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1-01-20 17:41 熱度:
摘要: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是檢驗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一個核心指標。為了滿足現代企業的人才目標,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各個高等職業院校積極改革課程建設,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依據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具有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項目課程、項目教學法成為高職專業課程的主要模式之一,怎樣加強項目課程教材建設,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成為高職院校的重點之一。探索培養學生就業的各種能力的可操作性項目課程教材開發原則,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就業形勢;項目課程;開發導向;開發原則
一、高職院學生就業分析
1、當今就業形勢
在經融危機席卷全球下,經濟環境和就業環境都不利的情況下,大學生特別是高職畢業生感到了巨大的就業壓力。由資料顯示,大學畢業生從從2006年的413萬、2007年增加到了495萬、2008年為559萬、到2009年為610萬,而大學畢業生待業的2006年就為91萬、2007年達到103萬、到2009年7月大學生的簽約率為68%,也就是還有將近200萬的大學畢業生處于待業狀態。國家領導人溫總理說過,“就業是天大的事”,他最擔憂的一件事就是大學生的就業。雖然國家開拓了各種就業渠道,如江蘇省創辦了實習基地,采取了大學生先實習再就業的方法,來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如何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是整個高職院校大力做的主要工作。
2、現代企業對高職畢業生的職業要求
雖然就業市場嚴峻,但就業市場需求仍舊很多,矛盾在于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向,怎樣將學校教育的專業能力和就業需要的通用能力有機的結合,讓高職學生脫離眼高手低的狀況,具備應用的高職能力即實際經驗,及時進入工作狀態,具備再學習創新能力跟上信息技術時代的形勢。
對當前的現代企業調研來看,現代企業對人才要求具有以下特質:具有融會貫通特質,要求掌握豐富的知識,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善于自學和自修,靈活應用學到的知識于生活和工作實踐中,懂得做人和做事,創新實踐相結合;具有跨領域綜合性特質,既要對某個專業領域擁有深人的理解與認識,同時兼顧相關領域的發展,善于與其他領域開展合作的綜合性人才;具有智商、情商、靈商,懂溝通合作,熱愛自己的工作,積極樂觀等。
3、高職學生就業問題剖析
現代高職院校要學會聆聽“現代企業”這個客戶對人才的要求。高職教育在更新人才培養觀念下,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提出了教育的目標是技能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生是滿足生產第一線,具有主動創新,有扎實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和寬泛的知識興趣相結合,深入再學習,善于溝通合作的個人素質,實現教育就業的對接,把高職教育從專業學科本位到職業崗位的就業本位的轉變,實現為“現代企業”這個客戶服務。
在進行“大學生創新實踐計劃”的項目課題中,針對高職學生就業情況調研分析中發現,影響當前高職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中很大因數是:
(1)、高職學生的理論知識功底不系統,應用實踐能力偏底,專業能力缺乏特色。也就是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高職院校課程設置盲目,教學方式陳舊,知識學習存在偏頗,雖然當前高職院校的實踐培養與理論知識培養的比例設置已經為6∶4,但其中的項目性教育不強,知識能力與動手能力結合脫節、缺乏緊密性、針對性、先進性、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結合性與科學性的產品實用價值缺乏,沒有為學生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獲得寬泛職業生涯發展空間作好準備。
(2)、技能證書的考核存于表面,在現代企業問卷調查中,企業對各種證書的信賴度不高,對持證人的相應能力存在凝濾,企業看重個人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
(3)、對企業了解不夠,職業規劃意識不強,缺乏自主創業能力。高職學生沒有明確個人目標,缺乏對要進入的企業發展前景、用人制度、企業文化、人際關系的了解等。對高職畢業生崗位層次及職業路徑了解不夠,高職畢業生的定位應是復雜技能到綜合創新技能操作崗位、以及基層崗到中層管理崗位的提升。
二、高職項目教材開發內涵意義
從對高職畢業生就業的分析中認識到,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標準實現的是“高等性”和“職業性”的融合,以勞動過程為導向,工學結合為依據,進行課程的整合,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融合,按照學生崗位技能工作任務的內容及相關知識點構思學習項目,組建項目課程。根據高職畢業生就業問題,對職業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對課程進行改革,因為課程是詣在指導者的指導下體現學習者學習活動的主體,體現對培養目標的要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更是要體現了現代企業對一線生產技術人才所需的知識能力結構的客觀要求,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屏棄以前傳統的課程體系模式,尋找一種適合當代現代企業這個客戶要求的人才觀。一種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選擇、組織并學習工作知識的課程模式,即職業教育項目課程,更能體現現代職業教育中理論與實踐技能、核心技能培養的綜合素質能力。
而完成現代職業教育項目課程教學過程,都是依據合適的項目課程教材來完成,因此以培養目標、課程目標,以就業為導向的教材開發有著很重要的意義。高職項目課程教材依據一定的工作目標任務,將高職學生必須的知識體系、實踐技能、和寬廣的領域知識、行為態度要求融合其中、并為學生的自學修為、創新開拓嵌入相應的能力培養所構建的整個框架系統體系中。
三、項目課程教材開發導向
傳統的高職教材理論內容多、學科體系濃、關聯性不夠、理論與實際脫節,從理論到形式到內容均是以理論的傳承進行編排的。不符合現代高職教育要求的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高操的動手實踐能力,滿足生產第一線,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思想。這就要求項目課程的教材開發滿足以下要求。
