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12 08:57 熱度:
摘要:現存于城市之中,具有豐富歷史與文化內涵的城市景觀,都是城市寶貴的資產。它們不僅對塑造城市風貌,突出城市個性,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改善城市環境,還對城市現代旅游業的發展和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有著綜合而有益的作用。因此它們往往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中的亮點,更成為城市旅游發展的重點。
歷史的變遷和現代化建設的原因,導致城市歷史文化景觀周邊環境的變化,出現的被破壞或荒廢的現象。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情況下,許多景觀的周邊環境變得十分擁擠,使用功能也相當雜亂,與景觀形象發生強烈的沖突,破壞了景觀的文化氛圍,同時也影響了城市的整體環境風貌。
關鍵詞:城市景觀,文化,研究
一、城市景觀與景觀文化的概念
景觀,是人類生存環境中一切視覺事物的總稱,凡是在時空中人類可視見之景物都可以稱之為景觀;它既是指自然中存在的景觀,又是指人類生活空間中存在的所有景觀。景觀實際上詮釋著一種人類審美思想與自然相生相合的關系。作為地理學名詞,景觀泛指地表自然景色。
景觀可以分為自然景觀和認為景觀。自然景觀是指那些不經人工雕琢、完全為大自然所造就的景觀,如天然的山、水、樹、石、云、日、月等以及與這些物體相關的空間,共同構合而成的整體關系。人為景觀則多是指人為設計、人工材料構造的景觀,如園林景觀、建筑景觀、城市景觀(包括城市中的歷史景觀、人文景觀、商業景觀、娛樂景觀等等)。
“文化”一詞,在西方語言中原意為“耕作”,引申為培養、教育等含義;漢語中“文化”一詞,“文”通“紋”,指裝飾花紋相互交錯,“化”則意為引導從善,“文”與“化”合之表示文治教化1。
景觀文化是個大文化的概念,它不同于文學、詩歌、曲藝等,它與建筑文化相似,都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但它又不同于建筑文化。
景觀文化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形”,指景觀文化物化的體現;二是意,指景觀直接依托和體現的文化;三是景觀的背景文化,指外在于景觀的文化、思潮和社會;四是景觀的閱讀文化,指游者對景觀的認識、理解和利用2。
城市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的產物,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是一個城市區別于其他城市的關鍵所在。
城市居民與其周圍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城市,是人類在改造和適應自然環境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人工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經濟—社會的綜合體。3
城市景觀文化,狹義上講,包括城市的自然環境、文化古跡、建筑群以及城市的各項功能設施等物質傳遞給人們的視覺信息感覺。廣義來講,包括地方名族特色、文化藝術傳統,包括人們的日常生活、公共活動、節日集會等所反映的文化、習俗及精神面貌等有濃厚生活氣氛的內容。因此,城市景觀文化能夠綜合反映出一座城市的自然、歷史、社會及經濟的形成特色及發展狀況,占據著現代城市規劃的重要位置。
二、城市景觀與景觀文化的歷史淵源
現今的生態環境建設,城市的本質更強調的是人類聚居藉以生存和生活的環境。環境的綜合性決定了城市規劃和城市景觀的綜合性。城市景觀的普遍問題是過于人工化。
城市景觀首先要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理念“天人合一”。這是中國文化的總綱。戰國時的管子早就提出“人與天調然后天地之美生”的理念。4現代的東西方文化也在人與自然協調,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上不只有人、人與自然共同持續發展等理念方面有所統一。我國傳統文化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常遵循“人杰地靈”而且說“景物因人成勝概”,不孤立地提“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對神與人之間的關系而言的。人與天調,天人共榮,人也就在其中了。中國文字“一人為大”、“一大為天”就包含人與自然的這種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人是大,但第一大是自然。上世紀末年國際建筑師大會在北京發表的《北京憲章》將20世紀概括為“大建設,大破壞”,而面對新世紀提出“將城市和建筑建在綠色中”。5城市景觀最基本的因素是山水形勝。我國60%以上的國土是山地,近山城市都有大水面。環境是城規、建筑和園林創作之源。傳統風景區和園林建筑都善于化整為零,組成建筑組群,大大地減少了平整的面積,得到“因山構室,其趣恒佳”的結論。管子說:“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違之,6天之所助,雖小必大;天之所違,雖成必敗”。因此也要控制城市發展規模因地制宜,而不是因“宜”制地。
城市景觀要有生氣就必須建立在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基礎上。動物和微生物無不借山林和水澤等生長和繁育。一切生物都離不開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創造宜于多種生物生長和發育的環境才能達到生物的多樣性。
因此,城市建設一方面要保護城市的自然資源,另一方面要對在城市化過程不可避免地破壞了的自然資源進行補償,并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態系統,保證城市持續發展。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以形成適應多種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氣候條件。因此,地形設計不僅是創造不同的空間的手段,也是創造不同生態環境的手段。平地只是一種環境,坡谷是另一種環境。因微地形起伏可以創造陰、陽、向、背,加之理水的因素又出現干濕的差別。濕生、沼生、水生的植物就有了藉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
