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學前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6-01-14 15:57 熱度:
早教也就是早期教育,也稱為學前教育,是針對學前兒童開展的教育。一般意義上講,早期教育包括由托兒所或幼兒園等專業社會組織對0~3歲嬰幼兒進行的教育,也包括家庭對嬰幼兒所進行的系統化教育。本文是一篇教育研究期刊發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中國早教機構規范化發展問題探究。
【摘 要】早期教育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歐美國家,隨后在我國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早教機構隨之發展迅速,但是也出現不少高速度、低質量的問題,如收費不合理,監管不到位;專業化程度低;對家庭環境培育不重視等問題。早教機構的規范化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早教機構的規范化發展,應當從政府加強指導與監管,針對早教市場建立合理的準入制度與收費監管制度;建立幼兒教師的培訓考核機制,提升師資的專業化水平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早教機構,規范化發展,問題,對策
一 我國早教機構發展概況
早期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嬰幼兒的求知欲,需要按照嬰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開展。早期教育是社會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早教有益于幼兒身心健康、聰明活潑地成長,對于提高人口素質有著積極的意義。
隨著越來越多的父母期望通過早期教育幫助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早教機構迎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市場需求和政策的支持帶來了我國早教機構的快速發展。我國專門面向家庭中0~3歲嬰幼兒提供服務的早期教育機構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并在最近十幾年的時間里獲得了較快發展。一般而言,我國早教機構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由幼兒園開辦,面向0~3歲嬰幼兒的早托班;第二種是以咨詢公司等名義從事早教業務的機構,也是我國當下市場上大部分早教機構的存在形式。近年來,我國早教機構發展中的諸多問題引起了社會高度的重視與關注。實現早教機構的規范化發展,打造科學、適度、健康的早期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我國早教機構發展中的不規范現狀
1.課程設置不合理,收費高
目前,早教機構最為突出的問題在于課程設置華而不實且收費偏高。早教機構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多追求噱頭,目的是引起家長的關注。不僅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和實施方案,課程設置也十分隨意,課程的質量和科學性根本無法保障。早教市場上特色眾多,但目的多是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需求,比如手腦并用、邏輯思維開發等,但是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卻寥寥無幾。嬰幼兒在早教階段最重要的是接觸自然,以及體能鍛煉、人際交往和人格發展的相關培養,但是關注這些內容的課程在早教機構中并不多見。
早教機構收費偏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早教機構的課程一般是按課時收費,課時會根據幼兒的情況做出相應調整,一般都是45~60分鐘。一線城市中早教機構的收費標準為每節課100~200元,每個幼兒年平均收費高達上萬元。早教機構成為追求利潤的商業運作產物,高昂的費用也使得早教成為普通家庭消費不起的奢侈品,喪失本該有的社會公益性和相關教育功能,阻礙了我國早教事業的長足進步。
2.行業門檻低,教師的非專業化
現存的多數早教機構掛著咨詢公司、培訓中心等名義,開辦早教機構往往只需在工商部門注冊。政府對早教機構在教育資質、課程設置、保教環境等方面缺乏監管,行業門檻低。同時早教機構師資從教的必備條件并不是教師取得資格證。大多數早教機構的從業教師只接受了內部培訓就正式上崗。這種培訓往往時間短、內容缺乏系統性,無法起到提高早教教師專業素養的作用。
3.早教機構缺乏指導家長的意識
早教機構的教育引導活動不僅要面向嬰幼兒,同時還要面向家長;嬰幼兒活動主要發生在家庭中,家長的育兒理念和行為直接影響著早教的實際效果。但當下早
教機構大多將教育的中心集中在嬰幼兒的發展上,而忽視對家長的指導,缺乏家庭教育指導的意識。很多家長缺乏嬰幼兒教育的知識,也不能從早教機構得到有效的指導。
三 促進早教機構健康發展的對策
1.政府加強對早教市場的監管,鼓勵早教公立機構的建立
政府的各級教育職能部門應當將早教機構納入監管范圍,強化早教機構的規范與引導,建立專門的監督機關負責監督、評估和指導早教機構,并聯合教育部門與物價局等相關部門,加強對早教機構收費的監管。最重要的是,國家應當制定并完善專門針對早期教育的法律法規,設立行業標準,制定評估和驗收辦法,規范早期教育市場的發展。