1、高職的培養目標以是“就業為導向”的,對于學生的技能的培養是第一位,因此教材應側重應用,而不是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
2、當前高職培養模式是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課程體系,因以課程標準為依據,融合職業資格證書考工,符合現代企業人才培養和企業用人使用標準。
3、教材探討中應注重對學生職業情商的培養,教材應該在學生學習和直接應用的過程中既能掌握知識、技能和技巧的同時,必須具備核心能力的培養,具有拓展性能力的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培養等。
4、教材編寫具有實際工作崗位真實存在的問題,以此具備檢測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和解決程度及效果的評價,具備針對本專業的核心就業崗位能力,為實現畢業和就業的零距離對接。
5、項目課程不僅可以應用于問題解決中,而且可以應用于任何執行意義上的任務中;項目課程教材編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不一定要以興趣為基本出發點。如職業教育中,企業的工作任務是確定的,并且往往建立了嚴格的行業標準,雖然個體可以在工作中進行創造,但在很大程度上他必須接受這個工作的要求。
6、通常理解的教材編寫的項目是制作一個完整的產品,比如設計一個電子產品,設計一個服務項目等,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完整的職業能力。但是我們在開發項目任務時沒有必要局限于此。項目課程開發的最終目的是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任何一項產品,比如一個器件的認識,只要它有利于教學,并能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就可以看作為項目。因此,項目沒有必要是完整的產品。而事實上,小型項目對于初涉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有利于學習,只有到了學習后期,需要整合學生所獲得的各個局部的職業能力時,采用大型項目才有價值。
7、教材的編寫要有遠見性、超前性,有對深遠問題的探索,應及時反映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標準、新規范、新規程等,加強對學生自學自修能力的訓練。
四、項目課程教材開發原則
在高職教育領域中,項目課程的建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課程,是將企業生產、管理、經營、服務的實際工作流程作為課程設置的核心,將學生就業工作崗位中主要工作作為教學內容,與單一的職業資格標準相鏈接,以便學生得到進入企業的第一個崗位經驗技術能力。要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完成這樣一個教學目標,項目課程教材開發中項目任務設計非常關鍵,是“項目”式教學模式的核心,項目任務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項目課程教材開發基于以下原則。
1、明確項目課程教材開發的基本基礎是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既要強調學生專業技能的結果性目標要求,又強調核心能力的體驗性目標要求,檢驗的手段是學生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達到了就業崗位經驗。在此教學目標下,教材中的學習項目必須在明確學生就業的崗位趨向及職業技能任務結構,選擇覆蓋整個工作領域的項目任務。
在高職院校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生在所學的本專業領域中必須獲得具備從事某種職業的職業資格證書,教材中的學習項目也必須具有職業資格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生學以至用,幫助學生獲得現實就業崗位能力。
在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下,本身學生就要以現實工作崗位中工作領域、崗位層次、任務結構中的任務來完成學習任務,以適應工學交替中的“工”。它完成的是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將企業作為教學的實施主體。為學生就業成為更好的階梯。
以此為基礎,項目課程教材的項目任務必須真實地來源于企業,以選取企業現實的典型產品任務作為載體組織教學,這樣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項目課程的功能。但在實踐中,根本不可能根據教學內容及進度的需要及時從企業獲得足夠的、合適的項目。其實讓每個學生都能從事一個來自企業的項目已經相當不容易。因而,項目不一定要求是真實的,只要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模擬項目也可以。設計的每一個項目任務要涵蓋某一階段教學目標所涉及的知識,考慮大多數學生所具有的知識水平和實現任務的能力。教師要把總體教學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并把每個教學目標和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小任務,通過這些小任務的分別完成,體現出總的教學目標。
2、明確項目課程教材開發的項目任務設計要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學生的特點
教材開發擯棄原來的章節概念,代之以一個個項目和任務,將整個理論體系進行有機的、覆蓋性的分解后融入項目和任務的實現過程中。在每一個項目或任務的編寫中,勾勒出本項目所涉及的理論基礎,以方便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理論準備。同時要給學生提出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使得學生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的同時擁有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空間,方便學有余力的學生進一步提高自己。所有的項目秉承了由簡入深的原則,通過漸進的學習逐步的提高和完善學生的知識面。
設計一個項目,不僅要包含專業技能知識,還應包含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突出情感、動機、信念、價值觀、生活態度等非智力方面的發展因素。
項目任務設計要具有可操作性,設計任務時,一定要注意任務的可操作性,要設計出只有通過親身實踐才能完成的任務。
