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6-03-22 10:57 熱度:
在我國,中職學校的職責主要是為國家和企業培養各類技術人才,但長期以來,學校忽視文化課的建設,學生對文化知識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學習積極性不高,信心不足,在步入工作崗位后,由于文化知識儲備的不足,學生在創新工作方面受到很大的阻力,創新研發能力滯后。本文是一篇人民教育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中職歷史課堂教學的優化。
摘 要:中職學校的歷史課堂教學由于受到中職學校特殊因素的影響,一直處于弱勢地位,課堂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狀況令人擔憂。為此,中職學校的教師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優化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歷史學科,優化中職歷史課堂教學。
關鍵詞:教材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
當前企業在選擇人才方面不僅重視學生的技術能力,也開始關注學生的文化知識等綜合能力,為此,中職學校的歷史教師有責任更有義務采取有效措施,優化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歷史學科,優化中職歷史課堂教學。
一、實現歷史教材內容的優化
實現中職歷史教學的優化,首先應該優化歷史教學內容,從整體方面把握教材,從細節方面組合教材,強化知識間的聯系,并將歷史教學內容同學生實際及專業結合,讓學生既學習了歷史知識,又能提升專業綜合素養。
1.整體把握,條理清晰
歷史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大局觀、整體意識,教師在教學具體歷史知識時,也應該將知識放在章節中或者整本書中,甚至整個歷史事件中,這樣學生掌握的知識是系統的,不零碎。例如,在教學高一年級近代史“辛亥革命”這一知識時,我們應該將內容放在“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這一單元看待問題,這樣對于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都將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學生在掌握知識時也不會覺得茫然失措,學習更加條理清晰。
2.加深聯系,重視組合
歷史知識在具體細節的處理方面,不應該模棱兩可,而是應該重視具體的細節,使其具體化、清晰化,讓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加深知識間的聯系,重視知識的重組,去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例如,在教學“俄國十月革命”這一內容時,教師對十月革命的關鍵人物列寧進行分析,將對列寧的分析融入整個十月革命中,這樣學生既有興趣,又能學習如何看待歷史人物,實現了知識間的重組。
3.結合實際,聯系專業
任何教學都不能脫離學生實際,歷史教學同樣如此。為此,歷史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根據內容聯系學生實際情況,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同時,我們應該改變中職學校歷史教學只教歷史知識的片面理論,將教學實踐同學生的專業結合,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技能融合,實現整體素養提升。
例如,在教學旅游專業學生的歷史課程時,可以將旅游知識與歷史人物結合,讓學生在旅游知識中增加歷史知識,提升學生興趣和涵養。那么,機電專業的學生應該如何學習歷史,如何將教學內容與專業結合呢?可以對本專業的歷史發展軌跡及其人物結合分析,甚至可以將這些人物創造發明的條件與歷史知識結合,一定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只要思考,我們不難發現,辦法總比問題多。
二、實現歷史教學過程的優化
新課改下的歷史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還要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取過程的體驗。所以,歷史教學不僅要優化內容,也要優化教學過程。
1.重視導入,激發興趣
在每節課的導入部分,良好的導入能讓學生馬上進入課堂,能激發學生興趣。為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導入。例如,在教學“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時,有這樣一位教師用學生最熟悉的電視劇導入:同學們都看過電視連續劇《封神榜》吧,這個電視講的是商周的故事,其中有姜太公封神臺“封神”的情景,比如李靖為“托塔李天王”,楊戩受封為“二郎神將”等等,這雖然是虛構的小說故事,但是也符合當時歷史發展的規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你們想不想從歷史的角度了解真實的商周情況呢?今天我們就從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開始吧!這樣的導入新鮮,而且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2.教師引導,學生探究
新課程教學不僅是教師單一地掌控課堂,而是要逐漸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實現有規矩、有活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不管不顧,學生想怎么學就怎么學,這樣的課堂沒有“規矩”,也不會產生效率;但也不能太死板,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要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自主學習意識。
三、實現歷史教學方法的優化
教育大發展的時代,歷史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創新教學方法。中職歷史教學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中職學生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1.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新課程提倡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獲取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探究,在探究中學習知識,獲取能力。同時教學中也應該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加強師生、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動,激發學習、創造熱情。
2.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
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結合是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歷史教學的很多圖片、影像資料都可以通過多媒體工具展示,所以,可借助多媒體技術讓教學方法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總之,中職學校的歷史教學要滿足學生文化學習的需要,同時也要讓未來學生的整體素養得到提升,這就必須優化歷史教學。具體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優化教學方法等手段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古蘭拜爾・艾孜莫夫.試論如何提高中職歷史教學的有效性[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08).
[2]崔運梅.優化中職學校歷史課堂環境的做法[J].中小學電教:下,2011(03).
相關期刊簡介:《人民教育》雜志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的國家級教育類核心期刊。當前為半月刊。人民教育雜志創刊于1950年,國內刊號:CN: 11-1199/G4。
文章標題:人民教育雜志投稿中職歷史課堂教學的優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3061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