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yè)教育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5-07-22 17:32 熱度:
行為教育是從入學開始一直進行的一種教學,各個學校都有其規(guī)章制度,犯錯了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和教育,這也是對一個人性格和行為的一種塑造。本文就針對養(yǎng)成教育在中職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一些論述,文章是一篇國家級期刊投稿范文。
【論文摘要】:現(xiàn)今中職學校異軍突起,而相當一部分中職學生存在行為問題,這與養(yǎng)成教育的缺失有關,本文探討了養(yǎng)成教育的內涵和形成的基本措施。
【關鍵詞】:行為,養(yǎng)成教育,心理健康
來學校工作已經(jīng)四年多了,作為一名任課老師也是學校的心理咨詢師,我感受頗多。中職學校的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文化基礎較差、綜合素質不高、行為習慣差等,除此以外個性上也存在不少缺點:如以自我為中心,集體榮譽感不強,與人相處能力較差,理承受能力較弱,依賴性較強,逆反而不輕易接受長輩和教師的勸導等等。甚至有的學生還有一些不良嗜好和行為:如抽煙、喝酒、說臟話、撒謊、逃學、談戀愛、沉迷網(wǎng)絡、夜不歸宿等等。
而我校的情況特殊,師范類學校的性質決定我校以女生居多,地屬西南地區(qū)使得少數(shù)民族的同學占到了不少的比例,學生的問題更加復雜,這樣給我校的學生管理和教育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要幫助學生改變不良行為,就要對癥下藥,尋找原因。中職學生不良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包含有:
一、不當?shù)募彝ソ逃?/p>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師,錯誤的家庭教育是造成許多中職學生不良行為的重要因素,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家庭在教育子女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①溺愛型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大包大攬把孩子當做手中寶,導致孩子自理能力低下,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任性、貪欲、自私等壞習慣。我校08級某學生家里是做生意的,因為害怕孩子“吃虧”,一個月生活費達到4000塊,造成這個同學虛榮和奢侈的個性,花錢越來越大手大腳。
②放任型家長:學校部分家長在外打工,打著為孩子存錢的口號,只顧著賺錢,不管孩子的教育,甚至把教育孩子的任務全部推倒教師的身上。還有部分夫妻離異后雙方不管孩子,致使孩子沒有足夠的關愛而經(jīng)常逃課甚至流落于街頭或沉溺于網(wǎng)吧。
③粗暴型家長:不尊重孩子的心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遇事大發(fā)雷霆,方法簡單,態(tài)度粗暴,遇事就打,壓抑孩子的自我,使孩子對成人產(chǎn)生逆反心理。
④家庭成員的不良習慣:有些家長自身素質低,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影響。前段時間一位同事向我訴苦,一位同學經(jīng)常撒謊逃課,班主任與家長交流時,家長不僅不支持班主任的工作,還因害怕孩子受到懲罰幫助他撒謊欺瞞老師,給教師工作帶來極大的阻礙。
二、不當?shù)膶W校教育
學校一些不正確的教育方法也是學生產(chǎn)生不良行為的間接誘因。對學生缺乏愛心: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挖苦、諷刺學生,甚至變相體罰;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重智育輕德育,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甚至部分教師自身缺乏修養(yǎng),自身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學生個體的因素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現(xiàn)代社會是個物欲橫流,信息大爆炸的世界,青少年學生正處在逐漸成熟的過渡階段,個性的快速發(fā)展,自我的形成,思想活躍,行為沖動,但知識經(jīng)驗和社會閱歷不足,理想和現(xiàn)實差距很大,使得青少年在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矛盾,行為偏頗。在新生的入學心理測試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概40�分學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近30�產(chǎn)生自暴自棄的想法。除此以外青少年還具有強烈的交友心理,但這個階段是非黑白分辨不清晰,如果交友不慎,容易形成不良小團體,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青少年是極易受社會環(huán)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
針對我校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實施養(yǎng)成教育的途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利用活動體驗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
當人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時,大多數(shù)都有重新塑造自我形象的愿望。在新生入學時期,學生之間沒有什么矛盾,是抓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極好時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新生一入校,就應從軍訓開始抓起,制定詳細的軍訓計劃,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建班初期每班班主任通過的觀察,抓住學生不同的個性,通過艱苦的訓練加強班級的凝聚力,發(fā)展學生良好的友誼,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建立班級班規(guī),促進學生自我管理的思維發(fā)展。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班規(guī)的制定中,要突出嚴格的考勤制定,我校每班都有一本考勤簿,由紀律委員記錄學生遲到曠課的基本情況,學生會干部突擊檢查。不僅如此還要注意學生的請假問題,我校屬于封閉式管理學校,但因各種原因中職學生請假頻繁,為了更好的管理學生,我校要求三小時以內的假班主任可以批準,超過三小時要學校領導批示才能出校,并要得到家長的同意,對私自不假離校的同學進行嚴厲的處罰,使學生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二、確定實施教書育人的方針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基本職責和根本任務。課堂是教師教書育人的主陣地,要扎扎實實地打好“陣地戰(zhàn)”,千方百計地寓養(yǎng)成教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有一位學生曾告訴我,她最喜歡的是生物老師,因為老師不僅要上課還喜歡結合實踐融入人生的一些哲理,讓她受益匪淺。所以抓好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僅僅是要單調的說理,死板的學習理論,而是要充分發(fā)揮德育主課程的育人作用但又要深入挖掘其他學科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有機結合和滲透,讓主課程和學科課程在德育過程中此呼彼應,實現(xiàn)德育內容、過程及目標的有效對接,大大提高育人效果,可以說每一位任課老師都應該學習德育工作的滲透。
三、利用心理學,建立與學生的共情關系
老師們都知道,空洞的教育說教會讓現(xiàn)在的學生產(chǎn)生反感,一旦學生和教師沒辦法建立信任的關系,逆反心理出現(xiàn),那么教育注定會失敗,所以養(yǎng)成教育,要運用科學的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功的養(yǎng)成教育要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心理學是認識學生心理的工具,是進入學生心理世界的鑰匙。養(yǎng)成教育要有實效,需要遵循心理學原則。這就要求養(yǎng)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都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必定具有健全的心理。許多我們認為品質低劣的所謂“雙差生”,問題可能就出在心理健康上。“雙差生”的形成可能因為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也可能是虛榮,迷茫;或想要引人注意。因此,養(yǎng)成教育一定要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抓住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動機和原因,對癥下藥。只有學生的心理障礙清除了,個性心理健康了,才能夠有良好的品德與行為習慣。
當然養(yǎng)成教育具有艱巨性、曲折性,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解決的。現(xiàn)代心理學理論認為:一個人的品行在童年時期開始萌芽,少年時期逐漸形成,青年時期基本定型。中職學生年齡大多在15―18歲之間.正處在品行由形成期向定型期轉變的過渡時期,對其進行養(yǎng)成教育尤為重要。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對中職生,要改變他們在中、小學十幾年里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是很難的,出現(xiàn)反復是很正常的,要有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必須反復抓,才能做到真正的人師。
參考文獻:
[1] 蔣昭慶,王祥榮. 衛(wèi)校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07(15)
國家級教育期刊推薦:《中國德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德育工作綜合性月刊。內容分為新聞篇、理論篇、實踐篇、科研篇、專題篇、資料篇6個單元。讀者對象為大、中、小學書記、校長、政教主任、團隊干部、班主任、各科老師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干部。
文章標題:國家級期刊投稿養(yǎng)成教育在中職教育的重要性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2748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