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穩健性是會計核算中的一項重要原則,是財務報告的重要特征和管理要求。會計穩健性直接影響著企業賬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本文論述了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因素和經濟后果。
" />
所屬欄目:財會論文 發布日期:2016-12-28 14:08 熱度:
會計穩健性是會計核算中的一項重要原則,是財務報告的重要特征和管理要求。會計穩健性直接影響著企業賬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本文論述了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因素和經濟后果。
《會計研究》會計類學術期刊,創刊于1980年3月,是財政部主管、中國會計學會主辦的國家一級學術期刊,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確定的管理科學A類重要期刊,是CSSCI來源期刊中惟一的會計類學術期刊,是學術界公認的會計學權威期刊。內容涵蓋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公司治理、審計等多個領域,讀者群體主要是國內外具有較好理論基礎的會計研究人員和實務工作者。30年來,刊物緊密結合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踐,突出學術前瞻性、政策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致力于推動會計理論的繁榮和發展,是集中反映我國高質量會計研究成果的學術平臺。
會計穩健性已成為最重要的會計屬性之一,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能夠對會計穩健性產生影響,而會計穩健性的合理運用又可以有效規避管理層利用會計政策高估、早報盈余或低估、晚報損失的機會主義動機和行為。總體來說,穩健性可以起到保護投資者的作用,還可以改善投資效率,并對融資產生影響,對會計實務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以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改革為背景,論述了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因素和經濟后果。全文主要分三個方面,第一是會計穩健性產生的原因,第二是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因素,第三是會計穩健性的經濟后果。文章最后指出了會計穩健性未來研究的方向。
一、引言
會計穩健性原則,又稱謹慎性原則,是指在處理不確定的經濟業務時,應保持謹慎的態度。穩健性原則是一項基本的會計計量原則,是財務報告的重要特征和管理要求,也是會計盈余的重要質量特征之一。它要求企業凡是可以預見的損失和費用都應進行記錄和確認,而沒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則不能確認和入賬,不應高估資產,也不能低估負債,使會計核算盡可能建立在比較穩妥的基礎上。
穩健性很早就已經被確認為會計的基本原則之一,但卻是從20世紀90年代很多國家的會計準則中采用了公允價值計量,隨后才興起對其的系統研究。本文主要探討三個相關的研究方向:第一是會計穩健性產生的原因,第二是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因素,第三是會計穩健性的經濟后果。
二、會計穩健性產生的原因
會計穩健性最初在民商法中被用于債權人權益的保護,債務契約是會計穩健性產生的重要原因。最早建議對穩健性進行系統研究的是Watts(1993)。 Watts認為會計穩健性主要來自于會計的契約作用,而且要受到管制及法律的影響。會計穩健性產生的最重要的契約原因是企業股東、債權人、經理之間利益的合理分配。基于契約、避稅、監管要求、訴訟風險等動機,企業發布更穩健的會計盈余信息。
三、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因素
(一)管理層判斷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替代關系
2006年我國發布新版企業會計準則,賦予了管理層更多的判斷空間,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1.新會計準則提高了管理層在日常會計判斷中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執行要求,有利于減少由于會計程序僵化所造成的信息錯誤。2.新會計準則下管理層更加頻繁的對資產價值進行估值,這將傳遞管理層對企業未來經營風險的預期,為投資者準確評價企業經營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幫助;同時,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時效性,減少了投資者由于信息滯后造成的決策風險。經研究發現,管理層判斷空間加大的同時,投資者對穩健性的需求有所降低,企業的會計穩健性也降低。可見,管理層判斷對會計穩健性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效應。
新會計準則下,管理層判斷向市場釋放了更多的會計信息和企業預期,減少了股權投資者和債權投資者的信息成本,緩解了他們源于信息風險而產生的對會計穩健性的需求。在此效應下,市場上投資者可尋找的“好企業”數量增加,提高了股權投資者和債權投資者的收益水平。這種現象體現了管理層判斷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替代效應。通常情況下,會計準則中給予管理層判斷的空間越大,企業的會計穩健性越低。當企業的會計穩健性過低時,管理層為謀取私利,可能故意不遵守會計原則,提供虛假財務信息。此時將對股權投資者和債權投資者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投資者對會計穩健性的需求又將有所提高。管理層判斷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替代效應再次體現。
(二)內部控制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替代關系
內部控制作為減少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機制,其有效性越高,企業的會計穩健性越強,越有助于企業與外界形成信任關系,企業越容易在與交易中獲得交易成本較低的商業信用。隨著企業會計穩健性的增強,其內部控制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顯著降低。這種現象體現了內部控制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替代關系。
