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中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7-02-06 11:32 熱度: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將生活實際與歷史相結合能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得到較大提高,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本文就對歷史教學與社會現實的結合問題進行探討。
《歷史教學問題》國家級教育期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華東師范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的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教學類專業刊物。辦刊宗旨:伸張學術正氣,高揚雙百精神,會通中外古今,團結學界摯友,為推進史學革新,繁榮史學事業服務;為深化歷史教學改革,提高歷史教學質量服務;為普及群眾性歷史教育,增強全民歷史意識服務;為繼承、光大民族文化遺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力求辦出特色,提高品位,更富學術性、知識性、思辯性、先導性、針對性和多樣性。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教學具有過去性、復雜性、客觀性、意識性等等特點,它與學生現實的興趣、日常關注事物等有很大區別。為了避免這一尷尬性,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有效教學方式。
一、選取生活題材,了解歷史發展規律
歷史學不好的關鍵原因,是無法形成與現實生活相對于的歷史學科體系。所以,基于現階段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習是為了更好的為生活服務,教學過程中,可以選取貼近生活的題材,讓學生從周圍的事物中去進行真實的知識體驗,選取學生熟悉的場景,落實歷史知識與現實社會的“同化”過程,有效進行知識遷移與拓展,使得知識能夠引導生活,學生可以從歷史知識的學習中不斷糾正自己的言行、思想等,更好的提升學生綜合品德和素質。
例如:在講到《唐朝盛世》相關知識時,有效將生活中與唐朝相關的知識背景相結合進行講述是比較好的教學策略。結合社會、學校背景為題材,借助多媒體選取與現實社會緊密結合的唐朝相關材料,例如唐裝的流傳與發揚,美國紐約等地方唐人街的相關圖片,讓學生從現代的唐朝文化中感受古代唐朝的興盛與文化。截取古代生產生活場景,運用古今對比的方式,讓學生很好的感受唐朝,感受現階段我國歷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透過現如今的社會與文化,選取學生熟悉的社會、學校、家庭生活等為題材,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思考,追古溯今,激發學生從歷史中挖掘社會發展的規律,促進提升教學效率。
二、選擇熱點內容,引導學生關注歷史
將中學歷史與社會現實相結合,可以選擇真實的社會熱點,激勵學生對其進行思考和評論,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社會的同時,也以史為鏡,明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真假、對錯。歷史是時代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現,也是時代文化精神靈魂的體現。將現實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引入教學課堂,社會中的時事政治引入到歷史教學過程中,由鮮活的實例與歷史知識進行對比分析,現實熱點內容作為教科書的有效補充,引導學生系統性的挖掘、理解、剖析現實問題的同時,同時也從歷史知識中發現知識、領悟道理。
結合教育部對高考試題做出的評價,現階段在試題選材中,更加重視引導學生關注人類生存、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發展和我國基本國情,為培養具有正確價值觀、具有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思想的人才而做努力。將社會熱點與學科知識相結合,封建王朝的閉關鎖國與現階段的對外開放,古代的封建文化與現代的求實創新、科技興國,古代的外交與現代的友好外交政策,還有關于戰爭、和平、文化,以及社會主義理論的相關社會熱點與實踐問題。通過發現社會熱點與歷史知識之間的關系,巧妙構思、預設與生成,引導學生結合社會相關問題而思考,關注歷史與現實的契合點,有效進行歷史與現實的巧妙溝通。
三、進行客觀分析,綜合辯證評價歷史
歷史是現實的明鏡,需要對其客觀分析和判斷。正視歷史中的相關問題,摒棄個人好惡,客觀對歷史進行評價。站在公正的角度,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角度正確分析與評判歷史,發現歷史規律,預測出事物的發展規律和趨勢,有效培養學生的預見性、前驅性。例如:創設話題“戰爭與和平”,引導學生分小組展開辯論賽,結合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原因、趨勢以及結果,分析現階段國際戰爭與和平的發展趨勢。引導學生探討出兩個結論:現階段戰爭危險依然存在;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兩大關鍵主題。再如,結合歷史上的有名的“清初四杰”順治、康熙、乾隆、雍正,他們創造了當時的盛世王朝,分析他們的治國策略“獎勵生產、選任才能、穩固國防”等,由歷史發展事跡分析現如今社會生產、生活中相關政策的利弊,并客觀看待四個歷史皇帝對民族作出的努力。
四、實施誘思策略,現實歷史有機結合
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誘發分析與思考,是現如今歷史教學的關鍵目標。學歷史不能沉迷于書本,而應該引導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從歷史知識中找尋出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思想與策略。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學生循循善誘,不斷啟發,促進自主分析和探究,引導學生具備自主思考的能力。首先,激發和誘導學生思想,需要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結構、思維模式,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實施因材施教。其次,以學生為本,展開充分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訓練為主線、思考為方向的課程教學方案,通過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再次,角色轉換,通過實施對比、評價等方式和手段,讓學生不斷挖掘自身潛力,不斷自主參與和提升,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關于“三國鼎立”中兩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是什么?它們的智慧表現在哪些方面?戰役勝敗帶給我們的啟示?由此誘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提升課堂有效性。
總結: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關注現實、反思歷史,是學習歷史的指導方向與最終目標。與現實結合回顧歷史,在歷史中反思現實的發展與規劃,更好的引導學生分析我國的歷史發展和現實社會問題。初中歷史教學與現實相結合的方法有很多,要注意平時從生活中選取題材,從社會現象中選取熱點內容,對現實問題進行客觀分析,有效引導學生分析與思考,更好的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和情感態度。結合現實,反思歷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運用歷史進行知識分析和運用的能力,促進以史為鏡、學以致用目的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洪福珍.讓歷史在時代的背景下沉淀--中學歷史教學關注社會現實的策略淺談[J].教育理論研究,2014(5).
[2]李英杰.初中歷史中人文素養教育教學的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11).
文章標題:如何將中學歷史教學與社會現實結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zhongxue/3476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