并把握音樂、節奏運用的原則,在音樂豐富變化的啟發下去創作。可根據劇本情節創新地增加中國元素的京劇樂曲、童謠,或者歐洲、非洲元素的田園式手風琴、班卓琴等,引導學生掌握運用樂曲的場景、時間的掌握與動作配合的精確度,或漸強漸弱、適宜的音量等,她們在音樂運用中體會捕捉表演的靈感,極大地增強戲劇演出的效果。
其次,引導幼專生借助奧爾夫音樂課上的打擊樂技巧,讓她們在生活中尋找相似音效的物品,自制樂器來模仿不同的聲音,如:將沙子、米粒、紅豆等裝進空塑料瓶,模仿小雨、冰雹的聲音,用吹卷紙筒的聲音模仿大風,搖晃裝入細沙的紙盒模仿海浪的聲音等等,將音樂的“跳躍性”融入戲劇表演,幼專生通過聽覺、視覺、觸覺感受到語言與藝術完美結合的魅力,提高了她們戲劇音樂的鑒賞能力。
3 培養幼專生幼兒戲劇的美術表現能力
培養幼專生幼兒戲劇的美術表現能力,讓她們的繪畫、手工等專業技能通過戲劇表演得到鞏固和提高。比如:舞臺布景創設、道具制作、服飾頭飾制作、角色化妝等綜合能力。
首先,選定、改編劇本后,引導學生考慮劇本人物需要什么樣的服飾,故事情節需要哪些道具,應有怎樣的舞臺布景等等。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采用哪些材料和方法來制作。如《森林音樂會》中,需要百靈、烏鴉、小熊、小兔和大象的頭飾,需要大樹、蘑菇及各種樂器等道具。然后,將收集的廢舊紙盒、皺紋紙、可樂瓶、吸管、鐵絲、泡沫板等進行加工、改造成大樹、蘑菇、花草的形狀。用卡紙和吸管做成蘑菇、花草的形狀,把棉花用膠水黏在一起做成小白兔的衣裙,用鐵絲和吸管彎成各種樂器,一幕栩栩如生的森林音樂會就開始了……。
其次,戲劇角色的化妝是人物外部形象創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門技術活。化妝要求抓住不同的角色特征,如在《拔蘿卜》中,老奶奶脫落的牙齒可用黑色顏料涂在兩顆門牙上,非常逼真地表現老奶奶的豁牙。通過幾場幼兒戲劇的匯報演出后,學生就能根據不同的人物造型獨立承擔化妝的任務了。
幼兒戲劇的狀態就是幼兒生活的狀態。戲劇與游戲之間有許多種的結合,戲劇以其獨特的魅力給幼兒園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在“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主旨下,綜合性的戲劇表演成為幼兒學習知識和技能一種重要渠道。幼專生掌握戲劇表演的綜合能力,能選取符合幼兒經驗和能力的主題,開啟幼兒綜合性的藝術表演智慧,有效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枚君.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M].心理出版社,1989.
[2] 丁洪哲.舞臺導演的藝術[M].淡江大學出版社,1987.
[3] Barbara T.Salisbury.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M].林玫君譯.心理出版社,2003.
[4] 馬莉珠.戲劇肢體語言訓練[Z].開俐寶業有限公司,1987.
[5] 李瑩,肖育林.學前兒童文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6] 董奇.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文章標題:小學教育論文培養幼專生幼兒戲劇表演綜合能力的探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xueqian/2636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