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投稿高中信息技術課堂開展同伴教學的實驗研究

所屬欄目:中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10-19 14:04 熱度: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教育政策也在不斷改進著。在一個班級,學生很多,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那么作為教師應該如何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呢?本文是一篇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高中信息技術課堂開展同伴教學的實驗研究。

   【摘 要】新課程強調高中教育的關鍵問題是如何適當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進行個性化教育。筆者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進行了跨能力同伴互助教學的實驗研究,探究這一教學模式對不同起點的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探索精神、創新能力的影響。

  【關鍵詞】同伴教學,信息技術,實驗

  一、研究緣起

  (一)新課程背景下的個性化教育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場育人模式的重大變革。新課程強調高中教育的關鍵問題是如何適當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進行個性化教育。真正對學生負責的教育,應當是能夠促進他們全面、自主、有個性地發展,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二)教學實際面臨的困境

  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教學目標,但是課堂中有一部分學生,實踐技能較弱,在傳統四五十人的課堂得不到教師足夠的關注,有疑問沒辦法及時得以解答。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什么樣的教學形式,可以同時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一直是筆者考慮的問題。

  筆者一直在關注分層教學,也曾就信息技術課堂學生水平差異問題做過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發現分層教學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如果充分發揮這些跑在前面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效果呢?這引起了筆者的思考,該怎樣來定義這中教學方式呢?在翻閱了相關文獻后,把這種從課堂教學中通過跑在前面的學生來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的教學模式定義為“同伴互動教學”后,筆者一直在苦苦思索的問題解決了。

  二、實驗研究

  (一)實驗目的

  通過深入開展同伴互動教學活動,逐步形成符合高一信息技術學科特征和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的教學方法,深入挖掘每一位學生的能力和價值,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實驗方法

  1.實驗設計

  實驗在筆者任教的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進行,實驗的時間為2013學年。實驗選取了實驗組和控制組,通過這兩個組的各項數據的比較來分析同伴互動教學的效果,與傳統教學法的優劣。為了減少對課程的影響,也為了方便操作,同伴互動教學安排在實驗組的信息技術課堂內進行,一周兩次。高一入學的9月份為同伴互動教學的準備期,通過這段時間,專業教師進行同伴互動教學活動的宣傳,選定實驗對象。10月份開始進入實驗期,直至次年6月份課程結束,總共持續8個月,除去假期,預計50次課。控制組的學生在實驗組進行同伴互動教學活動的時間里按常規教學進行,學習內容一致,任課教師相同,這種設計在于盡量減少無關變量對實驗效度的影響。對參加同伴互動教學實驗的學生按跨能力搭配組成二人小組,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較為結構化的步驟來架構同伴師生間的互動。

  2.實驗數據的測量

  在2013年9月底,根據這一個月所學內容,筆者編制試卷對實驗組、控制組學生進行學業水平測試(見附錄3),作為實驗的前測。并通過個別訪談(見附錄1)了解學生的人際關系情況、參加同伴互動教學的意愿等等。學業水平測試結果以及調查所掌握的情況都是實驗組同伴搭配的重要依據。

  在實驗的過程中,筆者觀察同伴師生互動的情況,每堂課都進行學生日常行為觀察計錄,每個月讓學生填寫同伴互動的自評和互評表,根據所掌握的情況對學生進行訪談,以保證同伴互動教學的順利進行。

  在2014年6月,筆者編制試卷對實驗組、控制組學生進行學業水平測試(見附錄4),作為實驗的后測。給實驗組發放同伴互動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見附錄2),進行滿意度調查。

  實驗組、控制組前后測的數據通過SPSS軟件進行比較分析。另外所得的數據由于缺乏科學性和統一的標準,所以沒有最終列入測量結果。

  3.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生的確定

  在2013年的9月份,筆者對觀察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月底對任教的三個班進行了學業水平測試。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學生從所帶的同年級的這三個班級中選出。實驗組的學生來自高一(11)班,在搭配同伴之前,先對實驗班的人際關系進行了訪談。最后根據學生的人際關系,學業成績和這一個月來筆者對學生學習情況、認知特點的了解,選定了23名同伴教師,23名同伴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實驗組的學生確定以后,根據這部分學生這一個月的學業成績分別計算出同伴教師和同伴學生的平均成績,然后到筆者所教的高一(1)、高一(2)班中確定出23名與同伴教師成績相近的控制組學生,23名與同伴學生成績相近的控制組學生。

