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學前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20-06-04 10:16 熱度:
21世紀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階段,信息技術已經進入第三次革命,從我們的吃穿住行到我們的生老病死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身影,信息技術可謂無孔不入,教育行業也是如此。現如今,在各種教育改革措施的推動下,教育行業不斷在探索寓教于樂的新途徑,各種信息技術應用以其資源廣、展示方式吸人眼球等優勢,成為教育行業的新選擇,多媒體設備是否普及成為衡量一個幼兒園教學實力的一項指標,任課教師能否熟練使用多媒體設備也被很多幼兒園納入教師考核指標之中。在各種教育階段中,幼兒因其自律性較差、對科學活動感知能力較弱、對于教學方式的生動性以及多樣性需求最高,成為各種信息技術輔導科學活動探究式教學的重要目標。
一、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科學活動探究式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1.信息技術能激發幼兒科學探究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將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教學變成一種樂趣是我們幼兒園教師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事。學齡前幼兒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也不懂大多科學活動教學背后所蘊含的意義,活動積極性不高,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特別是科學活動,幼兒們往往比較難以理解,也很難一直保持“興致勃勃”的狀態,久而久之,教師也可能將科學知識教學流于形式,這時候就需要考慮轉換對于幼兒科學活動教學的目的,在幼兒園階段要將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轉化為對科學活動過程的體驗,幼兒通過科學探索增加自身科學經驗,為后面的各學習階段積累經驗。信息技術手段能很好地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能很好地活躍課堂的科學活動氣氛,特別是利用信息技術能播放幼兒喜歡的卡通人物形象,讓他們為幼兒講解相關的知識片段,這樣就能讓幼兒沉浸在對科學活動探究的愉快氣氛中。例如,在給幼兒開展《認識螞蟻》這一科學教學活動時,幼兒對于螞蟻外形特征及習性并沒有明確的概念,對活動的開展造成了很大影響,是一大阻礙。所以教師在做《認識螞蟻》的科學活動教學之前,讓幼兒的爸爸媽媽帶孩子出外尋找螞蟻,并將尋找到的螞蟻記錄下來,如拍照或者錄視頻,當活動開始時,通過播放照片還有視頻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之后再利用動畫科普視頻向幼兒展示了螞蟻有趣的成長故事。在播放視頻過程中,幼兒對螞蟻的形態和各成長階段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在做了這些相應課程調整后,明顯激發了幼兒對于科學活動探索的欲望。活動之后,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幼兒憑借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就可以開始自己的認識螞蟻科學活動探究之旅。2.信息技術能豐富教學形式信息技術的多樣性與生動性,可以很好滿足幼兒園在科學教育的活動教學形式上的缺陷。以往的幼兒園教學方式幾乎就是通過教師不斷地提問、引導幼兒學習來促使幼兒獲得知識,但在科學活動的教學中,往往僅憑言傳并不能很好地讓幼兒領悟科學的魅力、了解到實際情況。特別是幼兒的生活經驗以及知識儲備還不夠豐富,往往不能對相關現象具象化。幼兒往往靠教師的講述想象其過程,但是在幼兒具象思維中,想象是要有實際參考物的,完全靠想象來進行的科學活動難度太大,長此以往,消磨了幼兒對科學現象的探究欲,限制了幼兒的發展。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這一現象能很好地被信息技術來解決,一部手機往往能成為教學資源短缺最好的解決方案。多種教學方式的共同作用能很好地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使得探究科學活動不再是僅憑想象。例如,《彩虹的制作》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要教會幼兒怎么用小噴壺在陽光下制造自己的小彩虹。為了向幼兒介紹彩虹之美,教師不僅自己帶頭動手實驗,還讓實驗失敗的幼兒觀看實驗成功幼兒的視頻及經驗介紹之后通過自己操作獲得成功,接著利用3D技術讓幼兒們觀看世界各地各種彩虹的美妙,讓幼兒真正理解科學活動的奧妙之處。3.信息技術能安全生動地展示各種科學現象展示信息技術能反復重現各種科學現象,當幼兒在課堂上對知識點沒有能完全理解吸收相應知識點時,可以在父母和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隨時重溫相關知識。很多科學活動是伴隨危險進行的,當然科學需要冒險精神,但對于幼兒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幼兒對危險的控制能力太弱,在面對很多突發狀況時不能及時采取正確措施,導致危險程度大幅上升。因此,對于幼兒的科學活動教學大多是些危險系數幾乎為零的活動。但是由于現實的需要,有時教師又要向他們普及有些危險系數較高的科學現象的相關知識,這時信息技術便體現出它獨特的安全性特點。使用信息技術展示科學現象沒有安全隱患,且諸多針對幼兒腦力開發的軟件以及視頻制作得十分生動,相關知識點的延伸也考慮得十分周全,能很好地滿足幼兒的對于科學活動的探究欲。例如,每年為應對暑期雷電天氣頻發的情況,幼兒園都會組織開展一項名為《雷電的危害》的科學教學。由于雷電的危害性大,實踐性觀察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教師便通過播放雷電災害的動畫故事向幼兒講解雷電的威力,提醒幼兒雷電天氣的各項注意事項,在雷雨天氣下如何保護好自身安全。
二、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科學活動探究式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1.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輔助性手段的地位信息技術的諸多好處顯而易見,但不能因此就將科學活動的開展完全交付于信息技術。現實生活中,很多幼兒園由于硬件設備以及師資不夠完善,對于幼兒教育幾乎全靠播放動畫片,而忽視了科學實驗和教師的指導作用。科學活動是種實踐性活動,在幼兒階段科學活動大多是觀察科學現象以及模擬科學現象,以啟迪幼兒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如果幼兒沒有具體的操作,僅靠動畫視頻演示科學知識,那么所獲取的相關視頻經驗往往會過目即忘。因此,在科學活動的開展中,信息技術僅僅是一種了解知識的輔助性手段,要將科學實驗以及教師指導作為首要選擇,才能切實幫助幼兒培養科學素養、增加科學體驗。2.堅持以獲得科學體驗為中心信息技術內容的選取要注重科學活動過程及現象的講解,而不是為迎合幼兒的心理,只去選擇那些色彩絢麗、故事情節生動,但是科學活動的講解不全面、實驗過程不詳細的視頻。這種華而不實的科普視頻會使幼兒忽略重要科學現象和步驟,使得幼兒在科學活動過程中會出現步驟錯誤,不能很好地理解相關現象,也可能導致實驗失敗,打擊幼兒的自信心,進而影響幼兒對于科學活動的探究欲。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是把雙刃劍,運用得當將會成為幼兒園科學活動探究式教學的最佳拍檔,運用不當便會使課堂教學虛置成為幼兒觀看視頻的場所,讓幼兒缺乏現實的科學活動的實踐能力。因此,要堅持信息技術的輔導性技術手段地位,堅持以指導科學活動為中心,才能很好地運用信息技術為幼兒的科學活動帶來豐富多彩的體驗。
【參考文獻】
[1]朱書慧,汪基德.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及其模型構建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40(06):121-128.
[2]教育部發布.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J].教育發展研究,2019,39(07):6.
[3]劉霞,陳蓉暉.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融入信息技術障礙類型與影響因素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9(03):71-84.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應用》來源:《當代教研論叢》,作者:黃亦楠
文章標題: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xueqian/428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