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20 16:40 熱度:
摘要:創新能力作為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日益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在目前我國研究生整體規模穩步提升的情況下,研究生創新意識淡薄、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其影響因素既有研究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及勇于進行創新實踐的內在原因,也有研究生創新性課程結構設置、導師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創新型學科文化的影響等外在原因。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升應在加快推進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和重視研究生導師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能力培養的大團隊意識及注重特色學科文化建設等方面加強培養力度。
關鍵詞:研究生論文發表,研究生創新能力,現狀,影響因素,對策建議
隨著研究生教育規模的穩步提升,高校研究生培養質量愈來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研究生創新能力更成為評價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核心指標。高等院校不僅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中心,同時也是創新思維、創新成果形成的重要基地。研究生區別于本科生的本質特征之一就是研究生具有獨立思考能力,能創新性的開展科研活動,這就決定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高低將直接決定著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高低。
一、目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教研[2013]1號)明確提出: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實現了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戰略目標。但總體來看,研究生教育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培養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2006年教育部發布《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報告(2005-2006)》:56.9%的碩士生導師和47.8%的博士生導師認為研究生質量在下降。[1]200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事部就組織相關單位,聯合啟動了對博士培養工作的系統調查。從問卷調查和學位論文的評價兩方面均反映出:創新能力不足是我國博士生培養質量中比較突出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博士生導師認為博士生創新能力 “較高”、“一般”和“較低”的比例分別為29.7%、62.7%和7.6%。[2]2012年某課題組對廣東省13所高校碩士研究生學習情況進行的調研中涉及到研究生學習效果的調研結果顯示,15.13%的學生感覺科研能力很強,43.89%認為一般,其中僅16.76%的學生認為在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方面得到提高。[5]從目前的各類數據及調研結果發現,問題集中表現為學習動機的非學術性和學術目標的不明確性所導致的創新意識淡薄、科研參與度偏低和參與中表現出來的創新能力薄弱二者并存、學術交流參與度低及創新熱情和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不足、創新性成果產出不足等方面。
二、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分析
1.外在因素
(1)注重培養創新意識的課程設置。研究生課程設置在研究生培養方案中處于核心地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以創新知識結構和體系為基礎,建構合理的研究生課程體系是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而目前的研究生課程普遍存在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本科化”現象。隨著研究生規模的擴大,教學資源日趨緊張,加之我國的研究生教育發展時間尚短,易導致高校把研究生教育僅僅理解為本科生教育的自然延伸,高校在培養規格上未能有效體現出本科的“通才教育”與研究生階段的 “專才教育”的差別。[4]
(2)創新型導師隊伍建設和培養。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主體力量,導師的學術造詣、科研能力、指導方式等因素與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成正相關。導師參與學生培養的整個過程,從對學生的職業規劃意向的了解到課程學習、課題參與、定期的學術指導再到培養、塑造獨立思考的能力及嚴謹的學術品質,進而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直到各類學術成果的集成。因此,導師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實踐及創新型的教育方式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3)求真務實的學科文化積淀與培育。學科文化是大學文化生發的源泉。大學集合著眾多學科,大學文化是集各學科文化和大學本身文化理念的相互融合的大文化生態,其樣態是大學內各學科領地上學術部落顯現的學術風景,以及各學術部落之間相互交往聯系的狀況。這種聯系包括學科之間的交往、學術邊界跨越、競爭過程發生的沖突以及在沖突過程中各要素的吸收融合與揚棄。[5]學科文化能促進學科發展和學科優勢的形成。一個學科是否已發展成熟,最重要的標志是看它是否形成了有別于其他群體的學科文化。
2.內在因素
(1)熱愛科學、樂于求知的內在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從動力來源上劃分,可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動機是指由個體內在的需要引起的動機。如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內部動機,它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外部動機是指個體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如為了得到教師或父母的獎勵或避免受到教師或父母的懲罰而學習,這種學習活動的動機不在學習任務本身,而是在學習活動之外。研究表明,內部動機可以促使學生有效地進行學校中的學習活動,具有內部動機的學生渴望獲得有關的知識經驗,具有自主性、自發性。反之,具有外部動機學生的學習具有誘發性、被動性。