  4.同伴互動教學行為的監控

  同伴互動教學行為的監控采用費美娣提出的日常行為觀察法。為了及時而深入地了解到各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通過對學生每堂課同伴互動教學行為進行觀察,作出詳細的記錄。教師對學生日常行為的觀察記錄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有針對性的指導。

  日常行為觀察法的分值范圍是從0分到5分,具體標準如下:第一檔是滿分5分,積極參與、肯于求助、樂于助人、完成給定目標的同伴教師或同伴學生可以獲得。第二檔是4分,學生互動較少,一方任務未能完成。第三檔是2-3分,同伴互動經常偏離任務,需要教師多次監督,完成情況不理想。最后一檔是0-1分,一般情況下,教師不要給學生打0分或者1分,除非學生屢教不改,行為出格。如果學生缺席,將沒有任何分數。

  教師對每個學生每堂課的行為都記錄在案,等累積到一定的量,再對他們進行統計歸類。因信息技術為每周兩課時,所以一般一個月匯總統計一次即可,教師可以根據統計結果與學生個別交流。

  (三)實驗結果

  同伴互動教學實驗結束后,筆者采用SPSS對實驗數據進行了分析,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學業水平的前測和后測成績進行了T檢驗,此確定實驗的效果。

  1.實驗組與控制組學業水平前測分析

  由表3.4可以看到: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的學業水平前測成績相似,不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組中同伴教師身份的學生的成績也于控制組相對應的學生類似,不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組中同伴學生身份的學生的成績也于控制組相對應的學生類似,不存在顯著差異。而且相似程度均在0.95以上,可認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實驗前學業水平相似。   2.實驗組與控制組學業水平后測分析

  由表3.5可以看到: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的學業水平后測成績相似,不存在顯著差異,即實驗不能證明同伴互動教學對學生學業水平的影響優于傳統教學。但考慮到實驗組學生中有同伴教師和同伴學生兩個層次,如果按層次分開比較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呢?而且按層次對比也更加科學。于是筆者進行了實驗組中的同伴教師與控制組相對于的學生的后測成績T檢驗,發現兩者存在顯著差異,再比較實驗組中的同伴學生與控制組相對于的學生的后測成績,同樣存在顯著差異。由此可以表明,在同伴互動教學進行了一個學年的實驗組,同伴教師的平均分為93.13,較控制組90.74高出2.39,同伴學生的平均分78.39,較控制組69.57高出8.82,兩者均存在顯著差異,數據表明同伴互動教學無論對同伴教師,還是同伴學生的影響均優于傳統課堂教學。

  3.實驗組與控制組學業水平前后測比較分析

  由圖3.1可以看到:實驗組、控制組無論總體還是各層次在前測成績基本一致,后測均有提高,但是實驗組提高更加明顯。

  三、討論

  (一)幾點常見的疑問

  1.對于同伴學生來說,同伴教師的講解和專業教師的講解有什么不同?

  同伴互動教學除了能給同伴學生及時地、個別化的指導外,有時候,同伴教師比專業教師更能有效的把問題的解決方案解釋給同伴學生。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當問題給出時,那些解決了問題的學生(只不過是剛剛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能夠意識到弄懂了這個問題存在哪些難點。因此,他們清楚地知道在給同伴解釋的過程中要著重強調什么。

  2.同伴教師在同伴互動教學中有哪些收獲?

  在同伴互動教學中,同伴學生得到了同伴學生的幫助,學業水平得到了顯著地提高不難理解,為什么同伴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考試成績也得到了顯著地提高?這是很多人存有的疑問。其實同伴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也更深入的思考了同伴學生提出的問題,在互動中發現了許多思維不夠嚴密的地方,糾正了平時可能想當然的,習以為常的錯誤,加深了理解。

  3.在同伴互動教學中,教師需要做什么?

