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11-20 13:37 熱度:58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現如今,很多職業院校在開展文化教育的同時也會對學生進行一些素質教育。本文是一篇教育藝術雜志社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職業教育校園文化建設之初探。
[摘要]職業教育蓬勃發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國家高度。但是我們不能又走入另一個誤區:重技能,輕文化。因為不管是什么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其中文化是一個人獨立完整可持續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論述了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校園文化建設必須長期堅持,必須有真正載體,必須要以促進學風塑造人的品質為目的。
[關鍵詞]現代職業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健康人格,人生觀
為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黨中央、國務院最近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此前在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提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將向應用技術型轉,向職業教育類型轉”。職業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們不能又走入另一個誤區:重技能,輕文化。不管是什么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其中文化是一個人獨立完整可持續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有國家的文化,民族有民族的文化,校園作為塑造人的地方更不能沒有文化精神。沒有文化的物質就是建立在沙漠上的高樓,荒原上的宮殿。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共同信仰和聯系紐帶,沒有共同的文化認同整個民族就是一盤散沙。同樣校園沒有一個共同傳承的文化,學生教師員工就沒有一個核心凝聚,就沒有一個共同的精神符號和引以為豪的牽掛。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物質生活的極大提高,我們對文化的需求卻越來越少,有資料表明2011年我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遠低于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別提猶太人的64本了,中國是世界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可見“有知識沒文化”不是空穴來風。筆者曾經到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和文化都比較發達的地區進行頂崗巡查和調研,看到一個共同點就是: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專業知識,理論水平要求很少。大多都需要入職培訓半年到一年,熟悉企業文化,企業管理規定,工藝流程,設備操作,產品標準等。他們大多要求學生懂一點專業知識,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吃苦耐勞的品質,有進取心和事業心,踏實肯干而不是心浮氣躁頻繁跳槽。所以我們除了傳授給學生必要的知識技能外,還要不斷地潤物無聲的塑造他們的品質,這些品質不是靠講解能夠扎根在學生心里的,他們需要文化環境的熏陶和浸潤。
一、校園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精神
校園文化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體現。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任何課程所無法比擬的,是影響一生的。比如,哈佛大學校的校園精神是:真理與我同行。強調哈佛的師生永遠追求真理,不迷信權威,敢于挑戰敢于探索的精神。斯坦福大學的校園精神是:愿學術自由之風勁吹。強調學術自由,師生平等,鼓勵學生敢于挑戰。麻省理工學院校園精神是:既學會動腦,也學會動手。強調學生實踐出真知,不僅會做理論還要做科學實驗的強人。北京大學的校園精神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強調學生不止拘泥于校園,更應該胸懷天下,為國家文明進步而努力。北京師范大學的校園精神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就是要求學生要在學問方面精益求精也要在行為方面嚴于律己成為楷模和典范。所以一個學校畢業出來的學生一般都會有學校精神烙印在內心深處,同樣也體現在學生在社會上的外在表現上。因此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
二、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極大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說過:“對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環境”。這里所說的環境我認為主要不是指物質環境,而是精神環境和文化環境。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就在于創建一種氛圍,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構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同樣學生的精神面貌,理想和趣味也反映了一個學校的文化品位。
三、校園文化建設要有精神激勵和精神載體
學校要善于提煉精神內涵。以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代表性的事件或者一個可愛的卡通吉祥物作為載體,賦予它精神內涵,傳遞一種或積極向上、自信樂觀、包容進取的精神或奮斗、創新、踏實、敬業、鉆研的精神。讓代表著學校精神的人物形象或者吉祥物形象和名字出現在學校的各個角落,無論是在教學樓、體育館、餐廳,還是在學校各個部門印制的宣傳材料上,時時可以見到他們的形象。學生社團也可以吉祥物冠名,比如籃球隊,足球隊,自行車隊,輪滑隊等。學校不僅可以把恰當體現校園文化精神的吉祥物作為文化標志,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吉祥物的感召力開發一系列產品,從各種服裝鞋帽到日常使用的杯子文具,甚至還可以為小朋友開發系列的童裝及小玩具。這些產品可以是學生設計然后與知名服裝品牌合作開發,讓校園精神和文化讓深入人心,時時刻刻受到一批與一批學生的追捧和升華。
四、校園文化建設可以和學風校風建設互相促進
校園文化不是簡單的幾句口號,幾幅標語和幾個雕塑,校園文化也不是一陣風而是深入心靈深入肌膚的細雨甘露。校園文化建設不是空的也不是玄的,而是實實在承載在具體事物上的。他是通過在做事做學問學習做人,鍛煉品質,樹立文化。他不能膚淺也不能流于形式,他不是寫一篇讀書筆記或心得體會,看一場電影寫一篇認識就可以讓學生提高修養,增加文化內涵。校園文化不是一個短期行為,他還要長期堅持,在一茬又一茬的學生中傳承和發揚。
校園文化還可以和促學風聯系起來,讓校園文化建設和學風校風建設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有濃厚學習風氣,積極樂觀,刻苦鉆研,勇于開拓,勇于創新的校風。例如,現在很多學生都有“手機依賴癥”,嚴重影響了學習和身心健康。學校可以以此為契機搞一個“課堂無機現”的文化教育和活動。讓學習委員上課之前將所有的手機收歸一個收納袋,下課再返回。一直堅持下去課堂玩手機的現象將會有改觀,學生的精神面貌也會改觀。再如,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社會交往能力比較欠缺。看到老師視而不見,不打招呼不問候。我們可以開展專題教育或者要求學生見到老師必須打招呼點頭示意,慢慢就會習慣成自然成風尚。這樣長期形成一種學生尊重老師,老師愛護學生的和諧校園氣氛,同時也培養學生和人接觸溝通交流的能力,養成基本的禮貌習慣,這樣有助于學生在社會上少走彎路少碰壁。還比如,為了提倡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的好習慣好風氣,可以在食堂搞一個“光盤換積分”活動。只要飯菜吃光不浪費就可以換一個綠色貼紙標簽,每集夠幾張就可以換一瓶礦泉水,營造一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氛圍。如果大手大腳的同學能夠改掉浪費的習慣養成生活有計劃做事有安排的習慣或許對他的一生有莫大的幫助。
五、校園文化建設還需要制度的保證和獎懲機制的促進
校園文化建設包括學校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建設的全面、協調的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制度文化建設應該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有力保障。所以應該有專門的部門研究校園文建設,制定行之有效的文化制度,使師生都能夠自覺遵守切實執行,最終形成習慣。另外分明的賞罰也是對文化塑造的促進,但主要是賞,因為激勵和鼓勵是大家都喜悅樂見的。
參考文獻:
[1]溫景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J].高教探索,2005(6).
[2]唐繼碧.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大家,2010(16).
[3]吳志挺.淺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10(3).
[4]王英愛,張珊.試論高職校園文化的構建[J].現代企業教育,2007(12).
[5]李冬娜.職業院校校園文化育人功能問題初探[J].教育與職業,2008(15).
相關期刊簡介:《教育藝術》堅持以鑄魂育人、弘揚正氣、培育青年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宗旨,致力于宣傳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道德,研究推廣別具特色的教育藝術,交流國內外豐富多彩的教育經驗和教育信息,啟迪心智、化解困惑、凈化心靈、強化美感、激揚正氣、振奮民魂。
文章標題:教育藝術雜志社投稿職業教育校園文化建設之初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28812.html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刊登,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