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6-03-16 14:35 熱度:
每個學校都有醫務室,職業院校也不例外,學校的醫務室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國也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很多職業院校的醫務室也進行過一些改造。本文是一篇副高論文發表范文,主要論述了職校看病學生的心理特征。
摘 要:通過職校生去醫務室看病頻率高的現象,運用心理學相關知識分析職校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狀況,并針對此做出一些應對策略以期糾正學生不良的就醫動機,改善不良心理狀態。
關鍵詞:職校生,青年心理學,心理特征
隨著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校生群體不斷擴大,如何認識和把握當代職校生的心理世界?職業學校教育如何為職校生的心理發展導航?這些問題也許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清晰地回答,但它們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深刻回答的,也迫切需要我們作出理智的、適應時代要求的回答。
當代職校生的年齡在16、17歲至19、20歲,正值青年初中期。這是一個“狂風惡浪”、“疾風怒濤”的人生過渡時期,一方面他們的身體發育已經逐漸成人化,但心理發展還處于 “心理脯乳期”,這期間其對自身、他人、社會的認知及行為都處于過渡期,心理容易出現較大波動。另一方面,進入到職高的學生,由于未考上重點高中或是普高,一般承受著家庭的責怪,親朋好友的惋惜,社會上的歧視,同時從他們自身的愿望來看,他們很多是不情愿,不得已進入職高。再加上當前人才市場用人制度不規范等,使得不少職高生一直有種劣勢狀態心理。
一、現象
職業學校醫務室門診量大,單從我校來看,平日門診量就達到平均15.8人/天,非常時期,人數數倍增長,相對于普通高中高出5倍,門診量最大的為感冒發燒55.3%,其次為腸道疾病35%,除外還有皮膚病3.4%,外傷1.2%
二、原因
生病看病,無可厚非,但是為什么職業學校的學生去醫務室的頻率遠高于高中生,就是我們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究其原因,我得出以下幾點:
1、學習態度問題;職業學校的學生一部分是因為未考上高中,不甘心來職校讀書的學生,還有一部分是在初中就是吊兒郎當,混日子的學生,這類學生成就動機都不強,學習不主動,目標不明確,缺乏進取心,成天想著逃避學習,希望自己“生病”,好請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12級機電的一男生,面色紅潤,手里拎著食物大步走進校醫室,要求量體溫,測出體溫正常后,嘴里嘀咕著“怎么不量高點,這樣就不能請假了”,更有甚者,為了能請假,在體溫計上做手腳,把體溫計溫度甩高,把體溫計甩到40°以上的我就碰到3例。這種學生不僅學習態度有問題,說大點就是品行有問題,人格有問題,弄虛作假混假條。
2、從眾心理:從眾是在客觀或心理上模糊的情境中,人們自覺不自覺地作出與他人一致的行為或是行為反應的傾向。從眾行為作為個體處理群體關系或與情境的關系的一種方式,是個體在日常生活中調節自我的反應適應社會環境的一種重要心理機制。當代職校生正值需要人際交往時期,作為大群體中的個體,為了保持與大家一致,不自覺的會跟周圍的同學出現相同的行為,如果周圍同學經常去醫務室看病混假條,那么個體即使不出現這個行為,也會有這個意識,到最后,肯定也會出現跟大家一樣的行為,有事沒事會去醫務室看病。例如,一到做操時間,成群結隊的學生就來醫務室看病了,經常是2~4人一組,占滿了整個醫務室,有集體量體溫的,集體拉肚子的,集體體育課請假的,來來去去,絡繹不絕。
3、依賴心理:當代職校生,正是頗受關注的90后,他們生活條件優越,倍受父母長輩寵愛,平時在家當少爺,唯我獨尊,自我關注度程度高,一點點小毛小病就緊張的看醫生,看過醫生,吃過點藥才安心,自己沒有判斷力。例如13級有個男生,經常往醫務室跑,小毛小病跑的多了,醫生也都認識他了,有次自己發現下頜有個腫塊,急忙跑過來給我們看,非常緊張,懷疑自己得了癌癥,我們百般安慰解釋只是因為勞累,有點淋巴結腫大,在得到我們肯定不會是絕癥的時候才放心的回去了,后來過了幾天跑來說,腫塊消了,他也就安心了。還有12電子的一個女生,經常來醫務室看病,一有不舒服就會來,其實沒什么大事,就是喜歡跟醫生說說話,尋求一下安慰,跟我們說她家附近醫院的護士醫生都認識她,因為她經常去。
4、情緒不穩定,情緒自控能力較弱,容易沖動易激惹:按照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的八個階段,當代職校生正是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會發生沖突的青春期階段,這時候的孩子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即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而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埃里克森認為,如果這個危機處理的不好,那么就會引發青少年對社會的不滿以及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于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做一個壞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愿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有些職高生容易沖動,容易偏激走極端,甚至完全不計后果。他們有的表現為不友善,經常打架,甚至自殘,醫務室接待這類學生也不少。例如11自控的一個男生,因為心情不好,揮拳打玻璃,鮮血淋漓的來校醫室包扎傷口;還有較多的是同學間相互打鬧,發生口角,不小心受傷。
三、討論
要改變職校生喜歡往醫務室跑的現狀絕非易事,本人工作經驗尚淺,鑒于平時的觀察和與學生的交談,姑且提出以下幾點不成熟的設想:
1、醫務室需加強與教師辦公室聯系,一方面由教師加強對學生學習態度糾正的教育,一方面在學生請假方面可咨詢其班主任意見。學生希望“生病”的心理是一種逃避和不負責的心態,醫務室工作人員在診斷病情同時,可以對其心理進行疏導,力圖讓學生認識其行為的幼稚性和。
2、嚴格記錄學生病假原因并反饋其班主任老師,對經常生病的學生可建議其班主任老師與其父母聯系,去醫院確診以保障學生健康。如此真正有病學生能及早得到治療,而家長也可對其子女健康狀況有所了解。而混假條的學生因為生病請假會通知到家長而減少請假次數。當然不排除其中也有不負責任的家長,對此類學生還應加強心理輔導,可讓其定時到醫務室進行反饋,檢查,讓這些學生感到生病請假是很繁瑣的事,也可以從客觀上減少請假次數。
3、醫務室常備一些日常用藥,對體質較差,依賴心理過重的學生除了一方面用藥之外,一方面也減少他們對生病的恐懼心理。醫務室平時也可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以加強他們對日常疾病的了解,減少依賴心理。
4、對于性格沖動,經常有打架斗毆和其他偏激行為的學生,可定時安排心理咨詢老師進行輔導,并記錄在案,配合學校學工處進行教育。
結語:當代職校生正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受著特殊的教育內容,在心理和心態上,是完全不同于其他同齡人的,他們有著他們所特有的困惑和煩惱,作為學校教師群體的一份子,我也有義務為學生的健康服務,不僅是身體的健康,更要有心理的健康,我們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人格健全的人,立志于給他們一個燦爛的明天!
副高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季刊,中國標準刊號:ISSN1672-0997CN44-1556/Z,2002年6月創刊,辦刊宗旨是:學術研究與教學研究相結合,高職理論研究和教改實踐相結合,為提高本院教學、科研水平服務。
文章標題:副高論文發表職校看病學生的心理特征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3050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