  同伴互動教學遠不像傳統的課堂教學那樣嚴格不變,因為前者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以應對解決問題過程中意想不到的結果。我發現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在同伴教師和同伴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加入其中的一些討論。這種參與對我有兩個好處。首先,我聽到學生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解釋答案。雖然我自己的解釋可能是從問題到答案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措辭和時間來說是最有效的),但是學生們所解釋的內容在說服懷疑的同伴時更加有效,即使不是那么直接。有時候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看待問題的視角,在這種情況下,我經常會把它借為己用。本質上說,他們在教我怎么去教。同樣重要的是聆聽學生們的怎么犯錯的,從而判斷他們是如何思考的。這種參與幫助我更好的聚焦于他們所面對的問題,是我在講解中直接考慮到這些問題。最后,親自參與交流討論幫助我及時了解課堂情況。

  (二)在同伴互動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激勵學生,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許多學生不是很愿意接受課堂教學形式的改變,他們習慣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懷疑新的方式能否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課程(也就是讓這門課拿到更高的成績)。因為全體學生互相協作是同伴教學法取得成功的基本因素,所以盡早地激發學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營造課堂相互協作的氛圍。傳統的評價機制無形中讓學生之間充滿了競爭,競爭和協作是矛盾的,這不利于同伴互動教學的實施。按照筆者的看法,去掉這種競爭的氣氛最好的方法是有一個獨立的評估標準。

  2.促進同伴互動教學小組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

  教師需要為同伴互動教學中的同伴小組營造有利的學習氛圍。

  (1)創建有效的同伴互動小組。分組前,教師應通過觀察、調查、訪談等方式,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個體情況。分組中,適當給學生自主選擇和自由組合的權利,教師做好把關指導。分組后,教師對同伴互動小組進行動態管理,及時調整有問題的小組。

  (2)促使同伴互動教學小組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同伴互動教學的開展依賴于良好的同伴的關系,在同伴互動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全局觀念,在同伴互動小組里,沒有一個人的成功,只有共同的成功;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同伴之間就得互勉、互助、相互協作,形成一種休戚與共的關系。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寬松,積極上進的環境。

  3.及時客觀的評價

  教師的及時客觀地評價對學生同伴互動教學意識的強化和自覺性的提高有著很大的激勵作用。評價首先要以同伴小組的總體表現為依據,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評價能讓那些動機不強、責任心較弱的學生產生集體壓力,轉變為更積極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效果。其次評價要客觀公正的指出不足,教師幫助同伴互動教學活動進展不順的小組分析原因,切實搞好同伴互動教學。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同伴互動教學方式不需要付出額外的什么努力,也不需要資金投入,就有可能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業成績,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從實驗結束后的滿意度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對這一教學方式持肯定態度,這是學生們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廣大一線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探究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同伴互動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在自主、互動、協作中取得成功。

  作者簡介:馬婷婷,1981年9月,女,教育碩士,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教師,主要從事信息技術教學及研究。

  參考文獻:

  [1]尹玉麗.同伴教學模式在大學物理課程中應用的初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7-10.

  [2]杜鑫.同伴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0,(8).

  [3]劉琢.同伴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之行動研究[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

  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教育研究與實驗》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研究與實驗》(雙月刊),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華中師范大學主辦的綜合性教育理論學術期刊,現為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分會會刊。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160X;國內統一刊號為CN42-1041/G4

文章標題: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投稿高中信息技術課堂開展同伴教學的實驗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ongxue/28422.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福利小视频 |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 红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字幕 欧美 日韩 | 欧美一区成人 | 在线视频99|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 av在线三级 | 美国av毛片|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 | 亚州国产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黄色综合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在线不卡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 特黄视频 | 99福利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久久青草av | 91原创视频 |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a毛片久久w | 能看的av | 成年人黄色小视频 | 日韩一二区 | 欧美日韩高清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专区 | 亚洲精品日韩综合观看成人91 | av一级久久 |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透 | 午夜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