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藝術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2-12-21 09:52 熱度:
摘要:音樂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大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所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是其他藝術和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本文就當前音樂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中面臨諸多問題和音樂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進行論述。
關鍵詞:音樂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蓬勃發展與不斷創新,多種新興的教育方式如網絡、校園文化活動等被作為載體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音樂作為校園文化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逐漸納入高校學生工作者的視野。而音樂隨著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增強已經逐漸成為了廣大學生豐富大學生活、拓展個人素質重要的載體,音樂本身了除了娛樂身心的功能以外,還有強大的教育和治療功能,因此,部分高校已經開始重視音樂教育作用的發揮,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當前音樂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中面臨諸多問題
1.許多高校利用音樂教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淡薄
音樂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這不可替代的作用。追求大學生人格全面健康穩定平衡的發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目前,部分高校對音樂教育逐漸重視,文化建設、隊伍建設、課程建設等不斷豐富,效果明顯。但是也有許多高校認為音樂教育的作用就是舉行一些比賽活動、文藝匯演就能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了音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被重視,音樂載體的運用也流于形式流于表面,不能實質性地運用到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培養出來的學生知識面狹窄,文化基礎知識和藝術素養欠缺,缺少想象力和創造力,適應社會的能力欠缺,與現代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嚴重脫節。
2.大學生對音樂的鑒別力欠缺,音樂素質水平參差不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當今文化市場的初步建立及文化產業迅速興起,娛樂業也隨之發展并在國民生活中凸顯出某種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影響,部分娛樂市場受金錢和名利驅動,逐漸變得膚淺、淡薄,使得音樂內容里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而由于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的階段,他們的鑒別能力還不夠,同時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民族、家庭,音樂素質水平又參差不齊容易受到這些不和諧音符的影響,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對我們傳統的、主流的音樂教育產生懷疑,因此,加強大學生的鑒別能力,提高音樂素質水平是開展音樂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
3.高校學生工作隊伍中善于運用音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較少
高校學生工作隊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和直接實施者,他們利用音樂載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的高低,決定著音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的效能。目前高校學生工作隊伍中,能夠了解音樂、有能力并愿意將音樂作為載體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老師為數不多,有音樂專業學習背景的老師更是屈指可數,高校學生工作隊伍的招聘時,除對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要求較高外,對文體素養等的要求并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支隊伍中能夠運用音樂開展教育的人才缺乏。許多學生工作者尤其是輔導員,不僅自身不具備文體才能,連指導、欣賞學生文體表演的能力也不具備,這使得高校音樂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沒有了組織者、實施者,再好的理論設想也成了空談。
二、音樂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音樂的審美教育(美育)功能能夠提高大學生審美情趣、構建和諧大學校園。音樂的美育功能可以燃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揚起人們對光明前景的不懈追求,激發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熱情,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音樂通過其豐富的情感表現力,在人們欣賞到音樂美的同時,體會到思想中的意境美,在潛移默化中使人們得到精神情操的陶冶,并建立起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健康的人生態度。大學生長期受到音樂的熏陶,不僅在精神世界里得到愉悅和滋養,更能夠通過對美的鑒賞力的培養,提高創造美的能力,在享受“美”的同時,體會“真’、“善”的內涵。音樂的審美教育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個體的發展,更有利于協調彼此之間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凈化大學生心靈,促進大學生心理與個性協調發展,從而營造出和諧有序的校園氛圍,為大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提供精神層面的保障。
2、音樂的智力教育(智育)功能能夠提高大學生智力、培養大學生創造力。音樂的智育功能表現在音樂是開發智力,提高想象力、拓展創造力的重要途徑,通過音樂教育更能夠培養良好的表達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大學生進入高等教育殿堂之后,所接受的已不再是之前的普通教育,而是開始針對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進行學習,思維模式更加固定化。面對高強度的定性思維學習,要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充分利用大腦左右半球功能的特點,發揮音樂教育的益智效應。通過對學生右腦的開發,為右腦功能的發揮創造條件,使左、右半腦均衡發展、相互補充,能夠使形象思維配合邏輯思維平衡、協調發展,學生的反應能力、判斷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會不斷加強,學生的智力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音樂藝術的特點與大學生思維發展所處的階段完全吻合,音樂中鮮明的形象性、強烈的感染性更加有利于培養現代高科技人才的形象思維能力。音樂能夠喚起和展開人們的想象力,使想象豐富活躍起來,激發、引導人們對客觀世界作出新的探索,進而展現出在更廣泛領域中的創造能力。現代的高等教育要求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高素質不僅僅是學識淵博型,更應該是才思敏捷,富有想象力和創造性的人才。
3、音樂的道德教育(德育)功能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價值取向。音樂的德育功能是指音樂對人類行為、思想具有影響作用,它通過潛移默化達到寓教于樂的作用,從而對培養人們的健康人格及引導社會的良性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音樂具有“凈化”作用,一是“凈化”人的心靈,二是“凈化”人的社會行為。音樂能夠構筑起一個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人們在欣賞優秀音樂作品、參與音樂行為的同時,音樂的美感被吸收到人們的心靈之中,人們也因此感到身心愉悅,自己的心靈、德性和行為逐漸變得更加完美,更加高尚,并具備強烈的感受力和敏銳的判斷力。音樂能夠引導大學生健康的道德行為,幫助學生選擇正確的道德價值取向、樹立崇高理想
4、音樂還具有心理疏導、治療功能。大學生身心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學生們在大學階段逐漸形成人格,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日趨定型,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然而由于生活經驗不豐富、社會閱歷欠缺,當大學生們面臨困難和挫折時,常常會用不甚成熟的方式去處理,從而產生一些心理問題甚至是身心疾病。經研究表明,音樂在心理的疏導、情緒的調節和身心疾病的治療等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在西方,人們很早就意識到了音樂的醫療價值,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人們曾用亨德爾的《水上音樂》來消除疲勞,用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來催眠,用西貝柳斯的《悲傷圓舞曲》來化解憂愁等等。可見,音樂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決定了其在生理、心理的治療和疏導中具有獨特的功能,利用音樂保證大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大學生身心和諧發展,是其它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不能企及的。
音樂是大學生校園生活中的重要元素,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和組成部分,融思想政治教育于音樂載體之中,將不斷地激勵、催生和強化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民族意識和社會意識,將不斷得開發大學生的智慧與創造力,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引領大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對大學生優秀品德的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發揮空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米兆虎.試論音樂藝術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中國電力教育,2008.4.
[2]王育霖.論音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6.1
[3]李愛麗.論音樂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6.
[4]李妲那、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文章標題:論音樂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yishu/1498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