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12 15:46 熱度:
【摘要】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學》一書中陳述了教育哲學存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本人有頗多感觸,初步對教育哲學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現就自己對教育哲學的理解,談一談自己的閱讀感想及教育哲學對當代教育教學可能的一些啟示。
【關鍵詞】教育探索,教育哲學,教育教學
一、走近教育哲學
1.哲學在身邊。哲學不只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回顧哲學的源頭,我們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其實哲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行為哲學、都在思考哲學、都在演繹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這個原理說明在具體事物中間有著一般性的知識假設、價值追求和倫理信念,比如說“什么東西是好的、什么東西是真的、什么東西是有意義的”,對這些問題的追問和反思,是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同樣也存在于這種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在實際的工作里面,一些具體教育問題的解決或思考,最后都要追溯到一些這種比較一般性的,用哲學的話說就是比較抽象的一些問題上來。
2.教育哲學
(1)教育哲學的當代內涵。通過以往對教育哲學的定義,結合自身經驗,石老師認為教育哲學在當代應該強調以下幾個方面:實踐性、反思性、批判性和價值性。在實踐性方面他尤為強調和推崇,他認為教育哲學應該是從哲學的角度對現實教育問題進行的批判和反思,對教育知識進行的批判和反思,也是對哲學自身的深化和拓展。
(2)教育哲學與一般哲學。一般哲學探究哲學的一般問題,不局限于哪一個領域,它是就一些一般的認識論、倫理學、美學的問題,來發表自己的看法。一般哲學很重視學術性的工作,不重視對實踐性的回答,一般哲學家的目的大多都只是建構自己的一個體系。
還有一種哲學叫應用哲學,我們說的教育哲學屬于應用哲學。教育哲學就像社會哲學、 政治哲學一樣,是把哲學的這些資源、理論、方法運用到某一個具體社會問題領域里面來。所以教育哲學實際上應該說是哲學和教育實踐的一個中介。教育哲學主要是針對教育問題的,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很完整、很系統、很集中,教師可以直接從教育哲學里邊獲得從事教育工作的思想養料、觀點的啟迪、思維的力量。
二、教育哲學對教育教學的啟示
1.教育哲學對教學目的的啟示
我們培養的人不僅是要滿足或適應現實社會的要求,更要能夠改造并推動現實社會的發展。教育目的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么樣人的問題,教育目的具體要回答的是理想的人的素質結構與規格。
當代“以人為本”的教育不能只考慮作為“工具的人”,也應該考慮作為“目的的人”;不能只考慮如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應該考慮如何增加人的存在的意義。教育要關注人的存在問題,就應該引導青少年學生用一種嚴肅的態度來看待人的存在問題,防止他們將這些問題看成似有非有的或可以置換的問題,啟發他們去體驗和討論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最終培育他們存在的智慧。
2.教育哲學對師生的啟示
(1)教育哲學對教師的啟示。有的教師對“什么是教育”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樣的教師在教育價值觀上難免經常矛盾,在教育的方法上也很難有整體的考慮,往往是走一步瞧一步。教育的時間和資源在他們的手中浪費掉,孩子們的前程也可能在他們的手中耽誤掉。
在某種意義上說,教育哲學就是對教育實踐尋根究底的反思,把一切關涉到教育的觀念、制度、行為都納入到理性的批判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理性的批評和對話,是發展學生理性的最佳途徑。只有在這種理性的批評和對話中,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理性的奧妙與價值,并形成理性的意識、精神與正確的理性觀念。
(2)教育哲學對學生的啟示。無論學習什么東西,最好的學習方式是研究或探究式學習。
學習的過程與研究的過程總是相互伴隨的。研究是最好的學習,從一開始就要帶著研究的心態、研究的態度、研究的趣味進入到學習過程中去,去做出學習者和研究者自己的發現。
(3)教育哲學對師生關系的啟示。哲學可能更從綜合的、整體的這一方面來看待學生。學生有些特征是超越心理活動、超越社會角色、超越法律的身份的,他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作為一個人,該怎么對待他就有必要去進行研究。
比如師生之間,作為角色,學生像個學生,老師像個老師;作為權利主體,各有各的權利;可是作為人,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所以教育平等這樣的命題在哲學意義上談就更好理解。作為社會角色,老師和學生擔負著不同的職責,不同的義務,當然是不平等的,但是他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是指在哲學意義上,他們都作為人的存在,這是沒有差別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好理解師生平等了。從這層意義上看,教育哲學素養的欠缺就會產生問題教師、問題教育。
3.教育哲學對教學內容及過程的啟示
在教學內容方面,現代教學的非理性化將課程知識看成是客觀的、中立的和絕對的,使之成為單純認知、識記、掌握、再現的對象,而非檢驗、分析、批判和反駁的對象。如果師生雙方都將課程知識的性質看成是“神圣性”,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全部任務就是去閱讀、記憶、背誦、復習和再現課程里的知識,教師的全部任務就是去幫助學生克服閱讀、記憶、背誦、復習和再現課程知識中遇到的問題,甚至采用必要的體罰手段對付那些偷懶的學生以及有懷疑傾向的學生。那么,所有的知識都是猜測性的、暫時性的、甚至是可證偽性的。
所以應當將教學理性化,課程知識不僅是學習者識記、理解、掌握和應用的對象,也是學習者質疑、批判、反思和修正的對象。教育過程一般都經歷前后相承的思想過程,即“懸置”、“理解”、“質疑”、“批判”與“重構”。
三、總結
由于對教育哲學的理解還不夠深刻,這篇文章更多的是對石中英教授一些觀點的一種歸納整理。對這本書的閱讀讓我認識到哲學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生活處處是哲學。有了對哲學生活化的認識,進一步理解教育哲學就變得比較容易了。教育哲學不只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涉獵了解的,同時對于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的啟發,值得每個人去認識它,理解它。
參考文獻:
[1]陸有銓,遲艷杰. 中國教育哲學的世紀回顧與展望[J]. 2003,7
[2]劉文霞.中國教育哲學發展趨勢之思考[J]. 2004,4
[3]余清臣.教育哲學的實踐觀演變與實踐教育哲學[J]. 2011,2
文章標題:教育探索投稿《教育哲學》對當代教育教學的啟示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2368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