當前市場上早期教育服務的提供者主要是私立早教機構,其目的在于獲利,而并非滿足家庭的需求;逐步建立公立早教機構滿足社會早教需求,不僅有助于規范早教市場運行,樹立行業標準,也有助于為社會提供服務面更廣、質優價廉的早教服務,彌補行業的不足。
2.提高資質門檻,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目前,早教機構從業者缺乏統一的、硬性的準入標準,入職門檻過低。應當建立早教教師的準入制度,對早教教師在學歷和專業方面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從事早教教育的工作人員,要求其持證上崗,并引入權威性的早期教育培養方案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并通過實際操作考核,避免考核流于形式;在從業人員執業過程中,加強監督,對于不達標的從業人員,在整改培訓后仍不達標者應當取消其相應資格。此外,應當建立從業人員晉級學習考核制度,并與行業標準化的薪資待遇掛鉤,以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為家長提供全方位的指導
早教的授課對象不僅是嬰幼兒,還應包括家長,家長課程的內容應當包括教育理念、嬰幼兒護理、保健、營養等內容。嬰幼兒早期教育中家長的地位是早教課程無法取代的,家庭是嬰幼兒最重要的課堂。因此,早教機構應把指導家長作為早教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把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家中可行的教育方案,在家長的配合下才能保證教學效果。
4.應加強早教機構自身的建設
早教機構應當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教學和服務的質量才能取得更大的發展。早教機構應該調整發展心態,把資金集中到設施建設、課程開發這些核心項目上,而不能因重視短期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發展。首先,早教機構在課程上多設置指導家庭教養者的相關內容,必要時配備專業保健人員及心理醫生,以方便向家長傳遞科學的教育理念以及嬰幼兒保健、心理發展等方面的知識。其次,應當鼓勵家長參與親子交往的實踐活動,協助家長提高親子交往的質量,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并幫助家長建立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鼓勵家長互相分享育兒經驗。除此以外,應當重視早教機構教師的專業化,聘用具備相關資質的教師,并且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在職培訓,如組織教師參加專業培訓、專家講座、行業內定期研討等方式保證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5.早教機構應與高校建立合作
早期教育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學科,作為早教機構的從業人員應當具備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相關知識。因此,作為早教機構要實現規范化發展,就要與高校建立合作,實現自身的高水平發展。當前國內的主要早教理論多是從國外直接引入,多數沒有經過本土化或者專業性的解讀就納入早教課程內容,這種生搬硬套的做法把許多不符合我國國情的理論作為早教課程的指導,影響了早期教育的質量與水平。如果早教機構能夠借助高校專業的研究力量,實現國外理論的本土化,能使早教內容更適合我國幼兒教育的實際狀況。因此,我國早教機構與高校建立合作,是早教機構提升自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此外,與高校的合作,方便早教機構師資接受高校專家的理論培訓,進一步提高早教機構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姜新新、蔡淑蘭.我國早教機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2)
[2]高向東、牟宇峰.大城市社區0~3歲嬰幼兒教養現狀及對策思考――以上海市閔行區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09(7)
[3]夏艷萍、劉淑紅、張莉.早教機構教師現狀、問題與對策――以蘭州市為例[J].甘肅高師學報,2014(2)
[4]王麗莉、張敏竹.0~3歲嬰幼兒早教機構指導服務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江蘇省張家港市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2(12)
相關期刊簡介:《教育研究》是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綜合性教育理論學術刊物。1979年創刊,初為雙月刊,1981年改為月刊,至2007年5月共已出版328期。
文章標題:教育研究期刊發論文中國早教機構規范化發展問題探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xueqian/2967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