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5-17 09:47 熱度:
近年來,政府與社會對高校畢業生(以下簡稱“畢業生”)的就業評價已從僅注重“就業率”指標發展為注重“就業質量”指標。建立科學的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能夠對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定,更全面、更準確地反映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摘要]地方師范類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方法和就業質量評估體系包括:客體(用人單位的工作環境、特征、穩定性等),主體(畢業生個人受尊重程度、個人發展、福利),就業滿意度(個性認識、職業興趣、職業能力)等。通過進一步探索和完善該體系,可以為地方師范類高校進行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和質量評價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
[關鍵詞]職業教育論文發表,師范類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方法
一、目前國內外的評價體系指標
在國外,國際勞工組織編制了一個指標體系,內容包括“就業機會、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夠的收入和生產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時間、工作的穩定性、社會公平待遇、勞動安全、社會保障、工作與家庭生活、社會對話與勞動關系、經濟和社會因素等11個方面”。[1]
在國內,設置本體系指標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幾種:1.注重體系的客觀全面性,認為應包括“就業層次指標、學校層次與行業、區域性指標、學生的主體滿意度(如薪酬待遇)”等[2];2.注重畢業生的主觀感受,認為應包括“對畢業生收入情況、個人能力與薪酬滿意率情況、工作崗位情況、專業對口情況、工作穩定性、工作環境滿意率、對工作感興趣程度、對發展前途的認可度等就業質量權重指標分項系統”[3];3.注重用人單位的滿意度,認為應該體現在“專業對口率、工作穩定度、薪酬平均值、就業結構和用人單位滿意度上”[4];4.注重社會宏觀判斷,設計了“薪酬福利(含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障)、勞動關系、社會發展等3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5]
二、畢業生的跟蹤調查情況
我們針對內江師范學院2009屆本科畢業生各專業采用科學的抽樣調查法,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17份,回收率為83.4%,調查于2009年4月進行,調查統計數據真實、客觀、公正、準確。
回收問卷中男生177人,占總人數的42.4%,女生240人,占總人數的57.6%;非師范類畢業生116人,占總人數的27.8%,師范類畢業生301人,占總人數的72.2%;生源地為城鎮的97人,占總人數的23.3%,生源地為農村的318人,占總人數的76.3%。
三、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的確定
此次對畢業生就業觀念調查主要從以下幾個指標進行:“對所學專業就業前景的認識”、“對就業環境的看法”、“對第一份工作的態度”、“最希望進入的行業”、“對就業區域的意向”、“對就業的行業了解程度”、“對第一份工作期的月薪水平要求”等七個方面,現將調查統計情況匯總如下。
(一)對所學專業就業前景的認識
因為師范類專業是我校占優勢的專業,此次調查中師范類畢業生占72.2%。受四川省地方政策的影響,機關事業單位、教育單位“逢進必考”,我校只有14%的畢業生認為專業就業前景“很好”;60%的畢業生認為專業就業前景“一般”,這表明受公共政策引導,大學生專業選擇會更趨合理。此外,有26%的畢業生認為專業前景“不好”。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受社會政策、就業形勢及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受制于未來就業趨勢等因素,如機關單位進人萎縮,事業單位人員已趨飽和;企業效益不好,進人需求減少;加之出生人口絕對數量減少,導致受教育人口減少,師資絕對數量需求也相對減少,使師范類畢業生感受到就業壓力大。
(二)對就業環境的看法
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699萬,比2012年增加19萬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工作任務更加艱巨繁重。調查中,56%的畢業生對就業環境擔憂,認為整體就業形勢差,這表明畢業生對就業形勢認識到位。但另一方面,從嚴峻的就業形勢出發,我們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就業政策幫助畢業生度過就業冬天。如在立法層面上有《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等,在政策層面上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如“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鼓勵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積極聘用高校畢業生參與國家地方重大科研項目”、“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服務外包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等。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省市對就業環境的治理和推動為大學生就業創造了良好的就業環境,但畢業生在這方面認識卻不到位,需加強大學生就業政策指導。
(三)對第一份工作的態度
有81%的畢業生確立了“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這已經成為我校畢業生就業的主流思想,改變了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一次就業定終身”的思想,畢業生樹立了競爭上崗、人才流動和再就業的動態就業觀念。畢業生“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念形成與我校的就業指導教育關系密切。從2007年始,我校就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向學生詳細地講解了當前的就業形勢與未來的就業趨勢,合理地引導學生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觀念。另外,有8%的畢業生持有“先擇業,再就業”的想法,認為要找到與其職業理想相符合的職位與行業才就業。