會計穩健性和內部控制的核心都是對風險的控制,因此二者之間必然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限制管理層機會主義會計選擇的可能性、加強內部控制環境建設、強化董事會治理,是增強企業盈余穩健性的重要途徑。企業的內部控制程度,對提高會計穩健性、限制管理層的機會主義會計選擇行為都有重要影響。通常管理層出于私利,不愿意確認未經證實的損失,而會計穩健性要求凡是可以預見的損失和費用都應予以記錄和確認,這使得原本管理層不愿意提供的損失信息被披露出來。同時會計穩健性還要求企業對沒有十足把握的收入不能予以確認和入賬,又限制了管理層高估收益的報告能力。穩健性通過上述手段,為投資者提供企業當前業務情況的非股價綜合信息。在內部控制較好的企業中,管理層的機會主義會計選擇行為受到限制,企業的會計穩健性較強。上述現象體現了內部控制與會計穩健性之間的替代關系。
四、會計穩健性的經濟后果
對會計穩健性經濟后果的研究興起于21世紀初,IASB和FASB聯合框架征求意見稿出臺之后,會計穩健性經濟后果的研究文獻數量呈上升趨勢。穩健性的經濟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穩健性對債務融資的影響
契約是會計穩健性的主要需求者,債務契約是穩健性產生的重要原因。Ahmed, Billings,Morton和Stanford-Harris(2002)最早驗證了穩健性對降低債務成本及緩解債權人和股東在股利分配政策上的沖突方面的作用。經研究發現,會計穩健性高的企業更容易獲得較低的債務資本成本,債權人和股東在股利分配政策上的沖突越激烈,企業的會計穩健性程度也越高。 Zhang(2008)又對研究進行了擴展,以利息率代替債務資本成本,采用多種方法驗證穩健性對債務融資的影響。他考察了穩健性的事前及事后效用,即穩健性與借款利率之間的關系和穩健性向債權人傳遞違約信息的及時性。經研究發現,穩健程度高的債務人更容易違反債務契約中的限制性條件,促使債權人對債務人及時加以監管或重新簽署契約,債權人更愿意提供較低的借款利率給穩健程度高的債務人,穩健性不管是對債務人和還是對債權人都有利。上述研究證明了會計穩健性能夠提高企業的債務契約效率。
(二)會計穩健性對權益融資的影響
關于會計穩健性對權益融資影響的研究文獻相對較少。Francis,LaFond,Olsson和Schipper(2004)在研究會計穩健性與權益融資的關系時,檢驗了投資者要求回報率與盈余質量的關系。他們發現,盈余質量差的企業,債務和權益成本相對較高,但若用會計穩健性替代盈余質量,卻并沒有發現明顯的關聯關系。Lara,Osma和Penalva(2006)不認同上述觀點,認為此研究選用的計量方法不當,因此他們在計量過程中選用更多的計量組合,得出穩健性與事前資本成本之間呈負相關關系。這項研究證明了會計穩健性可以降低權益資本成本。
后續的研究中, Suijs(2008)認為會計穩健性通過對企業價值產生影響,降低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財務報告的穩健性可以降低企業未來股票價格的波動性,進而降低股東的投資風險,但當企業的穩健性降低時,投資者將對財務報告的信息持不確定態度,對企業的估價將有所降低。他認為會計穩健性能降低企業的權益融資成本。 Xi Li(2009)研究了會計穩健性與資本成本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拋開法律體系和證券法規的差異后,報告體系較穩健的國家中,企業能夠獲得的權益資本成本較低。
(三)會計穩健性對盈余質量的影響
Penman和Zhang(2002)研究了穩健的會計方法對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當企業的投資支出增加時,會計穩健性會使企業的報告盈余偏低,同時還可能產生未記錄的盈余儲備,管理層可通過操縱盈余儲備來提高報告盈余。此研究證明了會計穩健性可降低盈余的可持續性,損害盈余質量。
Bandyopadhyay等(2010)研究發現會計穩健性能增加當期盈余對未來現金流的預測能力,但也影響當期盈余對未來盈余的預測,會計穩健性的這兩方面作用相互影響,將降低股價與會計盈余的相關關系。此研究證明了會計穩健性損害會計盈余的有用性。
(四)會計穩健性對投資效率的影響
Francis和Martin(2010)研究了會計穩健性對企業并購行為的影響。經研究發現,及時確認損失可以約束企業管理層的過度投資行為,會計穩健性強的企業在宣告并購信息時市場反應較好,而且在并購后的經營業績較好,并購后被再出售的可能性也較小。此研究證明了會計穩健性可以促使企業做出能夠帶來收益的并購決策,提高企業投資效率。
(五)會計穩健性對信息不對稱的影響
Wittenberg- Moerman(2008)研究發現,會計穩健性降低了二級債券市場中信息不對稱程度的作用。穩健性要求企業對損失及時予以確認,這不僅有助于改善債務契約效率,而且有助于改善企業的治理效率。因此,會計穩健性將通過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降低二級債券市場中的買賣差價。
Hui等(2008)研究發現,會計穩健性與企業管理層發布盈余預測之間存在關聯關系。他們發現,會計穩健性強的企業,管理層發布盈余預測的信息相對較少,而且管理層發布的盈余預測信息的詳細程度較低,預測信息的時間跨度也較小。此研究證明了會計穩健性可以作為管理層預測信息的替代機制降低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程度。
五、結論與展望
目前,穩健性能夠為企業、投資者以及社會大眾帶來的利益已經得到公認,但穩健性在實際操作中運用程度的把握需要仔細測算,過度運用會計穩健性,將降低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提高信息不對稱程度,損害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我國特殊的經濟和制度環境,給穩健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企業性質的差異、不同地區間金融發展程度的差別等因素將不同程度地影響穩健性對保護投資者和提高投資效率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如何能找出引導穩健性發揮積極因素的制約手段,確定其最優實施程度,將成為我國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對我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文章標題:會計穩健性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caikuai/3446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