項目任務設計要難度適宜,符合學生的特點,設計項目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原則。任務設計要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開拓的余地,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探究式學習方法獲取知識與技能的能力。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任務的難度設計呈梯度等級,教師、學生都有選擇的余地,教學活動呈現多樣化的特點。一般說來,每個任務中涉及的知識點不宜過多,最好不要有兩個以上的重點、難點,過多會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任務的規模宜小不宜大,對于較大的項目可以分解成小任務進行教學,一般每個任務為2-4個學時,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成就感;不要期望一個項目能實現該項目涉及所有職業能力的培養,每個項目任務應側重某一職業能力的培養,兼顧別的職業能力;將學生要完成的理論功底的學習轉化成實踐項目來完成,達到職業教育的目標。
項目任務的設計要注重知識的層次性,在設計任務的時候也要考慮任務的漸進性,可以把一個大的教學項目分解成幾個小的教學任務,并注意這些小的教學任務間的層次,使得知識的掌握過程是層層遞進的。
項目任務設計要注重創設適當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創設出與當前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使學習直觀化和形象化,設計來自實際生活的任務,其核心目的是喚醒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
項目任務設計要注重滲透方法,培養學生能力,應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應用所學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及獨立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
項目任務設計要注意個別學習與協作學習的統一,“項目式”教學還強調個別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使學生在互相交流中不斷增長知識技能,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
3、明確項目課程教材開發的項目任務設計要求是便于組織教學
項目教學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活動,由教師講授為主逐步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由課堂講授為主逐步轉變為實踐操作為主。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景,布置任務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吸引學生的興趣,通過討論、講解或操作,學生主動利用己有的知識去積極建構新知識,使學生通過完成“項目任務”學會相關的理論和技能,最終完成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起主體作用,是學習和完成任務的主人,教師只起組織、引導、促進、評價、咨詢的作用,整個實施了“教、學、做、考“一體的教學過程,完成學生的就業目標中所需要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實踐職業能力、以及理論知識功底和再學習自修合作能力。
4、明確項目課程教材開發的關鍵是學生就業根本
教材開發中,將學生的職業資格證書考核中的知識融合到教材中,使學生更加貼切到職業能力中和社會能力中,加速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時將用人單位實際崗位中涉及的真實技術問題開發到教材中,緊密貼切于實際,使學生早于一步領略社會崗位的要求,加強開發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這就要求教材項目選取基于學生的職業對應的職業領域和工作結構,考慮行業現實整體崗位水平,項目應以企業現實崗位的具體任務為重要參考,然后確定具體內容,還要適當超越現實技術管理的應用水平,基于現實,兼顧未來,實現學生的就業職業起點到未來理想職位的發展。
五、結束語
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以就業為導向,切實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教材內容要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并注意及時跟蹤先進技術的發展”。在我國高職院,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高操的動手實踐能力,滿足生產第一線,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研究一直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熱點,諸多研究學者就其展開了許多研究,包括從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培養目標等各個方面進行的研究工作,項目課程的開發旨在促進高職院的發展,提高高職院培養生產一線人才的質量,加強大學生素質的鍛煉與能力的培養,更好地適應社會、地方的發展需要。教材雖然作為微觀方面的工作,但牽涉到項目課程實施中的核心面,要根據培養的目標定位,組織實施進學生就業的崗位職業技能、扎實的理論功底、以及非智力因素各個成面的質與量評價標準,結合實際,針對性強。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和我國經濟的國際化,現代企事業單位用人標準要求更加務實,高職教育要及時聆聽現代企業這個客戶的要求,突出高職辦學的課程模式理念,保證高職教學的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打好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國慶.課程涵義與課程思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07).
[2]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5年22期
[3]教育部,等.職業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Z].2004.
[4]張健.論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J].職教通訊.2005(06).
[5]黃英.論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發展.職業技術教育.2002(05)
文章標題:高職院學生就業導向下項目課程教材開發探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iye/657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