(四)最希望進入的行業
統計中我們選擇了“機關、事業單位、教育單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自由職業、自主創業、其他行業”八個指標來統計。統計結果表明,我校畢業生主要就業傾向于機關事業單位、教育單位及國有企業,這與我校的師范教育不無關系。我校是以培養基礎教育師范生的專業學校,畢業生中有37%的學生選擇機關事業單位,其原因主要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環境好、壓力小、待遇優。這從近幾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及四川省地方公務員考試,“萬人擠過獨木橋”的現象中可以得到有利證明。有30%的大學生選擇教育單位就業,這表明畢業生在選擇專業的同時已經確立了自己的職業理想,做一名教師。另外,有14%的畢業生選擇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從這方面的選擇看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國有企業,這表明畢業生傾向于大型的國有單位,力求工作穩定,專業有發展前景;第兩個層次是民營企業,這表明畢業生喜歡挑戰性,在民營企業中充分鍛煉自己的能力,學習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此外有19%畢業生傾向于靈活就業。(五)對就業區域的意向統計
統計結果顯示,我校畢業生中僅有5%的人選擇到邊遠的地區,也就是說,畢業生對西部地區條件艱苦、環境惡劣、氣候復雜及經濟不發達等現狀有著較清晰、明確的認識。40%的畢業生向往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努力從自身就業區域選擇改變自身地處西部地區的四川,從而獲取更好的發展空間。另外,選擇中西部地區及生源地的畢業生占總數的55%,我校生源90%來自四川,這表明畢業生中相當一部分人不愿意離開四川。目前,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激勵畢業生到基層去、到艱苦環境中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六)對就業的行業了解程度統計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50%的畢業生對就業行業不了解,也就是說,畢業生對就業單位不了解。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缺乏長期、有效的溝通,表現在畢業生對招聘單位的選人標準、招聘單位招聘崗位的崗位知識等方面知之甚少。另外,有10%的畢業生對未來就業的行業表示從來“沒有考慮過”,這說明學校在培養人才方面按照自己的培養目標、培養體系來做,考慮社會用人需求狀況或者行業需求較少,忽略了在培養畢業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對未來就業行業的介紹與職業理想的引導,造成了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脫節。
(七)對第一份工作期的月薪水平統計
畢業生對第一份工作的薪資期望值集中在1000-2000元/月,就業心態趨向理性化。對于能發揮自己才能、適合自己個性、有發展前景的就業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對于月收入達不到期望值的崗位,為了能鍛煉自己,積累工作經驗,部分學生愿意把薪金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還有15%畢業生對就業整體態度充滿自信,要求月薪水平在2000元以上。從畢業生對第一份工作月薪水平來看,其就業心態日趨成熟。
綜上所述,總體上我校畢業生就業觀念日趨理性化,確立了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態度,在就業區域上傾向于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薪酬水平要求日趨合理化,符合當前的社會需求。此外,對就業環境方面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進一步樹立積極的就業信心與態度。
四、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通過上述調查,確定以下指標及等級劃分,包括客體性指標、主體性指標及就業滿意度。
通過上述模型制定出各指標權重值(表8),在未來的調查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設定各指標調查分值,利用上述權重值來測算畢業生本人或全校就業質量體系分值。運用該評價體系對高校就業質量進行評價,可以反映該高校的辦學層次和水平。運用該評價指標體系反饋畢業生畢業后的工作情況,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一個參考的依據。
[參考文獻]
[1]劉素華.就業質量:內涵及其與就業數量的關系[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5(5):125-128.
[2]李金林,應偉清,吳巨慧.構建高校就業質量科學評價體系的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05(2):60-62,73.
[3]于仁財,張哲,李海軍等.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判方法的探討[J].遼寧教育研究,2007(12):115-117.
[4]王曉華.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及評估[J].中國成人教育,2008(7):46-47.
[5]史淑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的方法與步驟[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103-105.
[6]劉波.高等學校目標管理淺析[J].大學教育,2013(1):86.
文章標題:職業教育論文發表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方法研究與實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2104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