(2)堅持真理、勇于實踐的堅強意志。培養創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務,而創新來源于實踐。科學知識的積累和傳承及科學問題的探索與發現均需要長期的積累。研究生要在保持積極向上、熱愛科學學習動機的基礎上,做到“三要三不”,即要勤于實踐,善于發現問題,不好高騖遠、求大求全;要甘于坐“冷板凳”、勤學好問,不急功近利、淺嘗輒止;要堅持真理,勇于試錯,不迷信權威、唯書唯上。
三、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建議
1.加快推進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 宏觀上加強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以強化學生研究方法訓練和學術素養培養為核心,圍繞學科知識體系和當前行業需求對課程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效果進行嚴格把關。微觀方面:一是規范并細化研究生課程設置,充分考慮高新技術等應用學科及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跨學科知識的普及和選課的經緯性,緊跟行業需求,增設專業領域國際前沿課程,同時增加方法論及跨學科門類的基礎課程,注重交叉學科間的思維共鳴。二是鼓勵探索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方式,圍繞學科特色,結合各高校的實踐教學平臺,積極從行業對接的角度加大實踐教學力度,不斷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的靈活性和互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三是改革研究生課程考核與評價方式,實現知識的主動內化而非應試化。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為例(以下簡稱“南信大”)。學校緊密圍繞行業特色,持續推進的省部、局省、局校各方共建工作,在研究生課程、教材、導師、實踐平臺等方面均主動融入行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2.重視研究生導師創新能力建設
創新型導師隊伍建設與創新型研究生培養是相輔相承的。一是從完善導師選聘制,建立導師責任制,營造創新型的學科文化,強化創新型導師的培養氛圍。二是完善以創新為導向的導師評價體系,通過考核導師科研成果本身的創新性和科研產出的持續性及導師指導能力、指導效果進行科學考評,注重導師指導的科學性和前沿性培養,逐步加強創新型導師實踐培養環節,不斷強化創新型導師培養意識和能力的提高。三是支持導師參加各類學術和教學管理交流活動,同時激勵導師和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創新性成果的研發。南信大在導師遴選、導師聘任、導師崗前培訓、導師考核、學術道德規范等方面出臺如實施研究生海內外“雙導師制”,階段性考核分級制度,推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學位論文盲審制度,創新引入預答辯淘汰分流機制和研究生督導派駐辦法等系列舉措,使得導師隊伍整體水平顯著提升,江蘇公布了2013年成為全省僅有的兩家全部博士和碩士論文均抽檢合格的研究生培養單位之一,研究生創新計劃項目是近幾年省內同類高校增長最快的高校之一。
3.強化創新能力培養的大團隊意識
一方面研究生培養應打破單一的導師單獨指導體制,即對具備條件(研究方向相近或相同的)的研究團隊組建導師指導小組,發揮導師集體優勢,實行團隊指導模式。日本的國立大學由教授、副教授和助教組成的研究室和美國的導師委員會做法均值得我們借鑒。對學生而言,可以從不同的導師身上學到不同的東西,獲益良多;對導師而言,可從不同角度考察學生的學習、工作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工作中的亮點和不足,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礎。南信大也在逐步的改革和嘗試。以大氣科學學院為例,該院自2011年起根據專業組建若干指導委員會,對研究生的開題、中期考核、預答辯、答辯進行嚴格把關。同時緊密對接行業,引入行業的業務骨干和相關企業研究人員聯合培養研究生。目前南信大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家氣象中心等八家單位共建“氣候與氣象災害協同創新中心”,該平臺將是研究生創新培養的重要基地,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將發揮重大作用。
4.注重特色學科文化建設
學科文化建設雖然已引起學界和教育界的普遍關注,但不同學科文化間的隱性與顯性特征的融合需隨著學科本身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環境的改善而逐步成長和培育。因此,探究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深層原因,厘清學科文化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二者的內在聯系是切實提高我國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具體應從制度建設、管理方式、培養理念、學術規范等各環節滲透特色學科文化內涵,真正發揮一個學科、一所大學的文化傳承功能。目前南信大一方面加強氣象特色學科文化傳承和培育,在人才培養思路、路徑方面推陳出新,圍繞應用型、精英型和國際型“三個導向”分類人才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行業特色人才培養機制。學校專門成立以新中國氣象事業的奠基人、中國第一所高等氣象院校的創始人涂長望先生命名的“長望學院”。另一方面加快推進氣象科研、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步伐,組建了“氣候與環境變化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組織并承辦各類氣象國際會議、專家交流會,與海內外氣象領軍人才展開廣泛的合作,以開放、共贏的姿態融入氣象事業,形成特有的氣象學科文化。
參考文獻:
[1]史耀媛,常新.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J].現代教育管理,2009,(2):104-107.
[2]中國日報.中國已步入博士教育大國行列 博士質量究竟如何[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whly/2011-05/10/content_
12483159_4.htm)
[3]馬強,蔡茂華,等.當前碩士研究生學習情況調查及分析[J].高教探索,2013,(2):95-98.
[4]郭銳.新時期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究[J].高教探索,2013,
(5):113-117.
文章標題:研究生論文發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238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