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7-05-16 14:25 熱度:
語文在學習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小學中學還是高職院校,每個階段都會學習到不同的語文知識。本文主要論述了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改革思考。
《語文教學與研究》的創刊于1973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華中師范大學主辦,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并首批入選中國期刊方陣。1992年榮獲北大核心期刊。
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課程作為與專業課相配套,為專業課服務的基礎課程,有較強的實用性,它是培養中職學生人文素養的必修課程。那么,如何與中等職業教育以能力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教學目標相適應,本文從教師素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談談看法。
語文課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和工具學科。由于中職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普遍較差,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習不系統,因此大多數學生進入中職學校后,在語文學習中找不到方向,無從下手,或者覺得語文不重要,放棄了學習,而同時,一些中職學校的語文老師存在學生學好學壞不影響其畢業的思想,這兩方面原因造成目前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根本達不到目的。這一現象對中職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無論是教學態度還是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我們都應該有所改變,如何適應職業教育以能力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教學目標,成為每個語文教師認真思考、努力探究的課題。
一、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在人文素質教育課堂上,教師的人格魅力、氣質修養對學生的影響遠比教師向學生傳授的知識的影響深遠。語文教學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同時是幫助學生成長,樹立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創造完美人生的過程。所以,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人文精神,而且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教師隊伍,顯得十分重要。
二、優化教學內容,突出實用性
1.加強語言表達訓練。大部分中職學生畢業后面臨就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如何更好地通過語言表達推銷自己顯得尤為重要。但實際上多數中職畢業生在這方面的表現非常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們大多數來自農村,知識面狹窄,膽小怯弱,不善于與人交往。另一方面是許多中職語文老師忽視了對這方面的能力訓練。弗萊雷認為:“只有通過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義。只有通過學生思考的真實性,才能證明教師思考的真實性。”人文教育的特殊性不像自然科學知識那樣可以用簡單、直接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因此,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展口頭討論,讓學生敢于思考,樂于思考,引發對生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生活意義等問題的沉思和追問。語言訓練的第一步是讓學生樹立表現自我的信心,讓學生建立樂觀向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努力克服精神不集中、不愛提問、不肯主動回答老師提問的現象。學生擁有了自信,課堂教學的道路就暢通了。其次,針對基礎較為薄弱的中職生,要遵循由簡入難的原則,從教學普通話入手,先讓學生開口講話,然后通過自我介紹、講故事等活動讓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繼而循序漸進地開展詩歌朗誦比賽、辯論賽等形式,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加強應用文寫作訓練。會寫常用的應用文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然而,筆者在多年調查中發現,許多中職學校的作文教學形同虛設,不是學生應付老師從網上下載,就是老師應付學生以一個閱字代替批示。一方面,請假條、計劃、總結、合同、通知、啟事、廣告、自我介紹、求職信等常用的應用文,能為中職生走向社會后處理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直接服務。另一方面,中職畢業生在應用文的寫作上很欠缺。中職學校的語文老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結合學生今后的就業趨向,講解相關應用文寫作的基本常識,加強寫作訓練,提高學生進行常用應用文和公文寫作的能力。
3.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則是了解人生和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徑。古人云,“一日不讀書,百事荒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否愛讀書,是判斷一個人文化素養的關鍵。中職學生的整體素養不高和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有很大關系。閱讀不是每個人天生的技能,是需要后天培養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指導他們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如中職語文教材外的經典范文及古今中外的優秀名著、古典詩詞等,輔以一些必要的說話技巧方面的書籍,并要求他們在閱讀時做好讀書筆記。久而久之,能夠逐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美化他們的自我形象。
三、改變教學方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1.教師主動轉換角色,從教鞭趕到思路引,營造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這種角色的變換,要求教師以平等、民主的態度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尊重學生的意見、見解,即使學生的見解不完滿甚至錯誤,也要用心呵護學生的思想火花,允許不同觀點的討論爭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2.教學主體轉換,把課堂交給學生。要想讓課堂活起來,就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從被迫接受轉向主動吸收,鼓勵學生在質疑中從“知其然”進入“知其所以然”,在質疑中從“走馬觀花”的淺層理解進入“靜影沉璧”的深層破譯里,在質疑中從線型思維、單向思維進入立體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中。在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則充當“導演”,發揮主導作用。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語文教學
語文教材中絕大多數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形象性和情感性。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只能憑借自己的語言、動作誘發學生與課文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但學生受年齡、時代、生活閱歷的局限,很難深刻理解文章當中所蘊含的思想和生活情感,教學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在課堂中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如幻燈、視頻、錄音等,便能很好地展現語言描述所達不到的表現高度,課堂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五、加大語文課與實踐相結合的力度
把語文課的內容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現實生活的氣息,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輸科學文化知識,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忽略了學生對生活體驗的需要,就會造成學生厭學。語文既是交際工具,又承載了人類文化,更是覆蓋面最廣泛的,上至天文時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蕓蕓眾生,包羅世間萬象。因此,我們可以從很多種角度把語文教學的內容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人生。
總之,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只有以學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創新為動力,才能不斷提高中職學生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文化素質,進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充分展現自身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文勇.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職高語文教學效率[J].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06).
[2]周筠.中職語文教學對學生實施多元性評價的思考[J].基礎教學研究,2007(11).
文章標題: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改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3573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