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12 14:43 熱度:
【摘 要】在高校,課程重修是一個非常重要不容忽視的環節,對保證高等教育的人才質量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筆者結合自己工作實踐,在對所在高校近三年學生課程重修數據統計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大學生的重修現狀和重修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在此基礎上從生態化教務管理的角度對如何盡量避免大學生重修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進行了探討。筆者從報名方式、任課教師和思想引導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進一步完善生態教育背景下大學生課程的重修工作,提高課程的重修質量。
【關鍵詞】教育論文發表,重修,生態化,教務管理,課程
0 引言
為了保障高等教育的正常開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國家教育部于2001年出臺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里面明確提到了“重新學習重考”制度,這一規定的實行打開了教學管理中重修制度改革的序幕[1]。然而隨著各高等學校人才質量培養體系的不斷改革和深化以及教務管理系統的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各高校現行的重修制度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問題。特別是在目前生態化的教育背景下,探索如何完善重修教學制度、提高重修教學質量和改進重修教務管理是當下高等教學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
目前在教育界最為流行的研究方式是運用生態學的理論與方法對學校教育的多個層面進行探討。國內很多學者預測:教育發展將迎來一個全新時代,未來教育將進入生態化時代[2]。教育專家認為“教育生態化”具有兩方面意義:一是作為一種思辨方式,從系統的角度出發思考教育內外部環境的整體性和矛盾性等教育問題;二是作為一種理想的目標體系,希望教育系統內外部環境趨向或達到“最佳”和“高效”的狀態。這種生態教育觀為我們深思教務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以此審視當前的教務管理工作,就會發現該教育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存在著眾多不合理的問題。該文將以高校重修教務管理為切入點,運用生態化的研究思路對目前重修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多方面探討了解決此問題的途徑。
1 重修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重修是指學生在經過初考和補考后仍沒有通過相應的課程考核,需要重新修讀該課程,并再次參加課程考核。相對于課程補考,重修新增加了許多教學任務及教務管理工作量,并且重修與正常的日常教學之間也存在著教室、教師和時間等資源的矛盾沖突。
1.1 重修的現狀
目前,浙江農林大學的重修形式有組班重修和插班重修兩種。組班重修是一門課程重修報名人數達到15人以上,由學院教務辦統一安排任課老師、上課時間、上課教室,授課學時為原課程學時的1/2;插班重修是一門課程重修報名人數少于15人,按對應課程插入相應班級學習,對課程有沖突的情況,由學生申請免聽,以自學為主要學習方式。
從近三個學期統計的情況來看,該校每學期重修人次數一直居高不下,每學期有全校17%以上的的學生參加重修。
表1 近三年浙江農林大學重修率統計
1.2 重修存在的問題
1.2.1 時間沖突
組班重修:為了保證重修上課時間與正常上課時間不沖突,組班重修一般周末,而周末重修與學生的集體活動形成沖突,同時組班重修也占用了教師和學生的正常休息時間,影響正常課程的上課效率。插班重修:一般情況下重修學生往往插到下一年級跟班重修,這類安排往往與正常的課程都沖突,上課時間難以保證。
1.2.2 效果不佳
重修制度給學生帶來了一次或多次學習的機會,這使得少數學生產生對重修制度的依賴心理,造成學生學習的惰性和學校資源的浪費。部分學生對重修課程不重視或不感興趣,曠課、逃課率偏高,重而不修現象嚴重,達不到重修的效果,重修學習最終通過率整體偏低。
1.2.3 管理混亂
由于重修學習的時間、地點分散,學校難以對教學過程實施有效監控。絕大多數高校沒有對重修學習進行統一的管理和監督,導致重修教學管理缺乏科學化、規范化[3]。另外,重修的學生幾乎涉及該學期的所有公共課程,其所帶來的一系列教學任務安排無疑增加了相應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和管理難度。
2 重修課程生態化管理的建議及措施
2.1 調整重修報名方式
現在的重修由學生將需要重修的課程信息報到自己學院,再經學生所在學院統一報到各相應的開課學院,各開課學院再根據統計出來的報名人數,確定相應的重修方式。該種報名方式因開課學院無法直接的了解重修學生下學期的課表,在安排重修時間時往往會產生各種沖突。因此從生態化教務管理角度來考慮,可先將公共課組成重班,并安排到平時上課時間9-11節,和通識限選課同時選課,該方式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學生因周末上課而產生的各種沖突;對于選課人數少的一些其他課程,可由學生直接到開課學院報名,并當場根據學生的課表進行重修安排,該方式可盡量避免學生與正常課程的沖突;對于一些已結業或已參加工作的同學,可給學生安排輔導老師,由老師和學生商量輔導時間及地點,并參加考試。總之,這樣的報名方式能最大限度的減少課程沖突,提高重修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和管理效率。
2.2 擇優安排任課老師
很多老師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覺得重修課很簡單,似乎只要把主要內容講一講,考前再重點輔導一下就行了。然而恰恰相反,要真正達到重修的教學目的,實際上比正常的教學更辛苦,因為重修所面對的學生是一批考試沒有通過的學生。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主觀學習積極性不高,且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所以在安排哪個老師組班重修的教學任務時,應該從本課程任課教師中選擇那些教學經驗豐富、學生評價好且一定要有強烈責任心的教師承擔重修課程的教學任務。實踐證明,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強調會通過與學生的深入接觸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再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多方面的互動合作式教學,有利于老師和學生間的互教互學和信息交流。總之,選擇優秀合適的教師,目的是為了在重修課程過程中能做到“以生為本”,提高重修的教學質量。
2.3 重視考勤的同時加強對重修學生的積極引導
眾所周知,高等教育階段和中等教育階段的學習過程有明顯的區別。高中學習采取的是灌輸式教學,靠老師不斷的督促學生學習。而到了大學階段,主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性和探索性的學(下轉第27頁)(上接第24頁)習,這就表明大學生學習對老師的依賴性會大大減弱,需要不斷的自我督促,增強自我學習的動力[4]。根據前期調查得知,曠課率高是導致重修課不及格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沒有通過課程考核的學生大多是自學能力較差或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同學,有的甚至報了重修課但是因為很少來上課還是很難通過重修考試,因此提高課堂出勤率是保障學生重修教學質量的前提。要提高重修學生出勤率,必須加強重修教學課堂的管理,并輔之以一定的獎勵措施,在吸引學生到課堂上來學習的同時激勵教師以更大的熱情來做好重修教學工作。最好,要做好重修學生的評價工作,告誡學生重新學習的評價難度不會降低,不斷促使學生重視課程的重修教學,從根源上解決重修課堂出勤率不高的問題。
3 結語
總之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正常教學還是重修教學,都是教與學兩方面的過程,并且以學為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重修生是學校里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比一般的學生更加敏感,承受的壓力也比別的同學要大。教學管理部門作為教與學之間的協調者,應該本著為學生和教師服務的態度積極工作。探索和優化生態化的重修課程教學環境和組織體系,構建重修課程生態化的教務管理模式,最終促進和保障重修課程教學的生態化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鄧成超.試論我國高校推進學分制管理的策略[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93-96.
[2]吳鼎福,諸文蔚.教育生態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3]吳起光,肖小亭.淺談如何提高重修課程質量[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09(6):176-178.
[4]伊力塔,等.高校生態化教育體系建立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8):337-338.
文章標題:教育論文發表生態化教務管理模式的探討與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2267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