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藝術教育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4-06-28 16:56 熱度:
雷默在《音樂教育的哲學》一書中說過:“獲得審美體驗的能力,也就是進行審美觀察和審美反應的能力,也就是審美感受力。”在音樂藝術中,我們應通過哪些途徑來提高審美感受力?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摘要: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作為首要的基本教學理論,體現(xiàn)出審美體驗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們的音樂課上,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審美體驗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藝術教育論文發(fā)表,音樂教學,審美體驗能力,培養(yǎng)途徑
首先,在聆聽中發(fā)展審美體驗。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以悅耳動聽的音響來影響人的情感,發(fā)展聽覺也是發(fā)展一切音樂的基礎,離開了聲音,音樂藝術也就無從談起。因此,聆聽是提高審美能力的關鍵所在。在我們的音樂課堂中也要體現(xiàn)音樂性,用音樂說話,變換各種方式讓孩子多聽,多想,不要用過多的講解代替學生的聽覺;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學生的感覺;不要用“支解的碎片”代替完整的音樂。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當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
其次,在活動中發(fā)展審美體驗。在達爾克羅茲教學法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體態(tài)律動。他認為:“人類的情感是音樂的來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體律動表現(xiàn)出來的”,因此,音樂學習的起點應是人的體態(tài)活動。奧爾夫教學法的主要內容中也包含著基本形體動作教學。所以用身體的協(xié)調動作來感知音樂,也是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幼兒園和小學的音樂課堂上我們經常看到游戲化的授課模式,重體驗輕講解的教學設計。感受到孩子們愉快、輕松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他們在音樂游戲中表現(xiàn)出來的良好樂感。我反觀自己的初中音樂課,孩子們的笑聲少了,歌聲輕了,甚至他們的樂感仿佛也退化了。我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了仔細的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教師講解音樂時間過多,學生音樂體驗活動較少而且體驗方式單一。怎樣結合課本內容,設計出既生動有趣又符合中學生特點的音樂體驗活動是最關鍵的問題。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大多數(shù)不習慣律動,或者想動又不好意思動。針對這一普遍現(xiàn)象,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參與音樂活動。
一方面以學生熟悉的知識技能為切入點,讓學生輕松參與其中。在我的教學實踐中,以節(jié)奏體驗活動作為突破口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例如,在七年級音樂起始課中,由簡單的節(jié)奏開始,以同學之間相互打招呼和輪流自我介紹的方式把音樂節(jié)奏在學生中間傳遞,并通過一系列的節(jié)奏模仿和配合活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地使學生輕松掌握當堂課的內容。在教授九年級的《威風鑼鼓》一課時,我設計了一段節(jié)奏練習,讓學生用筷子作鼓槌,課桌作鼓面,通過同一種節(jié)奏的變化配合,由易到難完成了對《威風鑼鼓》的簡單體驗。學生在欣賞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演奏加深了印象,豐富了體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從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技能入手,他們從心理上能夠克服畏難情緒,他們感到輕松就愿意參與,他們感到有趣才能樂在其中!
另一方面在教學設計的細節(jié)上下功夫。體驗活動倡導要注重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把握過程的實施,捕捉有效的互動,一個優(yōu)質的音樂體驗活動還應聚焦靈動的細節(jié)。細節(jié)決定成敗,更有著潤色、點睛的功效。要想讓音樂體驗活動在音樂課上“活”起來,必須在教學設計的細節(jié)上下功夫。例如在七年級的《春之聲圓舞曲》的欣賞教學中,我注重教學細節(jié)的設計,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這節(jié)課的開頭,我首先教學生走了一個三拍子的基本步伐,在學會之后我為這個步伐配上了三段不同節(jié)怕(2/4,4/4,3/4)的樂曲,讓學生自己感受、選擇出最合適的音樂。在此基礎上再引出“圓舞曲”的知識。學生在體驗之后很輕松的就可以抓住圓舞曲的節(jié)奏特點,為后面的欣賞打下了基礎。接下來出示了《春之聲圓舞曲》的兩個主題,我根據(jù)這兩個主題的旋律特點設計了兩段以旋轉和搖擺為主的律動。同樣是我做,學生模仿的方法進行,學生在律動中逐漸加深了對音樂主題的印象,最后完整欣賞第一圓舞曲,學生通過律動很快就寫出了曲式結構:A+B+A。
在這次的活動設計中,我努力追求的目標是輕松、愉快、高效。在教學設計的細節(jié)上我關注了以下兩點。首先,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沒有對樂曲的名稱、創(chuàng)作背景和活動目的做任何的講解,我想讓學生感覺就是在音樂中做游戲,在游戲中聽音樂,學生感到輕松便樂于接受。其次,在動作的設計上,我反復實驗、推敲,最終選擇了旋轉、搖擺這兩種動作,一是因為這兩個動作本身容易帶給人快樂的情緒,二是因為這兩個動作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學生覺得簡單便敢于嘗試。由于在細節(jié)上的重視和設計,使這次的音樂體驗活動獲得了成功。課后,學生對我說:“老師,今天這節(jié)音樂課真好玩!”聽到學生這句簡單的評價,我知道,我的目標達成了。學生感覺自己在課堂上玩,他們感受到學習的輕松,體會到音樂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也嘗到了寫出樂曲結構時的成功和滿足。因此,讓學生親手去接觸音樂,用身體去感受音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才能從音樂中體驗到快樂,使他們真正地被音樂調動起來,再通過想象力,使其得到情感上的體驗,在活動中逐漸提高審美能力。
最后,在視覺感知中發(fā)展審美體驗。音樂作品常以模擬,象征等手法,把人們的生活現(xiàn)象用音響表達出來。音樂教育中,視覺的參與是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一種直接有效的方式。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與音樂形象相關的圖片配合欣賞,能幫助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從而更準確地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
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教師是美的傳播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現(xiàn)美與創(chuàng)造美,塑造美的心靈、美的人格,讓學生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
文章標題:藝術教育論文發(fā)表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體驗能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yishu/2153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yè)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shù)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