城市景觀,總的來講,是把人工建筑、街道融會到自然環境中。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綠色中,絕不是空想,它是發展的方向,是可以逐步實現的。
在景觀營建過程中,人類不斷的熟悉物質,掌握技術,了解如何建造,如何使之滿足自身的需求,如何使之體現社會觀念意識,體現民族特性,地域特性等等。
三、城市景觀與景觀文化的相關研究
當前在城市化急速發展的背景下,隨著現代城市旅游的興盛和人們保護觀念的加強,城市景觀不斷地受到了大眾普遍的關注和重視。
城市景觀文化是歷史的積淀,留存于城市中,融匯在人們的生活中,并對人們的觀念和行為起著無形的影響。80年代開始,出現于中國的城市美化運動在許多方面都與100年前發生在美國以及隨后發生在其他國家的城市美化運動,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城市景觀的文化是歷史留下的城市古老印記,是一種親切的歷史文脈延續,是人們可以感受到城市歷史文化信息的物質載體,它使居于城市中的人們有強烈的文化和精神歸屬感。
最近幾年,國內在保護城市景觀文化的完整性和歷史原貌的實踐中經常被提到所謂“修舊如舊”的做法,即將受到破壞的城市景觀的文化性經過修建恢復為“歷史原狀”。恰到好處地把握了原有的景觀意境和景觀特色。城市和景觀是一個民族及其文化的身份象征,也就是說,我們每次設計和規劃都代表了我們著一個什么樣的民族,反過來,我們的民族和文化也都有自己的代表景觀與象征。7
以城、片、線的方式作為保護的手段,能夠使城市景觀之間成為相互關聯的有機體,從而有助于依據相互的關系并結合城市的結構規劃出合理的景觀交通體系,而不至于使城市景觀變成城市中散落的明珠。
在對傳統城市景觀的繼承方面,要注意那種“假文脈”的現象,即機械地抽取傳統城市景觀中的片段,而不加分析地進行拼貼組合。在設計中從歷史和傳統中借鑒一些形式或內容,應考慮到時代的需求和特征,在繼承的同時致力于傳統城市景觀的更新發展,使城市景觀不斷滿足時代和人類演進的需要,營造人與自然的和諧。
城市悠久的歷史文化,給城市景觀提供了創造的的素材,設計師從中激發出了不少設計的靈感。同時也是城市重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對于提高社會的文化素養和思想品味,陶冶情操,激勵民族自信心和增強愛國主義等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總結
每個城市都是“生長”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之中,城市景觀文化不應只是“千城一面”,隨“風”而抄,而更應該將城市特有的自然、經濟、人文、歷史和本土文化藝術化,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人文歷史資源,通過構圖法則的運用,將城市中的各種物質、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間,產生鮮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題。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制造”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有著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學術滋養的景觀文化基礎,正推動著中國設計走向備受世人關注的位置,“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正代表了我們民族性格中最為核心的精神,肩負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展示現代文明風范的重任。同時,許多優秀的城市景觀文化也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雖然各個國家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但所呈現出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承形式,需要我們以開闊的全球化視野和心態,來審視過去、現在和未來。
城市景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對文化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城市景觀的質量,將城市景觀文化的延續性與都市生活的現代性有機融合,才能創造出城市景觀的新文化。思考在全球化歷史進程中中國城市景觀文化的地位、處境和方向,發展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間環境是我們所應該深思的。
參考文獻:
1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1
2趙克理.順天造物[M].河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3暢廣元.文學文化學[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4張鴻雁.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資本論——中外城市形象比較的社會學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5文增.城市廣場設計[M].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2005:27
6陳宗海.旅游景觀文化論[M].上海:上海大學學報,2000
7余國瑞.中國文化歷程[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文章標題:淺析城市景觀的文化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1259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