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7-04 16:05 熱度:
創業勝任力的研究起源于人們對創業者特質的關注。一些研究者認為創業的成功同創業者的特質有關,完善的人格特質能夠保證創業的成功性。企業家個人特質包括獨特性、創新性、人格與心理特征、開拓新事業和謀求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創業的效果(李君,2010)。
摘 要 根據Thomas創業勝任力理論,成功創業者應擁有把握機遇、人際交往、市場決策、組織管理、戰略實施和業務推廣等六種能力。這一理論對高校創業教育具有積極的啟示意義。高校在實施創業教育過程中應該致力于提升大學生的創業勝任力,保證其能力與創業需求相互契合。為此,高校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促進學生創業勝任力的提升。這些措施體現為構建三級創業教育體系、打造“雙師型”創業教師隊伍、建立創業扶持機構和發展創業學生社團。
關鍵詞 遼寧省論文發表,創業勝任力,高校,創業教育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the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Perspective
LUO Lie, YU Hong, CHEN Zepeng
(Students' Affair Office,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Guangdong 51506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oma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theory, successful entrepreneur should have to grasp the opportunity, interpersonal, market making,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business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six capabilities. This theory has a positive 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hould aim to enhance the college'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nd entrepreneurship needs to ensure its ability to fit each other. To this end, the university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to enhance students' competence. These measures reflect the educational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entrepreneurs, creating a "double type" entrepreneurship teachers, build business support agencies and develop entrepreneurial student societies.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1 創業勝任力內涵
創業勝任力作為研究創業者特質的一個視角,在 20世紀70年代受到學者的關注與重視。McClelland(1973)首先提出了“勝任力”( competent)概念,他把創業勝任力定義為識別、預見并利用機會的能力,認為這是創業者的核心能力。創業勝任力能夠幫助人們認識成功創業者的特質,從而為高校創業教育提供參考和依據。為此,本研究將以創業勝任力為視角,探究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策略。“勝任力”(competent)概念由哈佛大學McClelland教授提出。創業勝任力反映的是個體識別、預見并利用機會的能力,是創業者的核心能力(苗青,王重鳴,2003)。學者們對創業勝任力模型及特征維度進行了分析,討論了高績效創業者所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能力和特質。同時,他們還從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等角度分析創業者的個體心理特征和認知行為。研究者發現自信和創新意識、不確定性容忍、風險承擔傾向、內控傾向、成就動機等被認為是創業者一般應具有的能力和素質(Shane,2000)。在創業勝任力研究中,Thomas(2002)綜合了前人的研究,并結合自身研究成果,提出了創業勝任力模式。他認為這一模式包括機遇把握、人際交往、市場決策、組織管理、戰略實施和業務推廣等六個維度。根據這一理念,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可以以這些內容作為基點,并以此形成完善與科學的教學策略。
2 創業勝任力視角下高校創業教育
2.1 構建三級創業教育體系
根據創業者勝任力模型,創業者所需要的能力是多維的。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的時候,應該建立多層次的體系。高校可以建立“知識教育—實踐訓練—實體操作”的三級創業教育體系。
知識教育體現為創業課程與創業知識宣傳。創業知識教育能夠豐富大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其市場決策、組織管理與戰略實施提供理論支撐。為此,高校應該建立完善的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為學生創業知識的學習提供重要的條件。在國外來看,國外開展創業課程教育較早,許多大學已經形成了完善的課程計劃,這些課程覆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階段,創業教育課程也已經細分為數十門課程。課程涵蓋市場營銷、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內容,促進學生形成系統的創業知識結構。為此,我國高校可以借鑒外國的經驗,建立相應的創業課程體系,提升大學生的創業勝任力。同時,高校還可以積極開展創業知識宣傳。學校應該依托各種知識傳播平臺,對創業的理念、特點、風險與技巧進行全面的介紹。這對于優化高校創業教育具有基礎性的作用。 實踐訓練體現為創業比賽與創業活動。在創業教育中,創業比賽與創業活動能夠對學生的機遇把握、人際交往與市場決策進行有益的訓練。在參與這些活動中,學生不僅需要對市場機遇進行把握與利用,而且還需要同其他成員進行合作與協調。為此,高校在創業教育中應該關注與重視創業訓練, 并促進學生將創業知識遷移到創業實踐之中。比方說,高校應該認真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國家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訓練的一項重要措施。在這一活動中,國家將向立項的學生團隊提供一萬元的項目資金,保證項目順利進行。高校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做好項目的宣傳與申報工作,并在立項之后做好相應的指導與扶持工作。這可以推動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
