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中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7-07 15:54 熱度:
教育教學亙古不變的出發點都是追求學生能力的最大化發掘,文化知識的最大化積累和運用。無論是兩千年前的教育始祖孔子時期,還是二十一世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都在孜孜不倦一刻不停的為此絞盡腦汁,想辦法力求“長江后浪勝前浪”。然而雖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演變,到如今教育教學的效果還是不盡人意,“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摘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教學卻經常忽略這一點,主要是教師不給學生充分鍛煉的空間和機會。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問題。本文就從這些方面作了較祥盡地分析。
關鍵詞:教育類國家級刊物,發掘,空間,改進,提高
制約因素很多,其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不留思考的空間、探索的余地,即使留了也少得可憐。
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是,無論探究對象的難度系數是大是小,教師大概是為了按時授完內容,或是耐心不足,或是估計學生不會,等等,總是將問題的來龍去脈說得清清楚楚、透透徹徹,不留余地,或是剛把問題提出,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老師就脫口說出了答案,不給學生思索的空間。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上就失去了 “煉”的機會,能力地發掘和知識地積累運用從何談起!
究其原因在于教師。那么該從哪些方面改進才能改變這種狀況,使學生有思考的余地,探索的空間提高教學效果呢?
第一,教學理念要更新。教師要從思想認識上牢固地確立起“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教學不是老師的獨角戲,離開學生的“學”,就無所謂教師的“教”。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鼓勵者、協助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展示老師自己,而是為了讓學生在過程中鍛煉和成長。讓他們在參與中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在發現中積累,在積累中運用。思想指導行動,有了這樣的觀念,備課講課的目的就明確了,方式方法也就相應設計得科學合理了。
第二,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以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為原則。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 “學”,而教師教得怎樣,關鍵是看學生學得如何。設法使他們參與進來動眼、動口、動手又動腦。創設情境、精講多練是個不錯地選擇。“練”什么?聽、說、讀、寫、思、看;怎么“練”?提問調板,合作探究,討論交流,質疑反饋,自查互查,互幫互助,讓學生當小老師講一講,查一查。這些活動學生地參與熱情是很高的。
第三,相信學生,和諧相處。師生間有和諧融洽的關系,合作共進的氛圍才能建立起來。如果師生間有成見隔閡,學生對老師有抵制情緒,就會產生逆反心理。這種情形是很遭的。良好輕松的關系會提高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增加教師的親和力和號召力。
相信學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無論是哪個層次的學生,你都相信他的能力,并明確地表達給他。其結果便是給他一種心理上的鞭策,形成無形的壓力,又是情感上地鼓勵,形成無形的動力。同時促進了雙方的關系,增強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信任感。真可謂是一箭雙雕,比非文明手段的效果強許多倍!多使用激勵性評語,賞識學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第四,安排好“導”與“學”的節奏,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和時間。
教學中教師地“導”要得法,以簡明扼要為好,占時不可太長,語言不能?嗦無次序;“導”還要恰當,“點到”為止。即不能一講就到底,更不能還沒點到“節點”就停了。兩種情況下學生都會一頭霧水,似懂非懂。留給學生“學”的時間長短教師也一定要觀察把握,該停就停,該延長就延長。切記該用時短的卻長,該用時長的卻斷然叫停了。最好備課時對學生活動用時作個大概預測,心中有數。不然到時亂了方寸,為了授完即定任務而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時間。
第五,課堂組織要嚴謹,避免意外情況占用過多的時間。其一,問題要精煉,以導出結論為目的,不要搞沒必要的“連環套”式問題,節外生枝。這樣對于鍛煉學生是好,但占用了后續教學任務的寶貴時間。其二,所提問題的難度要心中有底,這個問題估計哪些學生能答下去,那個問題又是哪幾個學生能答下去。提問、調板時便于有針對性的指名。這樣十有八九的同一問題就不必再叫第二位同學重新回答了。注意的是學生已懂的問題教師也別再“強調”了。其三,學生無意或估意搞出的情況和問題,教師要善于隨機應變,靈活處理:或馬上解決,或課后解決,或置之不理,方式方法平時要多積累,厚積薄發。對意外情況不可過分的尊重學生的意愿而有求必應、有問必答。其四,學生的活動,尤其是合作探究性活動的秩序和質量要嚴密把控。教師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于非需要行為必須及時嚴厲制止、改正。最好是將小組成員固定下來,設立紀律監察員協助教師管理,效果會好許多。
第六,教師的語言是情感和知識等信息的載體,其良好品質的把握最為關鍵。語速要快慢恰當,該快時一句帶過,該慢時一字一頓,鏗鏘有力。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時適度,不要爛用。教師語言邏輯性強,能把知識有條理地展示清楚,語言簡潔明了,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語言生動形象,能把抽象問題具體化,更能適應學生形象思維強于抽象思維的特點;語言感情充沛,能打動人心。相反,教師講話沒有條理,邏輯混亂,則必擾亂學生思路;語言?嗦,使人抓不住重點、中心和關鍵;語言平淡無奇,用同一聲調講話,則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令人產生難耐的乏味;語言偏離了課堂主旨,學生思緒一定會脫軌飛出課堂。
相信辛勤的一線教育工作者經過這些改進,在課堂教學中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機會和形式,讓他們思考,教學效果一定會上一個大的臺階,取得良好成績。
文章標題:教育類國家級刊物投稿怎樣突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ongxue/2168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