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們適應并習慣了高職的學習生活,自學能力有所提高,開始獨立的支配時間,有計劃的設計閱讀內容。他們一方面學習本專業課程,一方面利用圖書館藏書學習其他各種知識,他們的愿望是在專業上有所成就,他們的目標是畢業后繼續深造,或者培養自己成為全能人才。
3.3求新心理
進入畢業階段,學生的職業意識心理有了明顯發展[3]。同時,畢業生就業學校基本采取推向人才市場,學校推薦,用人單位擇優錄用的方式,使學生在就業上存在激烈競爭。學生對前途十分關心,學習情緒很飽滿。由于臨近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撰寫,他們的情報饑渴感上升,他們對圖書館資料的需求顯得非常迫切,如饑似渴的收集文獻數據,大量的查閱工具書﹑文摘﹑索引﹑期刊論文等,這一需求的產生,主要來自外界的推動,多數帶有一定的任務感。由于所學專業,個人學識水平和需要的緊迫程度不同,所需資料內容各異。但是絕大多數不超過他們所學的專業范圍。他們特別需要針對課題的新信息,新文獻,尤其以期刊論文占多數,他們廣泛閱讀各種新觀點,新技術,新方法的參考書,從中比較,分析,得出自己的判斷結論。這是定向閱讀心理的繼續發展和深化。
此外,他們在課外閱讀中,能選擇中外著名文獻作品和綜合性書刊,進行閱讀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但他們的世界觀處于可塑性階段,因此最容易接受各種思潮影響。同時這一年齡的學生多數人有一種所謂的逆反心理,因此對有爭議的作品更是爭相傳閱。
4建議和措施。
我們分析了解學生心理狀況,研究他們的思想感情,閱讀的目的和需求,就是為了更好的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配合教學進行專業教育;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進行綜合教育;對學生進行文獻利用教育。為此,提出以下建議與措施:
4.1加強利用圖書館的教育:
為了消除學生對圖書館的模糊認識,減少借閱上的盲目性。對每年進學校的新生要進行圖書館知識和閱讀方法的教育。由圖書館選派專人在開學初按班級向學生介紹圖書館在學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紹圖書館的組織結構,藏書情況,目錄的種類以及使用方法,主動向他們介紹適用的學習參考書和文學作品。其次舉辦“如何利用圖書館”的專題報告和專欄,組織學生到圖書館參觀,增加感性認識,促使新生充分了解圖書館,有效的利用圖書館。
4.2培養學生利用圖書館的能力:
對高年級學生主要通過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培養他們利用圖書館的能力,教會大學生做學問的方法,在學習上爭得主動權。培養他們的情報意識,掌握搜集資料,查找文獻的方法技能,提高他們利用圖書館的效率,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和深造打下基礎。
其次為了滿足他們學習和閱讀需要,圖書館要經常調查了解教學情況,注意借閱中某一階段的傾向,及時調整一、二線書庫藏書,滿足他們定向閱讀心理。
4.3開發館藏文獻資源,作好教學服務工作。
針對畢業生在閱讀上的求新心理,圖書館要積極開發館藏資源,提供主動服務。在做好一次文獻服務的同時,要及時開展二次﹑三次文獻服務工作。譬如,可以編制畢業實習參考書目錄,過期報刊題錄索引等。還可以采用剪報﹑復制等方法,使有用的資料集中化、系統化、專題化,以供學生隨時查詢。
此外,圖書館要加強對本地區經濟建設發展情況的搜集和積累,作好情報服務工作,當好教學的“尖兵”和參謀。
參考文獻:
【1】張憶平.《高職院校學生常見心理障礙分析及對策》.《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04期:[56-59]
【2】連春亮.《高職院校大學生課外閱讀的心理分析》.《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學報》2010年第2期(8):[126-128]
【3】杜芳.《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困惑及應對措施分析》.《現代交際》2010年第4期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