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中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3-04-03 09:54 熱度:
摘要:農村中學的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學生怕寫,老師怕改;學生寫的累,寫得絞盡腦汁;老師改的累,改的焦頭爛額。通過近幾年的不斷摸索和實踐,認為仿寫是提高農村學生作文水平的一種好方法。首先教會學生仿內容,培養觀察能力。其次仿語言,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再次仿思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總之,仿寫可使學生胸有成竹;仿寫可使學生筆下生輝;仿寫可使學生思維開闊。怯于作文的同學,不妨從仿寫開始;對于農村的孩子,不妨從仿寫指導,因為看似簡單的“仿”,卻得云開見月明。
關鍵詞:農村中學,作文教學,仿寫,胸有成竹
農村中學的作文教學教又教不好,扔又扔不掉,是我們語文教學最大的難題。
難在學生怕寫,沒啥可寫;老師怕改,沒法去改。學生寫的累,寫得絞盡腦汁;老師改的累,改的焦頭爛額。
針對這種情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者重視寫,多練習;或者重視講,多指導;或者重視評,多修改,多形式多樣。做好這些方面確實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好方法,但這在我們農村中學,理論上講的通,而實際上成效頗微,甚至無效。
就自己對作文教學的深切感受,我以為對農村中學的孩子而言,仿寫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種好方法。經過較長時間的練習,可以“仿”得云開見月明,寫作的天空將會朗朗一色,開闊無礙。
那么如何讓學生仿寫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仿內容,培養觀察能力。
老師也沒必要苦惱范文的尋覓,我以為課本中所選學的篇篇是經典。要求學生認真分析范文,字斟句酌,待爛熟于心后,再重新去寫,或復述、縮寫擴寫、改寫續寫,或合理選用,適度取舍。學生加上自己的感想,這就是突破、提高。如此訓練,待技法嫻熟,學生就可以脫離樣本,從而創作出具有新意的文章了。
譬如,學習了《荷塘月色》后,現學現用。讓學生寫了一篇自己的“荷塘”,結果可喜。真是一樣的“荷塘”別樣的情懷;或者說別樣的“荷塘”一樣的情懷。有的學生直接模仿了原文的“月色”內容,還有的模仿了“荷塘”的內容,從而表達了相似的“頗不寧靜”之情,作文非常成功。真是“學為耕,文為獲”(韓愈)。
(二)仿語言,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
模仿語言,不可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學生的仿寫會形成自己經歷與他人經驗的統一,進而增強感受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例如:學習了《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后,按計劃同樣作文,收獲微豐。學生的作品很有詩的韻味。不僅在詩行結構上讓人稱道,而且在思想表現、語言風格上著實讓人刮目相看。讓我不得不表揚他們的模仿能力,不得不驚嘆他們的寫作潛力。
其實仿語言完全可以從一個句子練起,日積月累,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肯定會引起質變。讓學生進行仿造練習,答案非常豐富,不僅調動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同時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例如有這么一個句子:“世上有多少這樣的事呢?樹在,葉去;葉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聞它的人去”。
學生的仿句:
(1)山在,水去;水在,船去;船在,人去;人在,思念的她去。
(2)世在,物去;物在,人去;人在,情去;情在,惜它的心去。
又如以《一瞬間的美麗》為題,進行的仿練。
我先說了幾句: 流星最美的是它劃破長空,即將消逝的那一瞬,蝴蝶最美是它破繭而出,完成蛻變的那一瞬,運動員的輝煌是他沖破終點,取得勝利的那一瞬,足球場上的歡騰是皮球入網人聲鼎沸的那一瞬。
學生:讓生命回味這一刻
目不轉睛地盯著大盤,身如木頭一動不動,隨著數字的飆升,突然一聲霹靂:漲啦
看著夢中的搖獎球悉數落出:中啦!
急切的丈夫從手術室外聽到初生嬰兒的哭聲:生啦!
紅光溢彩,人聲鼎沸,你哄我起,鴛鴦相對:娶啦!
運動場上,你追我趕,皮球悠地從前鋒腳下幽靈般地飛出:進啦! ``````讓生命回味這一刻,讓歲月銘記這一回。
將上面的仿句練習給同學們讀了之后,大家覺得似曾相識,一回味,原來仿用了電視非常可樂的廣告內容。這樣仿寫,原來還可以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路。其實生活處處皆文章,仿寫妙筆可生花。
以這種方式訓練,可以說獲得了雙贏。老師不累 ,學生輕松。學生不再為寫作疾首,老師也不會為指導而棘手。老師不用擔心學生作文缺少文采了,其實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早已受到了名家才情的浸染,循序漸進,必將文采飛揚。
(三)仿思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學生在閱讀時去模仿、借鑒作者的思路,培養自己的寫作思路,掌握寫文章的“格”。只要按照文體要求進行訓練,熟練地掌握每一種文體寫作的“格”,寫作時就可以借范文之“格”,循規為圓、依矩成方,進而輕松地進行表達,平時作文的那種雜亂無章、言之無序的現象也就避免了。
例如《荷塘月色》的圓形結構;表明情愫,描寫景物,再抒發情感的思路,學生都能較靈活地用于行文中,仿寫非常成功。
如此仿寫,可以讓學生找到寫作的喜悅、寫作的信心,可以掃除學生寫作天空的陰霾,見得到那輪朗朗明月。
看看那古人,沒少仿寫。
如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李白曾兩次擬其格調,其《鸚鵡洲》前四句:“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空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
宋代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點化五代時南唐江為詩“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而成千古名句。
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臺,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脫胎于陸游的“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月穿云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仿寫了唐韓渥的《懶起》“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卷簾看。”
看來,仿寫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不能忽視了它。仿寫可使學生胸有成竹;仿寫可使學生筆下生輝;仿寫可使學生思維開闊。
怯于作文的同學,不妨從仿寫開始;對于農村的孩子,不妨從仿寫指導,因為看似簡單的“仿”,卻得云開見月明。
本文選自核心級教育期刊《學習與實踐》。《學習與實踐》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武漢市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期刊雜志,國際刊號ISSN:1004-0730;國內刊號CN:42-1005/C。收錄情況: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CSSCI來源期刊(2012)、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2012)、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湖北省優秀期刊、武漢市優秀期刊、cnki中國知網全文收錄,本刊2012年入選CSSCI來源期刊(社科綜合),2012年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社科綜合類),2011年入選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文章標題:以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為例解析“仿”得云開見月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ongxue/1675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