實體操作體現為創業企業的運行。組織管理、戰略實施和業務推廣等方面的能力難以通過知識的宣傳與簡單的創業實踐獲得。創立學生創業園,指導學生進行創業企業的實體操作是訓練這方面能力的關鍵措施。基于此,高校可以在校園中成立學生創業園,為大學生的創業實體操作提供平臺。同時,高校還可以設立創業基金,幫助學生解決創業初期的資金問題。這些措施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業動機,并促使他們在創業實體操作中實現創業勝任能力的提高。
2.2 打造“雙師型”創業教師隊伍
個體創業勝任力要受到創業者能力的影響(Bird,1995)。創業教育師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創業教育的水平。創業學是管理教育中學科跨越最多、最具綜合性的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最強的學科,課程以行動為導向,經驗引導的體驗多于概念規則的講授,對創業教育的師資要求較高。創業勝任力模式提出了滿足創業需求的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的形成不僅要求創業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求他們擁有相應的創業實踐。但是,我國不少高校的創業教育老師主要是商學院或者學生事務工作的老師。這些老師絕大部分缺乏創業方面的實踐經驗,這影響了他們指導創業實踐的效果。為此,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中,需要建立一支“雙師型”創業教師隊伍。“雙師型”教師指同時具備教師資格和職業資格。建立一支“雙師型”創業教師隊伍,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努力。一方面,在校教師應該增強自身創業實踐能力。創業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創業實踐活動。這能夠豐富創業教師的實踐經驗,為他們開展創業教育提供事實性的支撐。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請創業者擔任創業兼職教師。高校可以聘請具有豐富創業經驗的個人擔任兼職教師。這一群體積累了大量的創業經驗。他們可以將自身的創業經驗植入創業教育之中,對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培養提供更多的幫助。基于此,學校應該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和校友網絡,聘請具有豐富創業和經營管理經驗的社會人士,真正實現創業教育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推動大學生創業勝任力水平的提高。
2.3 建立創業扶持機構
創業勝任力其不僅僅強調的是內在因素,同時也強調創業環境與創業過程的相關性(木志榮,2008)。因此,除了創業者內在的綜合素質以及創業文化素養的不斷提升之外,學校同樣也應該不斷優化創業環境,通過合理的創業教育理念的灌輸與職能的轉變服務于創業學生。這便要求高校建立專門的創業扶持機構,并依托這一機構實現高校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但是,我國不少高校將創業教育工作歸屬于就業指導中心,并沒有設置專門的創業教育機構和配備專門的人員。這極大限制了創業教育資源的優化。為此,高校應該根據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發展需求,重構創業教育管理機構。
高校應該建立專門化的創業扶持機構,并將其居于創業工作機制的核心。這一機構可以協調與整合全校的創業教育資源,強化同創業專業教師與團委、就業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聯系,同其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創業勝任力的提高。同時,創業扶持機構應該配備相應的專職人員,保證工作開展的人力基礎。專職人員能夠將工作重點聚焦于創業教育工作,并依據創業教育需求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這可以提升創業教育工作的專業化程度。另外,學校應該對創業扶持機構提供充分的物質基礎。學校可以在每年進行預算的時候,對創業扶持機構的經費進行單列,這可以保證該機構具有充分的資金保證,為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培養與提高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2.4 發展學生創業社團
目前,不少高校已經成立了學生創業社團,這些社團的成立對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業氛圍與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臺。高校應該積極依托學生創業社團,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學校可以依托學生創業社團培養學的人際交往與組織管理能力。學生創業社團管理所需要的人際與協調能力也是創業成功的必要條件。為此,學校可以積極發揮學生創業學生社團的作用,將其打造成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與組織管理能力的重要平臺。另外,學校還可以依托學生創業社團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把握機遇、市場決策、戰略實施與業務推廣等方面的能力。學生創業社團的構成是學生,其對學生喜歡的創業活動類型具有更為深刻的理解。為此,高校可以積極支持學生創業社團開展各項創業實踐與創業比賽,豐富創業的教育主體,推動學生創業勝任力的形成與發展。基于此,學校可以從資金與專業指導兩個方面對學生創業社團進行扶持。資金支持能夠解決學生創業社團的資金問題,使活動的開展具有更為穩固的經濟基礎。專業指導則能夠保證活動的方向與效率,增強活動實效,為學生創業勝任力的培養提供更為專業的機會與條件。
參考文獻
[1] 李君,陳寒松.我國創業環境研究的文獻綜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0.6:2-6.
[2] 苗青,王重鳴.基于企業競爭力的企業家勝任力模型[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3):18-24.
[3] 毛翠云.創業勝任力綜合測評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03.
[4] Shane,S.Prior knowledge and the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J].Organizational Science,2000.11(4):448-469.
[5] Thomas W.Y. Ma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17:123-142.
[6] Bird,J.B.Time and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5.22(2):5-10.
[7] 木志榮.創業困境及勝任力研究——基于大學生創業群體的考察[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14-120.
文章標題:遼寧省論文發表范文創業勝任力視角下的高校創業教育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2164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